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感悟四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章谈境界。语文教学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语感,其中感悟为上层。感悟也作开悟,是上境界的过程。感悟有生活中的感悟,有阅读和研究中的感悟,二者相关。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是阅读中对情、景、理的联想或过程中的“灵感”或者“悟性”的显现,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水平。感悟不是浅层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而是知识经验的升华。
感悟就是出灵气,灵气出自境界。有境界必生灵气,无境界则必无情趣;课文作品如此,教课文的老师也如此。所以有境界的诗文最怕无境界的老师,除非学生自有灵气,否则无从感悟。
且举汤显祖《牡丹亭》里的老师陈最良为例。这个陈最良教了几十年书,书却读得很少,生活又狭窄,所以上课只会“依注解书”。我们在“春香闹学”一则中可以看到,那个俏皮的春香丫头急切地想从课文中问出点情趣,可打破沙锅也从陈最良那儿问不出半点灵气。
他讲《关雎》。第一句:“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春香立即提问:这“关关”究竟是“怎样声儿”?她要问出这鸟声所渲染的气氛,陈最良无言以答。他不会形象描述,只好胡乱叫了几声,一叫则大煞风景。第二句:“这鸟在河之洲,这是兴。”春香:“兴个什么呀?”她要问出其中可联想的情趣,可陈最良不知道这鸟儿和鸣的美景正与下头男女青年追慕的美事和谐一致——这是鸟儿们的青春舞曲,他只知“兴者起也”,不知此兴之所以起,他不会想象。第三句:“窈窕淑女,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她。”春香更起劲问:“为甚要好好求她?”她要问出君子淑女的真情味,可陈最良脑子一片空白,只得操起师道尊严——“多嘴哩”!他实在不能披情入文。
上课如此空虚枯燥,不必说春香丫头不满意,杜丽娘也忍不住了,她最后说:“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这位有相当自学能力的小姐已经掩饰不住对上课的无奈和失望。她后来走出课堂去花园别找幽情,在良辰美景之中,哀婉地歌唱青春的无奈。
杜丽娘一句绝妙好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实可解读成:“姹紫嫣红”杜丽娘,“断井颓垣”陈最良。
我五体投地佩服汤显祖。不必说整个《牡丹亭》的思想内容如何深刻,光这一则“春香闹学”(《闺塾》)就不光揭示当时封建教育的空虚,并且明显包含着这样的语文教学审美:生动形象的描述、丰富合理的想象、披情入文的圆通悟性是构成语文教学美的境界的三要素。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必须善于读书,又必须解放思想。像陈最良式的教书而不读书的教师,只能看其可怜,给一个什么“紧扣教材”“语言规范”的评语,无论如何上不了境界,出不了灵气。
然而古时候也有教师和学生热情相投灵性相应的故事。《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香菱这个“灵丫头”向林黛玉这个“灵老师”去学诗,颇有分教。且看林姑娘如何教她学诗。
一、学诗有“什么难的”,“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林黛玉首先表明自信,也立即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香菱自然上了劲。
二、第一单元先“揣摩透熟”王维一百首五律——先体会情景(意象)统一,进入诗情画意。第二单元杜甫七律一二百首——进一步体会“真景物,真感情”,明白诗的功力。第三单元李白七绝一二百首——“返朴归真”,属意于诗的个性与想象力。林黛玉取法乎上,她安排的三个教程,正是后人归纳的境界三层次。
三、“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些滋味没有?”“你且说与我听。”“你且写一首来看看”……林黛玉强调自学,重视读说听写的综合训练。她锦心绣口而又融会贯通,所以香菱被“引的入了魔”,连做梦都是诗,精诚所至,终于也上了境界,显出灵气。
我们读“香菱学诗”这一节可以特别读出林黛玉那种“率真的美”。她对诗歌的见解以及对香菱的教诲都直截了当而又精辟。前人说:“率真而生情趣,情趣而生灵性。”善读书如林黛玉者,能很快地把灵气带给学生,并让学生乐学不疲,这是她的境界的必然,这当然也是曹雪芹的得意之笔。
编新不如述旧,说到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感悟而上境界出灵气,我首先想到的是汤显祖、曹雪芹这些伟大智者的寄托。
本章谈空灵。有境界的诗文,其表现形式往往是空灵,所以,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的感悟,往往在用心去领会其中特有的空灵美。诗歌最富灵气。诗的灵气在于简洁,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而灵气就在空白间:这就叫空灵美。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一片空白。何以去访隐者,隐者何等样人,山如何深邃,诗人又作如何感叹,人事情理反正一概不提,只让人在可望不可及的深山白云间自去理会,艺术魅力盖在此种空白之中。读此“隐者之诗”,可略知诗家感悟之道。
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不错的,但还须知道:“景语”也要简洁含蓄,要尽量少形容,这才达到“情在词外”的审美标准。
徐志摩《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似乎更具空灵美。夕阳映照下河畔杨柳的娇艳和依依,康桥边波光的粼粼和缠绵,那“新娘”的楚楚动人,那诗人柔情如水的心头涟漪……所有这些意思,诗中统统不说,只融在简洁的形象之中,这就叫情在词外。
读诗要读出“空白”。“读诗(书)千遍,其义自见”,此话既强调多读,又强调诗义的感悟。如果只走马观花,满足于字里浅层理解,就不能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领会,就养不成悟性。写诗,同样要写出‘空白”。陆游“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语,是讲生活、学问的积累,但似乎也可解读为诗的功夫不在于字面形容,而在于词外的“流风余韵”。不少同学喜欢写诗,但初学者往往只知诗的外在奔放,不知其内在之凝重。他们也许唯恐读者不领情,“客套”太多,往往把应留的“空白”都填塞得水泄不通,殊不知诗的灵气就在空白处,写得过于满实,灵气无处可隐,便只让人憋气。金圣叹曾叹息道:“不会用笔者一笔只作一笔用,会用笔者,一笔作百十来笔用。”(金批《水浒》)他是讲小说,写诗更要惜墨如金。诗是金贵的,一句诗应抵许多句话。诗有启迪人的开悟功能,原因就在于此。
“山川钟神秀”,“神”与“秀”有外露,也有涵藏,但总是露出的少而藏着的多。南朝刘勰就悬出一个审美标准叫“隐秀”,指出形象的外在美必须依靠隽永:越是秀美的诗歌,表达往往越简洁,而越淡泊的句子,意思往往越深远。那才叫耐人寻味。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的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置之言外隐于空白,真是“隐秀”。
又如舒婷诗:“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连串“秀”(突出、典型)的意象,隐藏着深广的愁思,只让人痛感祖国过去的道不尽的方方面面的悲哀。假如把其中情景事理一一直白说出去,读者的思维空间都被占领,诗味就荡然无存。
总之,写出来的少,含蕴着的多,就是诗的空灵:诗味,在诗人“说明却绝不说尽”(清人沈德潜诗话)的“空白”或“留白”里。而语文教学的感悟,功夫就应该下在这“空白”之中。
本章谈兼容。语文教学中的感悟除了对境界及其空灵形式的领会,还表现为兼容,即“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说法的理解认可”。语文教学不求唯一,但求真切,语文教学的感悟应当具有思维的辩证态度;兼容不同说法,看似中庸,其实是审慎有益的读书方法和思想方法,这往往是达到感悟的必经之路。
仅以李商隐《夜雨寄北》为例——此诗一作《夜雨寄内》,所以有说是写给妻子的,有说是写给长安友人的;而课本注解写明:我们采取后一种说法,因为此时作者的妻子王氏已经去世——于是有人就说:既然肯定了后者,那么前—种说法便是错的,两者只能一真;既然两者错一,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提两种说法。
然而——请注意“然而”往往是兼容的标记——这两种互为排斥的说法却并非不能相容。一、认为此诗作于王氏死后,这一考证,并非形成定论,所以诸如林庚、冯沅君等学者仍注释为“此诗写给长安妻子”。二、“寄北”不如“寄内”,从夫妻情思方面去理解,是大多数读者的审美选择。霍松林先生讲:“‘北’,可以指妻子,可以指朋友,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些。”此论十分中肯。三、作诗不是写史,读诗不是读史;形象思维以想象为驱动,凭着李商隐的想象力,即使是写给“梦中的她”,亦无有不可。所以我以为,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能把理解上的取舍看成为学术的结论。像《红楼梦》,不要说对这本书的主题、写作动机众说纷坛,就拿书中的宝、林、薛等人物,至今也没有一律的意见。
不应当完全排斥相反或相偏说法的例子,也就是可以兼容理解的例子是很多的。再如李商隐《乐游原》——这位杰出的晚唐诗人让人倾倒,又总是给后人“添乱”: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此诗后两句是千古绝唱,但后人却有两种理解:一、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理解成“没落的叹息”或“迟暮之感慨”。二、夕阳无限好,正是近黄昏——可解读为“辉煌的赞叹”或“美好之留恋”。
从周汝昌先生分析,理解二是正确的。首先从词义考证,“只是”的古义无“只不过”一解,因此不当引申为“可惜”。其次,李商隐为排遣心中“不适”而登古原、观夕阳,如以沉沦迟暮之伤感情结归结,则“不适”之上再加“不适”,则“夕阳无限好”无从着落,失去了应有的情景义理,则境界大跌。
然而——又是“然而”,从语境语感上讲,“可惜近黄昏”似乎更自然,而以“正是”“正当”去解释总觉得别扭。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面对夕阳鲜红,既会多生恋意,也自然会惋惜“好景不长”。所以多数读者会赞同这样说法:此诗“既包含个人迟暮之感伤,又象征大唐帝国日薄西山”;此诗贵在理趣,并不在境界。清代纪晓岚评此诗:“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端乎不错。朱自清“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叶剑英“老夫喜作黄昏颂,满面青山夕照明”,都是从“可惜”之中翻出新意的诗句。
显然,上述两种理解虽然相悖,却不好作简单的是非定论,因为理解上的取舍,既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还有合理转移、合理附会的,而诗文的“因我而解”“为我所用”,乃是一种思维的出新,更值得肯定。当然,诗文解读的“兼容”,并非和稀泥,不能穿凿附会。只有符合作者与作品,切合语境与语感,才能相反相成,言之成理,这样的“兼容”才是有价值的,这叫做感悟的圆通。
明代学者李贽在《诗书乐》中,以自己有读书人的两大素质为最大乐趣:“有心眼”与“大胆”。有心眼,则读书能兼容、取舍、存疑;大胆,则读书能讲进去更能讲出来,不迷信一说、拘泥一端。李氏之说对我们理解“兼容”是大有启发的。语文教学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去感悟,才能真正体现感悟的质量。
本章谈开悟。我不懂禅道,却很肯定“开悟”之说,严羽《沧浪诗话》有言:“诗道如禅道,贵在妙悟。”高明的诗人、作家善于捕捉“一刹那”的感觉,那是“妙悟”;而读者能从诗文之中引起灵通共鸣,领会其中境界、笔法并能圆通理解,以至顿生浮想,这也是“妙悟”。从语文教学讲,常理要求教师先悟,然后才能去启开学生之悟性,此是法中之法,切勿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借口,以己昏昏去开人茅塞。
不妨以白居易《遗爱寺》为例:
弄石临溪坐 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此等看似最平易之诗,却是最得诗家三昧之上品,也往往使浮躁后生茫无绪——且容简言之。
先或可从粗、浅说起:此诗二十字,所及景物却有石、溪、花、寺、鸟、泉六样可数。再按这六样景物之间的联系粗粗组合作构想推理:如“寺”与“溪”,则领会这遗爱寺必在溪边;然后推断这溪边必有玲珑彩石,寺旁花丛必隐约招人,既然时时鸟语,则寺四周必定林木葱茂,既然泉声处处,则水必清澈可人,可寺近必有深山焉……据此,便有了总体感觉:遗爱寺(江西庐山香庐峰前)就在这样的山前、这样的溪边、这样的花鸟泉石之中。于是情趣便可总体理会:可谓“可目”“可耳”“可鼻”,实在园为声、像、气俱佳,所以赏玩、聆听、欣闻、观赏不已,而诗人喜爱、寻访、流连之情备矣。此一则:先融情。
乃二,再入其里,字斟句赏。如:(1)弄石,摩挲玩赏不止,足见溪边五彩小石可爱,字里仿佛就有“这块好,那颗更好”那种目不暇接、手不暇拾之趣。(2)寻花,何以寻?必是花香引人或花之幽雅逗人,而绕寺寻花,不唯写花之处处隐约,更写出诗人探花之勃勃雅兴。(3)“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此为互文,时空中满是大自然清纯和谐的声音,这是生命欢畅的律动,也似乎是“遗爱寺”留给人的充满爱的温馨的语言。此其二,可谓披情人诗。
其三,由情入理,可着重从诗的美学角度稍作引领点拨,如(1)含蓄:无“我”的“有我之境”,无形容词的“空灵之词”,是“意胜”。(2)朴素:“平字见奇,朴字见色”,简练朴质是诗歌语言的上品……自不待多讲。
总之,所谓“诗教三昧”,无非就“开悟”而言,让学生明白诗文的情、景、事、理。禅宗有“非法法也”之说,实是指教无定法、诗无定法之理,其实也就是“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道理。语文老师的法功,总之就是以我之诗情去启开学生之文心,诗也如此,文也如此,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