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多媒体;角色扮演;设置情境
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是一道必考题,诗歌鉴赏对于学生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按照目前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于古诗鉴赏并不能准确地把握,导致在考试中掉分比较严重,为了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为了让学生体验作者当时创作的心路历程,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接下来笔者将从多媒体、角色扮演、设置情境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多媒体教学法
古诗的特点就是短短的几十字当中可以借景抒情、以诗言志,而古诗所带给我们的意境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方法进行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更具有画面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传递出来的意境,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以学习《登高》这一首古诗为例,这首诗是七言律诗,同时也是杜甫的代表作品,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这首古诗,要让学生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气象宏伟、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会利用课下的时间准备相关的片段,随后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大家都知道唐代是诗歌最繁盛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代表诗人,像李白、贺知章、王昌龄、王维等等,他们都处于盛唐时期,但有一位诗人不一样,他所处的时期是在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这位诗人是谁呢,他的这首代表作又有什么含义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通过短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首古诗所处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更好的鉴赏这首古诗,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
教师们常常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都会背也能取得好的成绩,但教师们重视的是知识的传输,轻视了学生们主动参与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体验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再现古诗中的情境,更好地还原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对古诗的理解、产生情感、生成意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了解其中人物的心路历程。
例如,以学习《短歌行》这一首古诗为例,这首诗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为题所创作的古诗,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雄心壮志,我将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法。我会利用20分钟的时间为学生讲解本课内容,然后我再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心中构建这宴会的场景,随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演绎出自己心目中的宴会场景。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设置情境教学法
在高中语文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可以给学生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古诗其实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还原于生活,在古诗的教学中进行情景教学,学生就会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感到简单有趣,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提高,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例如,以学习《归园田居(其一)》这一首古诗为例,这是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生活,喜欢田园风光、农村生活的心情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为了让学生可以体会到古诗中的意境,我会事先准备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背景音乐,然后邀请一名学生来到台前,让学生跟着播放的音乐朗读这首古诗。在正式讲解的过程中,我一边给学生讲解一边播放相应的音乐,还会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动画。虽然教学的环境有限,但是可以利用有限的教学工具作为辅助,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地教学氛围,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古诗所想表达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合理地教学方法,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这样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教师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诗波.高中语文课堂古诗审美与鉴赏的鼎新[J].文学教育(上),2018(11):58-59.
[2]王虹伟,王金香.高中古诗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6):12-15.
论文作者:黄星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古诗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情境论文; 意境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