胃肠道间质瘤CT及MRI诊断分析论文_李中民

胃肠道间质瘤CT及MRI诊断分析论文_李中民

李中民

寿光市人民医院 山东寿光 262700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X线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间叶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为胃肠道除外平滑肌瘤和神经鞘膜瘤的间叶源性肿瘤,以往多归入平滑肌范畴,随着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这类肿瘤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胃肠道间质瘤(GIST)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Cajal细胞(ICC)的肿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性的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占胃肠肿瘤的1%-4%,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好发部位分布胃70%,小肠20%,结肠直肠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上消化出血和触及肿块是常见病征,少数病例可无明显症状,只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肿瘤大小不等,直径0.8-20cm,可单发或多发。Toshirou[1]认为GISTR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大于3cm或出现坏死溃疡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讨论 CT 和MRI对GIS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在于它们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生长方式,确定肿瘤的发生部位,清楚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范围,很好地显示肿瘤内部的坏死、囊变、出血等情况,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有无转移以及判定肿瘤的良恶性质。同时,CT还能优势地显示肿瘤的钙化和胃肠道壁的增厚情况,而MRI可多平面成像,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肿瘤的全貌,在确定肿瘤的发生部位、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对于肝脏、淋巴结转移的显示方面更具优势,CT结合MRI对GIST的准确定位和良恶性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GIST的诊断需要与消化道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淋巴瘤、淋巴肉瘤、上皮性恶性肿瘤相鉴别。虽然GIST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多样,但仍无法准确与胃肠道平滑肌源性及神经源性肿瘤区分开来,但CT及MRI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仍起重要作用,临床须合理选择,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减少误诊率。

参考文献:

[1]Toshirou N,SeishiK.Multi detector CT of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occult gastroinestinal stromal tumors[J].AJR,2003,180(1):185-189.

论文作者:李中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  ;  ;  ;  ;  ;  ;  ;  

胃肠道间质瘤CT及MRI诊断分析论文_李中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