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对论文,三代论文,发展战略论文,中共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我国确立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面临的一个重要政治课题。在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有益探索,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党的第三代领导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从而使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今天,我们追溯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对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为了使我们的国家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始终是我们党从事革命斗争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我党的重视。为此,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一)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
早在民主革命胜利前,毛泽东就明确提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P146)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毛泽东从党的纲领的高度提出“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强调:“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P1437)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毛泽东逐步形成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3年12月,在由中宣部起草,毛泽东修改审定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提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3](P31~32)文件提出了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初步反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4](P133)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国家。这是四个现代化最早的说法,主要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党的八大又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作为党的任务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在1957至1958年的多次讲话中,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5](P163)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中,增加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6](P116)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我们目前所说的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人民公布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从此拉开了气势恢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序幕。
(二)初步规划了实现“四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时间和步骤
毛泽东认为,把中国变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就意味着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落后的状况。至于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1955年3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面,情况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原来又很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7](P390)1955年10月,在党的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上,他又提出:大约在50年到75年的时间内,就是10个五年计划到1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八大期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时光。”[8](P257)在此,毛泽东初步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但是,在“大跃进”期间,毛泽东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造成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损失。经过挫折,毛泽东重新冷静地思考了中国的发展战略,在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时间问题上,恢复了比较稳妥的估计,认为要比过去的估计更长。因而,1961年他在同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的谈话中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9](P827)他还强调说:“把时间设想得长一些,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9](P829)1962年1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6](P302)1963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在讨论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时,根据毛泽东等人的意见,提出了今后国民经济分两步走的发展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随后,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宣布了这一任务和实现步骤,勾画了我国经济建设远景规划的宏伟蓝图,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也成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确选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和三步走部署的先声。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理论。
(一)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
“四化”目标的确立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四化”目标仅仅停留在现代化的物质层面上,没有把握好现代化目标的系统性、全面性原则,尤其是受政治运动的频繁冲击,大大延缓了实现“四化”目标的进程。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偏废。据此,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用“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取代了“四化”。总目标是一个包含科学技术在内的全面的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过去我们恰恰没有深刻认识到我国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搞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急于求成,实行完全脱离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背离客观经济规律的“赶超战略”,结果使我国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同时以世界现代化先进国家为参考,在经过深刻思考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我国设计了分阶段实现总目标的“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他的这一构想为党的十三大所确认和明确概括:“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0](P14~P15)“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过程的三个阶段,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的卓越贡献。
(二)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理论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和部署,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决策,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理论体系。
第一,发展战略的核心。在邓小平的首先解决温饱、然后实现小康,进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强国利民。邓小平对实现每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分别作了论述。实现第一步目标,解决温饱问题,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社会得到安宁,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起步。实现第二步目标,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就摆脱了贫困,人民的物质生活就会更加好起来,精神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文化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实现第三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富强起来,我们就真正对人类做出了贡献,就能够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于“三步走”发展战略贯穿着强国利民的主线,因此符合我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
第二,发展战略的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我们实行的是重工业倾斜发展战略,使各部门增长速度呈显著的不平衡性,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技等薄弱部门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集中力量解决这些薄弱环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邓小平对国民经济中的这些薄弱环节和关键性部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明确提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11](P9)邓小平一贯坚持经济工作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12](P28)他再三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11](P23)“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11](P335)邓小平十分关注我国基础工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他一再强调必须加强基础工业和认真落实重大建设项目。基础工业无非是原材料工业、交通和能源等。他说:“真想搞建设,就要搞点骨干项目,没有骨干项目不行。不管怎么困难,也要下决心搞。”[11](P16)他还建议组织一个班子,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邓小平多次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11](P274)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要重视高科技,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还提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所以,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第三,发展战略的途径。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为了达到共同富裕,又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政策,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先发展部分地区后带动其他地区,先让部分人先富后带动大家共富的经济“大政策”思想。之后,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使这一战略思想逐步趋于完善。1988年9月,他又提出了先发展沿海地区以“带动内地”再“帮助内地发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在他的精心筹划下,1979年至1988年,中央相继作出了试办四个经济特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开辟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成立海南省经济大特区的决定。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现代化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的构想以及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强国利民的思想,激励着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世纪之交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改革走向攻坚阶段的更为复杂的局势,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仍不很发达的中国如何实现跨世纪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理论,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一)深化了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认识
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对前两步目标作了较多论述。1989年6月,邓小平在谈到我们党新的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的任务时指出:“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11](P312)随后,党和国家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1995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提出了下一世纪前10年的奋斗目标,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个中长期规划是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运用和展开。鉴于我国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的进展,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分成了三个具体阶段和步骤,即下世纪前50年“三步走”目标。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3](P4)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又将前两步合为一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阶段,他说:“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4](P18~P19)
(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
第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是江泽民根据邓小平关于科技、教育等一系列论述,于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此后,又在1996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1997年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1998年九届人大会议等重大会议和场合,多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并明确提出了科技教育发展的目标、原则和任务。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又重申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强调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14](P21)
第二,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认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15](P279)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和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现在和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这个问题更具有紧迫性”。[15](P279)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15](P279)同时要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走科技发展的路子,“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4](P21)
第三,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江泽民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必须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思想,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把这一思想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方针提了出来,并且制订了具体措施。党的十五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方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15](P172)十五大后,中西部开发战略开始实施。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各部门和西部各省区,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已有的优势,努力率先实现现代化,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格局”。[15](P173)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对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强调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14](P23)并指出要“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14](P24)
由上可见,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同志,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14](P17)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三步走发展战略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理论创新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