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罗庆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罗庆

深圳市坪山区建筑工务署 广东省深圳市 518118

摘要:我国多数省份存在雨季,而降雨会对建筑施工带来困难与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土方与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吊装工程、手脚架装卸,屋面工程六方面,对建筑人员雨季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雨季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提升雨季施工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

?

引言: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日益增多,受工期的影响,在雨季施工已成普遍现象。而降雨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带来不利影响,为了确保雨季施工顺利开展,避免出现延期情况,工作人员需对雨季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策略,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要点

1.1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土方与基础工程是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其受雨季影响程度较大,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会对整个工程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施工人员需提升技术水平,应对雨季施工的挑战。在开挖沟管与基坑时,工作人员要加大检查力度,重点关注边坡的稳定性,可以放缓边坡坡度,并设置适当支撑,还可以将钢钉或钢丝网片放置在边坡上,并加入50mm左右的细石砼,从而预防沟管坍塌。对于工期不紧的建筑单位而言,可停工一段时间,并使用塑料布将边坡覆盖,避免其受雨水冲刷。在降雨量大时,施工队必须停止工作,并将现场土方尽快搬离。对于雨季来临前回填的土方,需利用机械进行碾压,使其形成坡度,自动排出雨水。在雨季开挖基坑时,可以减小工作面,用分段施工方式开展工作。为了避免基坑被雨水长期浸泡,在开挖前期,可在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如果基础部位不慎被雨水浸泡,需进行挖方回填,从而恢复基础。在基坑工程达标后,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验收,在确认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尽快浇筑混凝土,进行垫层。如建筑工程包含地下室施工环节,技术人员需注意振捣与浇筑后的防浮工作问题。在基础工程结束后,相关人员要对基坑周边进行处理,科学核算稳定性,在其系数超过1.2的基础上进行后续工作。

1.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涂刷或现浇混凝土模板隔离层前,工作人员要关注未来天气情况,尽量避开雨季,在干燥条件下开展此工作,以防隔离层被雨水冲刷。如正处在雨季,工作人员要做好防水工作,准备大量防雨材料,以便及时覆盖,还要定期检查水泥库的材料,清除受潮结块的水泥。在雨季浇筑混凝土前,施工人员要仔细测量混凝土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在配置期间随时检测含水结果,调整用水量,科学进行混凝土配比。在现浇混凝土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留出施工缝。如果降雨量大,施工人员需停止进行混凝土浇筑,与此同时,要观察混凝土缝隙,用塑料布遮盖浇筑完毕的部分。在进行区域层回调施工后,要开展夯实处理,可以将垫板放置在土层上方,减少降雨的影响。在雨季结束后,需及时检查土层是否出现沉降情况。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需要在干燥环境中拆除模板,要避免其潮湿变形。对于变形开裂的混凝土模板,要及时处理,不能再次使用,以免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雨季期间施工人员切记不可以在户外进行钢筋对接和焊接,需在防雨棚内完成施工。如果焊接结束的钢筋接头部被淋湿,则会突然冷却出现脆裂现象,对建筑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1.3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砌体工程施工受雨季影响较大,如果材料与砂浆粘合剂受到雨水的淋浇,会导致结构稳定度降低,因此,在降雨时节,工作人员要将材料集中堆放在规定区域内,可以将砂子、砌块、石灰膏等放置在高处,避免被雨水淋湿或浸泡[1]。在拌和砌体砂浆时,要遵循适度原则,不宜拌和过量。在砌筑墙体时,不可使用湿度大的砖石,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将湿砖与干砖配合使用。如砖块被淋湿,需晒干后再进行砌筑。另外,应同时砌筑内外墙,将丁字墙间与转角紧密连接,如在强风天气,需要在风的反方向安装支撑,从而提高墙体稳定性。对于稳定性不强的砖柱、窗间墙而言,要进行支撑处理,可以浇筑圈梁。若降雨量较大,需停工,并在墙顶覆盖干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雨后重新施工时,要翻刨最上层的砖石,并检查砌体的标高与垂直度,对灰缝进行处理,及时补救雨水冲刷度较强的部位。

1.4吊装工程施工技术

在雨季开展吊装工程时,要将构件堆放在平整位置,工作人员需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构件遭受浸泡。在利用起重机施工时,需要保证路基在地面20米以上,以免其受雨水影响,出现故障。因为雨水打湿吊车的绳索或构件后,摩擦系数会减少,容易出现产生构件滑落等问题,因此在雨季应少进行吊装作业。如需雨天施工,要提升构建与绳索的摩擦力,从而提升作业安全度。在吊装施工停止期间,操作人员要将塔身与吊钩靠拢,除去悬挂物体,避免受风力影响致使塔吊摇摆或倒塌。

1.5脚手架装卸技术

在雨季开展高空作业时,往往需要利用手脚架进行装卸,此时要注意提升手脚架稳定性,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搭建手脚架之前,需考虑基础土层强度,尽量使其厚度超过100mm。为了提升抗倾覆效果,可以在其与建筑物间加入连接件,并随时检查接连情况[2]。因为强降雨会降低额手脚架于人体间的摩擦力,所以施工人员在行走时,要佩戴防护措施,注意进行防滑处理。

1.6屋面工程施工技术

在雨季来临之时,工作人员需进行屋面防水施工,可以在适当位置安装落水管,避免屋面被雨水浸泡。在具体施工期间,可以采用铺湿施工方式,在潮湿的基层上方铺贴卷材,在确保水泥砂浆凝结后,将冷底子油喷刷在上层,进而提高建筑屋面防水效果。另外,切忌不可在雨天开展保温材料与油毡类施工,避免其功能减弱。

2.雨季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2.1搭建防护设备

在雨季进行建筑施工需加强安全管理,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以免雨水对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在雨季来临之前,工作人员可以在搅拌机等设备中加入防水罩,避免雨水进入机械内部,增加故障出现机率。而施工人员需要提前根据气象情况分析雨水分布情况及降雨量,在施工现场搭建排水系统,阻止外围雨水进入内部,可以将抽水系统与现场排水相结合,在短期内快速处理现场积水,避免机械或材料遭受浸泡。为了保证机电设正常工作,相关人员需建造防护设施,并定期检查机械情况,使其正常运作。施工道路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与工程负责人交流,将灰土、煤渣等废弃物铺设在施工场地。

2.2做好材料储存工作

在面临长期雨季时,建筑工程人员需做好材料及半成品储备工作,可以在室内规划具体位置进行集中堆放。例如,在管理水泥材料时,需在地面搭设约30cm的木板,并铺设塑料布,进行水泥堆放,最后在上面覆盖防雨布[3]。同时,要保持仓库的采光及通风性,尽量使水泥得到光照,从而保持干燥性能。在处理砂石材料时,工作人员要考虑性质问题,将其与水泥放置在不同区域,以免雨水将二者冲混。在堆放钢筋材料时,可采用加垫枕木方法,将混凝土材料放置在高于周边的平整地面上,将背面和截面朝上。

结束语:综上所述,雨季条件下,建筑施工会面临众多难度及挑战,因此工程负责人需做好预防及管理工作,从材料储备、基础施工、防护和排水系统搭建等方面入手,应对各类问题,进而减少雨季的不利因素,在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前提下,按时完工。

参考文献:

[1]杨光.浅谈房建工程雨季施工安全管理策略[J].城市地理,2017(24):149-150.

[2]陈丕伟,赵善鑫.谈房地产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100-101.

[3]程琳.提升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路径[J].门窗,2017(09):111.

论文作者:罗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罗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