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岸三林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200124
摘要: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一块集完善生态、美化环境、游赏休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绿地显的弥足珍贵。文章通过分析当今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的特征及其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长宁区中新泾绿地为例,提出营建这类绿地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核心区;公共绿地;融合;生态性;景观性;使用人群;功能拓展;地下空间。
Abstract: In the land of the city core area, the park green space is very precious.It perfec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autifies the environment, and makes better places for leisure tourism. 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building such a green space, taking the Zhongxinjing green land in Changni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urban core area; public green space; integration; ecology; landscape; use crowd; function expansion; underground space.
1、引言:
当前的城市建设正在放缓外延扩张的脚步,内涵发展将成为大势所趋。人们已越来越多地把思考的目光移向建成区的潜力发掘,在面积有限的地块内对建设内容做足文章,丰富建设内涵,拓展地块功能。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需要在建设内涵上多做投入,才能与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同步。出于提升区域能级、满足功能需求的考虑,城市核心区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必须跳出单一的绿地或公园的范畴,成为一个复合型的系统工程。
2、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概述:
2.1城市核心区和公园绿地
城市核心区,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最集中的地区,是城市公共活动体系的主要部分;它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城市和城市所在区域集中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并在空间上有别于城市其它地区。它包括城市的主要零售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信息中心等。
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以绿地的功能和用途作为分类的依据,将我国的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即: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其中公园绿地(G1)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顾名思义即规划在城市核心区的公园绿地。
2.2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的特点
2.2.区位性
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所处位置在建成区的核心位置,毗邻商业、文化、宗教、行政服务等多种设施。绿地周围往往建筑林立,人流密集,交通发达;整体城市形态成熟,城市景观鲜明;同时,各类城市生态问题和公共管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2.2.2功能性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核心区的公园绿地已经实行了开放式管理,并且没有围墙。这使公园绿地与周边地块的界限不再分明,更强调与整个区域的在功能布局上的相融性;同时开放性使公园绿地内的人群结构复杂,带来多种多样的功能需要。
2.2.3生态性
由于所在区域生态负效应明显。因此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在城市核心区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生态功能发挥的程度,将影响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2.2.4景观性
公园绿地的游赏功能是它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因此必然要求它具有宜人的环境和优美的景观。在美感的营造中,平面布局、地形起伏、建筑形态、植物配置、铺装材料等等都构成了形式美;而对文脉的传承和表现,则促使游人在游赏之中感受到园林景观渲染出的意境美。
3、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建设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3.1缺乏与所在地块的充分融合。
在核心区,由于城市已发展相对成熟,多种功能复合的综合体已成为核心区的主要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市中心区的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理念却时常不能紧跟时代,在文脉上、景观上、功能上充分融入区域整体,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区域能效。
3.2对目标使用人群的具体需求,关注不够。
在绿地的设计阶段,应明确服务对象,以目标人群的具体需求为导向,指导实际功能的设定。而现在有的方案仅仅着眼于绿地本身,没有强调对使用人群的关注和分析,以致于绿地内的功能布置不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和习惯,影响了应有的使用功能。
3.3对照节地化建设理念,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
城市核心区在满足了基本城镇形态的要求以后,对提升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需求持续旺盛。在这样的情势下,城市绿地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应该在规划用地性质和绿地设计规范的允许范围内,对绿地的建设内容和服务功能加以大胆地充实和拓展。
然而,现在多数绿地在确定建设内容时,仍仅考虑公园绿地的传统功能设定。在提倡节地化、集约化建设的今天,公园绿地的建设中对于与其他城市基础功能的结合考虑的还不够。
3.4没有最大化地发挥生态效应。生态价值是城市公园绿地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在高楼林立的闹市以完善的群落、磅礴的绿量来中和城市核心区的生态负效应,是建设中必须坚守的指导思想。因此,乔木覆盖率、品种数量、群落建设都是应该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然而现在有些绿地却以大面积的草坪、草花坛等植物配置形式填充绿地的种植空间,或是在绿地中建造大量的硬地。这些做法都让绿地应有的生态功能打了折扣。
4、从中新泾绿地建设中总结出的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建设的对策:
4.1项目概况
中新泾绿地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绿地西侧为新泾港河道和居住区;西北侧与一座新建的“福缘禅寺”和一处正在招商阶段的主题商业文化休闲综合体隔河相望;绿地周边还有规划地铁线。未来,这一区域必将是一处集佛教活动、购物休闲、市民游憩、人流集散等功能与一体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为满足集约化建设带来的多种功能需求,中新泾绿地需要叠加园林景观、生态绿肺、地下停车、社区体育、主题文化展示等多个功能,形成一个生态效应、园林景观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园绿地空间。
4.2营建对策
4.2.1着眼区域地缘文脉的挖掘,提炼绿地文化核心:
绿地景观设计与区域中的其他城市景观都遵循着一致的基调,体现统一的审美取向和文化主题。绿地周边的寺庙定名为“福缘禅寺”;商业地块定名为“福缘湾”。这浓浓的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氛围是提炼绿地文化核心的基础。
提炼绿地文化核心,营造深远的人文意境,主要通过“景”与“情”展开。“景”的塑造,着重于在细部处理和植物配置上对佛教主题元素的运用。例如硬质装饰中的莲花形态、莲花池、无患子、红花石蒜、垂柳、银杏等等。而对于“情”的引发,是通过绿地内以质朴的石材、洗练的植栽、素雅的配色以及鲜明的对西北侧寺庙建筑的依从感,营造出了一种“佛门清净地”的氛围,引发出对美好的精神境界的向往。
4.2.2注重在形态上与所在区域的融合,呼应景观轴线,对接道路系统。
中新泾绿地与所在区域在形态上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绿地的景观轴线和道路系统都与周边项目形成明确的呼应和对接。
在最初确定景观轴线和空间分区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联系周边环境——紧密结合西北侧的寺庙和东南侧的城市次干道,形成一条贯通的主轴;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地块以密林、场地、草坪、水面等形式逐步划分出各个空间,统筹各个空间的形态、尺度、郁闭度和景观氛围,并兼顾各个空间对于目标人流的可达性。
在绿地出入口、车库出入口的设置上,都是在分析的周边地区人流、车流的构成和行进目标的情况下确定的。绿地的地下部分与周边商业体地下室的勾连,提升地下停车场的服务能效。绿地内的景观大道直接延伸至西北侧的寺庙大门,体现高度的区域景观整体感。
4.2.3对活动场地的设置,需要对使用人群和使用方式做重点分析。
在明确目标人群和具体需要的基础上,对绿地内的活动空间进行了分类布置。
首先,对于附近前来游憩锻炼的居民,多数是老年和幼儿。他们出游的时间集中在上午和傍晚;活动形式有锻炼、漫步、社交;最吸引他们的是一些景色怡人,气氛轻松,人气旺盛,有一定趣味的场地。绿地内沿次园路布置的小型半围合式的活动场地是他们理想的活动场所。场地上配置室外家具、运动器械和趣味铺装,周边以常绿、落叶混合林形成一定的郁闭度,多采用开花或色叶品种。
其次,对于来寺庙敬香或参加文化展示活动的客流,在时间上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在一段时间形成高峰。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通行、社交、赏景;需要的是最具有主题特色的景观、开敞的空间、明确的引导。绿地主轴线上的宽度为11米的景观大道是他们最主要的活动场地。大道上阵列式布置花坛,两侧种植直生银杏,所有构成元素都整齐地根据道路线形排布,指向视线端点的寺庙建筑。
再次,到附近商业体前来消磨休憩的顾客、附近的上班族和学生族,主要出现在中午、傍晚和节假日。他们需要的是舒适的休息、开阔的视野、便捷的服务。绿地东部区域,结合莲花广场、莲花水池和配套服务用房,设置木质座椅和张拉膜,并结合建筑和水景打造夜间灯光景观,形成轻松舒适的休闲空间。
4.2.4在植物配置中,要坚持以乔木为主体,追求生态效应最大化。
植物景观是绿地的主体。在生态效应最大化的既定原则下,乔木是植物景观的主体。整个绿地总的苗木品种达到85种,乔木品种有20多种,含有香樟、广玉兰等多种本土树种,乔木覆盖率达到60%以上;夏季场地遮荫率约50%。
乔木林带也形成景观天际线和骨架,确定了空间开合的划分。配合乔木种植和地形,在缓坡上以组团式种植形成一组组多层次、多姿态、季相鲜明、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总体上植物配置讲求常绿落叶混搭,不同树形姿态和规格层次错落布置,不同季节的植物景观交错布置,达到四面可观,四时有景的效果。
4.2.5地上地下工程衔接,要明确质控重点。
地下空间的存在,为绿地的功能拓展提供了硬件条件,实现了城市建设高效用地的理念。但是绿地最基本的游憩功能、生态功能,不能因建设地下空间而被降低。因此,在地下空间的实施过程中,对种植工程和土建工程的协调整合成为关键。
首先,确保整个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中,要考虑绿地地下空间和一般建筑地下室的不同——在没有上部建筑结构荷载的情况下,更要关注地下水的浮力可能对地下空间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在地下空间的桩型设计中,重点考虑抗拔性能。
其次,对地下空间上部的土壤环境要重点关注,满足种植条件的要求。在地下空间土建施工阶段,将顶板上层的散水坡、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湿毯、耐根穿刺排(蓄)水层、隔离过滤层等环节的施做,列为重点质控对象。在土方工程施工阶段,重视土质、土重和排水。整个场地内全部实施换填土,配置一定比例的轻质营养土。地形最高处,在保证1.2-2米的覆土深度的条件下,局部采用土工泡沫(EPS)做填充物。局部区域的土层内增设排水盲管,与绿地内总体排水系统结合。
结语: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单元,也是一处城市景观,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服务功能,在体现生态效应的同时,也能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并且弥补公共服务中的短板,是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就是城市核心区公园绿地建设应具备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彭静 郭勇君 《城市公园绿地中老年人活动空间调查研究——以赣州市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1,(2):108~110.
[2]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刘滨谊 鲍鲁泉 裘江《城市街头绿地的新发展及规划设计对策——以安庆市纱帽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1,(1):76~79
作者简介:岳慧 女 1982年生 上海交通大学园林环境系毕业 原上海市长宁区绿化管理中心规划建设科科长。
论文作者:岳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绿地论文; 城市论文; 核心区论文; 公园论文; 功能论文; 景观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