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卫生院 朱春霞 214156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20例。乙组,给予拜糖平治疗,甲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值均得到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良反应,甲组发生率为15%,乙组为20%,组间并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效果均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拜糖平;二甲双胍;Ⅱ型糖尿病;疗效;不良反应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显著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多为Ⅱ型糖尿病(约占90%)。近些年,在各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及时诊治Ⅱ型糖尿病,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目前,Ⅱ型糖尿病多给予药物治疗,例如,拜糖平、二甲双胍[1]。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以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旨在对比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均符合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乙组,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为32-65岁,平均(46.1±10.03)岁。甲组,13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为31-62岁,平均(45.2±10.58)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乙组,给予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20003)治疗,50mg/次为初始剂量,每日3次,随后,以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为准,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最多可增加至100mg/次。(2)甲组,给予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治疗,0.25g/次为初始剂量,每日3次,随后,以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为指导,调整用药剂量,最高可增加至0.5g/次。
1.3观察指标
评估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X2)检查,用( )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血糖水平
治疗前,组间血糖值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Ⅱ型糖尿病,原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于35-40岁后发病。此类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部分患者,体内可产生大量胰岛素,但是,该胰岛素的作用差。因此,患者体内胰岛素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遗传、环境、年龄、生活方式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目前,Ⅱ型糖尿病,主要给予药物治疗[2]。
拜糖平,又称阿卡波糖片,是一种生物合成的假性四糖,主要成分为阿卡波糖,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片,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拜糖平,是一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可逆性结合a-葡萄糖苷酶,抑制各糖类分解,延缓吸收葡萄糖及果糖,可有效控制血糖值,特别是餐后血糖[3]。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口服后,吸收率在50%左右,大部分经由尿液排出,降糖作用可持续8h左右,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具有加强细胞利用葡萄糖效率的作用,抑制葡萄糖肠道摄取及糖异生,达到降糖的目的。二甲双胍,在控制肝脏葡萄糖输出的基础上,促进细胞葡萄糖无菌酵解,抑制肠壁吸收葡萄糖,提高相关组织(例如,肌肉)摄取及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4]。本次研究中,以40例Ⅱ型糖尿病为对象,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20例。拜糖平治疗乙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甲组患者。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值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乙组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甲组(P<0.05),甲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乙组(P<0.05)。
拜糖平,不仅降糖作用明显,而且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可调节胰岛素分泌状态,改善外周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控制低血糖风险。据相关报道显示,拜糖平临床应用中,较少出现不良反应,而最为普遍的是胃肠道反应,但一般而言,症状较轻,可耐受,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少,偶有患者出现恶心、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5]。本次研究中,甲组不良反应率为15%(3/20),与乙组的20%(4/20),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均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其中,拜糖平控制餐后2h血糖值,疗效更佳,二甲双胍控制空腹血糖值,效果更显著。因此,临床上,医师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适宜的降糖药物,确保药物药效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睿,张先明.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医疗,2014,(22):105-107.
[2]李亚新,朱铁梁.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52-52.
[3]陈荣.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28-29.
[4]盛湘芸.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5):145-145.
[5]李尤朝.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34-36.
论文作者:朱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疗效论文; 胰岛素论文; 葡萄糖论文; 血糖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