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问题_宏观经济论文

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问题_宏观经济论文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问题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经济运行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失业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在对现有失业理论作出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当前失业的成因,并针对各种失业问题探讨医治失业的对策思路。

一、几种主要的失业理论与失业对策

失业,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失业。这种失业是任何一种经济在动态变动中所必然出现的现象。这一类失业情况主要有:第一,由于就业生命周期变化所导致的劳动力的流动。例如,某些行业由于劳动强度的关系所需要的劳动力只是劳动年龄中的某一阶段,过了这一阶段,这些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职业,重新就业,女性职业中对年龄、容貌有特殊要求的行业更是如此。第二,在寻找工作需要成本的情况下,社会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摩擦性失业。这部分失业人员从全社会的劳动资源配置看,是可以得到利用的,但由于就业信息不完全或获取信息需要成本,社会中总有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员处于寻找工作的处境中。第三,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结构变化或重组,要求劳动力随之进行跨部门的流动,但在需要成本的情况下,产生了结构调整性失业。对上述类型的失业,弗里德曼在1968年《货币政策的作用》中称之为自然失业。它主要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寻找工作成本和劳动转移成本等因素造成的。自然失业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社会难以减少的失业。

(二)自愿失业,也称古典失业。在古典理论中,就业数量的确定是通过劳动市场的供求力量决定的。劳动的供给曲线反映的是收入(即实际工资)与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当劳动者感到现行的实际工资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提供这一劳动时间所带来的负效用时,该劳动者就愿意在这个工资水平下供给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根据要素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则,随着劳动就业的增加,其边际生产率下降,劳动的需求随实际工资的下降而增加。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相交的交点决定了均衡就业量和均衡工资。当一个社会的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时,劳动市场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失业,由于劳动者不愿意降低实际工资,因此,这种由于工资要求太高而造成的失业称为自愿失业。因为只要工人愿意接受更低的实际工资,这部分失业就可以消除。

(三)非自愿失业。这一概念是凯恩斯在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来的。非均衡经济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帕廷金在1956年的《货币、利息与价格》一书中对非自愿失业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给非自愿失业下定义时所使用的参考标准就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只要工人处于他们的劳动供给曲线上,即他们能够按照通行的实际价格成功地出售其想要出售的全部劳动,这时候只可能出现自愿失业,而不可能出现非自愿失业。所谓非自愿失业,就是工人被强制离开他们的供给曲线,失业不是因为在现有的工资水平下他们不愿意就业,相反,是因为商品市场的萧条,企业通过解雇工人来对付产品的滞销。因此,凯恩斯式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这类失业是无法通过实际工资的变动所能解决的。要恢复到充分就业,必须提高总的有效需求,只有商品市场供给过剩的状况消失,才有可能使劳动市场重新充分就业。凯恩斯失业理论为需求管理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凯恩斯失业理论的另一种新古典的解释强调了凯恩斯型的货币工资刚性。因此,通过物价水平的上升,可起到实际工资下降的作用,从而使劳动力市场减少失业。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这种关系,当通货膨胀较高时,失业率就比较低,相反,当通货膨胀较低时,失业率则较高。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交替关系。这种解释受到了后来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发难,他们认为工人在实际工资下降的情况下愿意就业,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预期到通货膨胀率。因此,只有政策上的非预期变化才能影响失业。但从长期看,工人能够对货币政策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率有个理性的预期,这时货币政策就无助于失业的减少。

(四)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中的失业。刘易斯在1954年《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发展不对称问题。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里,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的,并且在一个要素有效配置的经济里,劳动在每个行业中的边际产品价值应该相等,否则就会引起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转移。但是,在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里,只有现代工业部门是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即经营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在这种目标下,其雇佣工人的标准是看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是否大于通行的工资水平;而农业部门则是按照传统的家庭农业方式经营的,农民的收入是按平均产品原则分配。在一个劳动无限供给的社会里,按平均产品分配的农民的收入要低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因此,在二元结构的经济里就出现了一种特有的失业现象:如果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流动是自由的,低收入的农民一定会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但由于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可能接近于零。因此,在城市中会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如果考虑到大城市的失业风险,或其他制度性的限制,农民留在传统部门不向城市流动,那么,在农村实际存在大量的隐蔽失业,因为在传统部门减少一部分劳动力,并不会使农业总产品减少,相反,每人的平均产品量却可以增加。因此,要解决二元经济模型中的失业问题,关键是要加速现代部门的资本积累,从而提高该部门中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使现代部门可以不断吸收传统部门中流离出来的劳动力,最终消除二元结构现象。

二、我国当前失业成因分析

造成我国目前失业的主要原因可归纳如下:

(一)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低于工业部门,而且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如果农业中转移出一部分劳动力,农业产值将保持不变。因此,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对工业部门讲,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只要工业部门投资和生产扩大,农村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在传统体制下,人民公社制使每个劳动力都有就业机会,都能分配到几乎平均的收入。虽然存在工农收入上的差别,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制度性因素(如户籍制度)的制约,几乎是停滞的。所以,在这种体制下,尽管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趋于零,也不会有农民失业问题。因为那时,经济没有劳动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改革后,这一要求产生了。当从事农业的劳动并不需要那么多时,家庭作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产单位,就要把土地上多余的劳动力游离出去,转移到其他能够获取收入的非农产业。然而,一旦这些非农产业的吸纳能力竭尽时,进一步游离出去的农民便成了失业人口。但由于这部分人口还保留着一块土地,故而有时处于隐蔽状态,而有时却成为汹涌的民工潮。

(二)体制转换过程中企业的隐蔽性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考核企业经营好坏的指标体系中,除了产量、利润等指标外,还有计划就业指标,即企业必须接受计划部门配给的就业数量。计划者常常强制企业接受超过企业实际需要量的就业量,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非自愿交换的就业配额机制。在企业自愿的劳动需求小于计划就业量时,企业必须按计划完成就业指标,因为计划是强制性的。其结果是在企业中沉淀了大量的富余人员,处于隐蔽状态。这种隐蔽失业的实质,是计划者要求企业担负起某些本该由政府负担的社会目标——失业救济,其代价是牺牲效率。在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过程中,当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其经营目标转移到追求利润最大化上来时,原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目标交给政府去完成。同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中大量的隐蔽失业就必然会公开化,成为公开的失业。这既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之一。

(三)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带来的失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对就业来讲,就会出现下列现象: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的崛起,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但适合该产业的劳动力因无法在短期内培养而使其供给不足或短缺;另一方面,老产业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劳动需求逐步下降,从而出现失业现象。这样,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我国的上海特别突出。一些新兴产业部门如金融、服务、电子等部门劳动需求不断增加,而上海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符合要求的劳动者,从而形成了求大于供的现象。同时,如纺织工业等老化工业中,又有大量的工人需要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据统计这类人员有近60万),这部分劳动者在转移出去前处于或隐蔽或公开的失业状态中。

(四)城市中的自愿失业。长期以来,尽管城乡收入差别很大,但因体制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无法进城,从而使城市劳动者与农村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被取消。一些脏、累、苦的岗位,城市劳动者不愿就业。在农业劳动力被禁止进城时,就通过提高这些岗位的工资或强制性就业计划配置机制来解决。但今天,在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城的情况下,民工自愿填补了这些城里人不愿就业的岗位,从而在现有工资水平上不愿就业的城里人成了自愿失业者。

(五)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造成的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已经经历了数次周期性波动,在经济扩张时期,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任务充足,不仅企业的隐蔽失业减少,而且还可扩招一些正式和临时的工人。同时,随着投资的增长,建筑业从农村招收大量的建筑工人,从而就会出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高潮。但在经济紧缩阶段,由于投资压缩,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大量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和建筑工人又纷纷回到农村。这时,隐性和显性失业都会增加。显然,这类失业主要是由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的。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路

根据上述失业成因的分析,在此提出以下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性思路: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思路。我国的失业问题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问题,解决农村失业的对策思路有三条:第一,“不离土不离乡”,开发“两高一优”农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增加农村劳动力投入。第二,“离土不离乡”,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渠道作用,调整乡镇企业产品结构,增强其吸纳能力。第三,“离土又离乡”,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转移,特别是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三产,更多吸纳剩余劳动力。

(二)关于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思路。城市失业中,一部分是由隐性失业公开化而形成的;一部分是由经济结构调整而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针对上述几种不同情况,提出以下对策性思路:

第一,隐性失业显性化是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对企业来讲,不可能再用“低工资,高就业”,靠牺牲效率来强制就业;对企业职工来讲,应树立市场意识,流动意识,增强失业心理承受力;对国家来讲,借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盘活国有资产,对富余劳动力进行新的生产型安置,或从国有资产转让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安置企业富余劳动力。从长远看,只能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把企业从福利目标中解放出来,把失业救济和失业安置工作让社会来承担。在此基础上,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使劳动力在竞争中得到优化配置。

第二,对产业结构调整而形成的失业,一方面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在企业内部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再就业素职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社会化的劳动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和再就业培训机构,使那些从夕阳产业中淘汰出来的职工能顺利获得再就业的信息和能力,从而缩短再待业时间,加速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流动。另外,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三产,吸纳更多劳动力。

第三,对经济周期波动形成的失业,在经济紧缩而显现萧条时,可适当运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方法加以治理。但前提是一定要处理好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关于关系需要另文研究,限于篇幅,在此从略。

标签:;  ;  ;  ;  ;  ;  

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问题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