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蔡建坤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蔡建坤

身份证号码:13102219871012xxxx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在建筑等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建筑选址、灾害预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简单叙述了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安全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同时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岩土工程深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保障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保证周边建筑物稳定性以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就必须对相关问题采取措施,按照具体要求规范相应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岩土工程质量。

1、深基坑支护技术

常见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有钢板桩支护、深层搅拌桩支护、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土钉墙、锚杆支护等,以下对其中最主要的几种做详细介绍。

1.1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把这种钢板桩互相连接就形成钢板桩墙,被广泛应用于挡土和挡水。目前,钢板桩常用的截面形式有U形、Z形和直腹板形。钢板桩由于施工简单而应用较广,但是钢板桩的施工可能会引起相邻地基的变形和产生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很大的地区,其使用常常会受到限制,而且钢板桩本身柔性较大,如加支撑或锚拉系统设置不当,其变形会很大,所以当基坑支护深度>7m时不宜采用。

1.2深层搅拌桩支护

深层搅拌桩(水泥土墙)是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块体或墙体。这种支护结构多采用格栅形式,即重力坝式挡墙。当基坑支护安全等级属于二、三级时,基坑深度≤7m,且基坑边至红线间有足够的距离时,由于水泥土属不透水结构,因此既能挡土又能挡水,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在远离已建建(构)筑物和市政管线场地往往优先采用。

1.3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形式是指运用钢筋混凝土挖孔、钻孔灌注桩在柱列式间隔实施布置使其发挥挡土结构作用。柱列式间隔布置主要包括在桩和桩之间存在一定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桩与桩之间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柱列式灌注桩发挥挡土维护结构时存在良好的刚度,如桩间土土质自立稳定性较差,应在桩间土采用水泥土搅拌法或高压喷射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到起防渗作用,且应在桩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压顶梁,促使支护结构连接的可靠性。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支护结构设计不准确

库伦和朗肯公式是当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常用的计算公式,对于支护结构压力大小、岩土工程施工安全、岩土工程质量的计算和控制有着较高的适应性。但是公式的适用范围是对简单结构和深度不大的工程基坑而言,对于含水量高、弯角多、深度大的岩土工程深基坑就难于进行精确计算,这会导致在设计的阶段就埋下深基坑支护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实际岩土体可能出现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变化大的问题,进而导致深基坑支护结构出现不稳定和基坑边坡不安全的情况,既影响岩土工程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又会对后续基础施工带来工期上的延误,直接损害了投资人经济效益,当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时严重影响投资人的社会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空间效应考虑不全面

当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细长结构深基坑的支护比较稳定,而对于长宽比较小的岩土工程深基坑没有进行周全考虑,典型的失误是对坑内位移的控制,在设计和实际施工中对岩土工程深基坑工程缺乏应变方案,导致土方开挖空间出现狭窄,不利于岩土工程深基坑及基础工程施工,也不利于岩土工程的进一步建设。

2.3岩土勘察资料不完整或不准确

岩土工程深基坑在设计前应该掌握基坑边坡详细的岩土体特性,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和结合本地区工程经验进行全面的基坑支护设计。设计单位依据勘察报告提供岩土参数进行设计的,由于勘察报告布孔不合理、野外编录粗糙、采取岩土试样数量不足以及试验方法选择不当等原因,造成勘察报告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基坑岩土性质,进而造成设计与岩土工程深基坑实际出现较大的差别,导致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困难。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防治措施

3.1重视变形观测,注意及时补救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支护结构受力、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

3.2隧道内风险控制

隧道开挖沉降控制应注重隧道内注浆效果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开挖。开挖时应观察掌子面失水情况,如掌子面失水严重应及时封闭掌子面进行注浆,以保证隧道内围岩稳定。

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地表及建筑物沉降超限的情况,要立刻采取措施,或是堵水以防止地下水继续大量流失,或是采取地面加固的措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不再沉降,以免发生大的风险。

隧道内应采取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例如采取隧道掌子面超前注浆的方式进行全断面或半断面超前注浆双液浆或单液浆,直到地面沉降趋于稳定方可停止注浆。注浆方式分为后退式和前进式分段注浆两种,一般采用前者,但在围岩不易成孔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后者。前面说过,地下水的流失是造成沉降的主要原因,地下残积的土层一旦受到水流的扰动其结构极易发生改变,造成沉降,所以,要保证地表及地面构建筑物不发生沉降现象就必须做好地下水流失的控制。

采用袖阀管对掌子面前方进行超前深孔注浆,这样可以控制住掌子面及周边围岩失水减少固结沉降。开挖过程中对即将开挖的掌子面进行超前小导管注浆,以加固掌子面上方围岩保证隧道开挖时拱顶上方土体稳定,而对掌子面后的隧道则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对已成环的初支进行加固以有效地控制隧道后方的沉降。一旦隧道开始施工就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支护处理,并及时对其喷射钢筋混凝土,增强围岩自稳能力,继而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使隧道初支变得更为稳定牢固。

结语

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实际施工中,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设计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将管理和控制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根据相关工程要求和条件具体考虑,从而安全、经济可靠地对施工工程进行维护和检测,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清.探讨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的分析[J].科技风,2010(22).

[2]王凯.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技术浅谈[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3).

[3]郁文彬.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异常问题的实例分析与处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45-46.

论文作者:蔡建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蔡建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