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论文_李莉妮

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局面。生态环境建设对深圳的城市发展尤为重要。深圳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是中国首屈一指的花园城市,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高科技的、生态型的、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而由于水体的污染,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大沙河河道硬质化现象明显,河道内的绿化单一、呆板甚者局部根本没有绿化,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要求及发展目标相距甚远。深圳市政府提出对全市河流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应该把握这个契机,以人为本,建设自然生态的城市滨水区。

关键词:大沙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控制策略

1、研究意义

多目标性和风险动态性是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特征,这就决定了在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

1.1理论意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尤其是国计民生的项目,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这类项目开展风险研究,无论对项目有关利益方,还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均有着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9]。

通过本研究,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创新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模式,探索建立与当前国情相适应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使我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本研究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对现有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实践,探索“合作伙伴式项目管理”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项目建设整体效益目标的“各方共赢”的风险组织控制策略,并研究了针对各种具体风险的控制对策组合及其实施方法,拓展了现代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在国内的应用范围。

1.2现实意义

本文将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大沙河中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学风险控制理论知识,研究探讨河道整治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及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期总结出带有一定规律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和途径,为提升同类型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供借鉴。本研究从风险管理理论与工程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尽可能全面地分类梳理和分析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常见风险因素,整理出项目建设各阶段的风险因素清单,并提出可供同类工程采用的风险识别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范本。

2、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2.1大沙河综合治理项目概述

大沙河贯穿整个南山区南北,是南山区的重要空间联系轴,是南山区塑造为融山、海、城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滨城区,是连接羊台山、塘朗山和滨海休闲带的绿色走廊。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正是基于南山区现代化海滨城区、城市核心商业区和高新技术和高等教育园区的建设要求而大力推进的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多年来,大沙河下游段经过了1996年一期、1998年二期、2004年三期防洪治理,河道已达到100~20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经过2006年“生态景观一期工程”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粗犷的滨河绿带;流域范围内已经建有相对完善的市政排水骨干网络。但由于大沙河中下游沿岸13个城中旧村和6个汇水片区的排水系统多为雨污合流制,为数不多的雨污分流制建成区又存在严重的错接漏排,由此致使现状每天仍有7-9万m3污水进入下游河道。河流由此黑臭不堪,严重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素质和环境质量,实施大沙河中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已迫在眉睫。

目前以防洪改造、污染治理为中心的上游段综合治理工程正在建设。深圳市水务局于2010年4月20日召开大沙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初设技术评审会,设计成果得到与会专家评审通过。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于2011年3月15日对《深圳市大沙河中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采用海水进行大沙河河道补水方案环境影响分析专题报告》组织召开了专家技术审查会,环境影响分析专题报告认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专家评审意见认为项目建设可行,人居委同意该项目建设。

大沙河流域面积93km2,全长14km,起始于长岭皮水库,穿越城区汇入深圳湾。大沙河上游修建有西沥水库和长岭皮水库,是深圳市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沙河是联系“大学城经济圈-高新区经济圈-口岸经济圈”的纽带,是“羊台山-塘朗山-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的绿色生态廊道,是深圳绿道网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沙河创新走廊,打造世界级创新城区的新理念,大沙河将成为深圳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本次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河道近自然改善、园林景观绿化、河道补水及河道生态修复四个方面。河道建设防洪标准为上游100年一遇、中下游200年一遇。河流水质改善目标按全河段水体消除黑臭,达到景观水体标准。

本着治河先治水的理念,通过沿河截流消除入河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改善大沙河中下游段河流水质;通过补水增容和驳岸生态改造恢复大沙河自净能力、增加环境容量;通过沿河绿化和梳理营造大沙河人文景观和绿色生态走廊,作为南山区建设大沙河滨水生态廊道和“深港创新走廊”的重要奠基石。

图1 大沙河中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概况

2.2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市政府相关会议纪要精神,将大沙河中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列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通过改善大沙河流域水环境来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工程投资严格控制在总概算55702万元之内。

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于2012年12月接到该任务后,组成项目管理小组,与项目监理单位共同研究和分析了项目建设条件,认为该项目存在诸多变数,按照政府提出的考核目标按期完工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工程施工场地协调难度很大

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场地位于沙河西路与现状巡河路之间,场地内现有大量的苗木及建(构)筑物需要进行拆迁,大量地下管线需要迁移。此外,工程周边有多个地铁工程项目同期施工,局部地段与本工程交叉,影响本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进度,也造成各种措施费用难以控制。

2.2.2工程施工环境影响难以预料

1.大沙河流域为山区性河流和雨源性河流,上游河道比降大,下游为感潮河段,坡降较缓。经查阅相关资料,大沙河河口处200年一遇标准高潮位3.03m,多年平均潮水位2.12m,日平均高潮位为1.3m,日平均低潮位为-0.67m。本工程下游感潮河段箱涵基坑(沟槽)底高程为-1.4m~-1.7m。日平均高潮位与施工基坑底高程高差2.07m~3.0m,工程施工受潮水位影响大,涨潮时易发生基坑积水、洪水冲走施工机具、现场堆放的钢筋、模板等原材料或临时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施工期间防范洪水灾害为工程现场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与多座交通桥梁交叉,其中包括滨海大道、深南大道、北环大道、广深高速等重要交通道路,交通桥梁与施工作业面距离近,受其限制,无法采用常规机械进行施工作业,基坑支护等施工措施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施工过程中需优化施工方案减小交通桥梁对工程施工带来的困难并达到保证交通桥梁安全。

3.河道沿线有多条燃气、石油、高压电缆、电信等管线,该部分管线改迁工作难度大且施工中不确定影响因素多,在工程实施时需加强管线资料查档和现状管线的探测工作,防止对燃气石油、高压电缆、电信等重要管线造成损坏。

因此,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这也造成工期和投资难以按计划控制。

2.2.3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资源不足

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作为本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每年承担着庞大的工程建设任务,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数量受到机构编制人数的限制,工作负荷十分饱满。本工程列为中心2013年度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重大项目,也仅配备了1名项目负责人和2名助理,对外负责办理各种行政许可手续,与工程施工区域涉及的大学城区、企事业单位及管线运行管理单位沟通,对内管理工程各标段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和投资。项目管理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由此可见,建设单位的管理资源与本工程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可能严重制约项目建设的进度。

2.2.4 施工电源受制

根据批复的初步设计方案,施工用电来源于就近从现有河道管理房电网中驳接,而实际施工全程11.3公里只有两台变压器。满足不了本工程上的临时及永久用电的接入点数量需要,且如果供电线路电缆过长,会出现降压等现象,不能完全覆盖施工工作区域。

2.2.5 关键设备难以及时到位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本工程采用关键工艺设备,均选用进口设备,分别从不同国家、地区采购,通常情况下,进口设备从招标采购到下单生产、运输抵达目的地,整个过程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供货周期长,如果加上安装、调试,能否按期竣工难以预料。

2.2.6 工程风险控制方法、措施有限

综上所述,本工程作为列入市政府考核督办的重大项目,必须按照规定的工期目标完工,另一方面工程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建设管理资源受限,如果缺乏成熟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和措施,很难确保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效率,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完工目标,迫切需要在现有管理资源条件下研究建立一套适合本工程目标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经过调研和查询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套适用于河道治理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标准,因此,中心项目小组和项目监理机构决定参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标准、指南,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条件,在工程建设管理实践过程中探索建立起一套简洁高效、实用性强的项目风险管理办法,以实现工程管理目标。

3、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控制策略

3.1项目勘察阶段风险控制策略

常用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四种基本策略及其组合形式。由建设单位项目部组织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外部聘请的专家,根据相关风险管理规范和类似工程案例,共同研究制订项目勘察风险的控制策略,见下表所示。

表1 项目勘察风险控制策略

项目主要勘察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1)勘察风险A1-1:风险等级Ⅱ级,为可接受风险,采取风险降低与风险自留的组合控制策略,勘察阶段委托勘察单位采用物探技术进行探查,初步查明地下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和规模大小,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提供给设计和预算编制人员,拟订出处理方案和相应费用预算,降低施工开挖后发现障碍物的可能性。同时在预算中预留不可预见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地下障碍物,并按照预订的方案和费用进行及时处理。

(2)勘察风险A1-2:风险等级Ⅱ级,为可接受风险。场地内地下水水位及开挖涌水量受到地质条件、河道、天气、施工方法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难在施工之前通过勘察技术手段准确计算,因此通常采取风险转移的控制策略,参照同类工程经验估计一笔抽水台班措施费,计入施工合同中包干使用,将此项风险转移给承包单位。

(3)勘察风险A1-3及B1-3:风险等级Ⅲ级,为不愿接受风险,需要采取风险降低、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等多种组合策略。具体控制方案及措施包括:勘察阶段委托勘察单位采用物探技术进行探查,事先制订技术处理方案,降低施工开挖后发现、损坏地下管线的可能性;在预算中预留不可预见费用,主动承担一部分风险;同时要求施工单位购买工程保险,对意外产生的损失投保,将部分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

(4)勘察风险B1-1:风险等级Ⅱ级,为可接受风险,采取风险降低、风险自留的组合策略。勘察阶段适当加密勘探孔的间距,尽可能取得准确的地质资料,以降低工程变更的风险;根据风险均衡的原则,采用固定单价、土石方工程量按实际开挖土质进行签证结算的合同清单,主动承担地质条件变化的风险。

(5)勘察风险B1-2:风险等级Ⅱ级,为可接受风险,采取风险降低、风险自留的组合策略。地质条件对于顶管穿越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勘察阶段布置的勘探孔位尽量靠近管线位置,适当增加探孔数量;对于局部无法布置探孔的情况,预留不可预见费,主动承担地质条件变化的风险。

由于河道工程本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和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特殊性,在其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经济、安全、质量、工期和环境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项目建设风险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保护环境、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经济、可行、主动的处置措施来减少或降低风险。

风险自留,即主动承担风险,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针对可接受的风险,即工程建设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比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转移所需的成本低。采取风险自留策略时应预先制定可行的风险应急处置预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即使对风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但总是有一部分风险是不可预见的,因而建设方对这种自留风险只有采用在预算价中自留风险费的方法,以应付不测事件。

风险策略研究必须立足于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的风险策略应是切实可行的,不仅是技术上可行,且从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也是可行的;规避防范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在风险策略研究中应将规避防范风险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与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其风险策略应具经济性,旨在寻求以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效益;风险策略研究是项目有关各方的共同任务,项目的相关参与各方都应积极参与和协助进行风险策略研究,并真正重视风险策略研究的结果。

3.2项目设计阶段风险控制策略

表2 项目主要设计风险控制策略一览表

项目主要设计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1)设计风险A2-1:风险等级均为Ⅱ级,为可接受风险,采取风险降低与风险自留的组合控制策略。具体控制方案包括:组织专家评审,完善技术方案和施工图大样,以满足施工要求,降低施工过程中进行设计变更的概率,减少风险损失;同时在预算及标底编制中按规定预留一定的不可预见费,以弥补设计漏项等问题。

(2)设计风险A2-2:风险等级为Ⅳ级,属于不可接受的重大风险。由于场地选址不可改变,支护结构采用一级安全等级则造价过大,无法采取风险规避策略,考虑采取风险降低与风险转移组合策略。具体处置方案包括:组织专家评审,优化和完善技术方案,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沉降及位移变形进行连续监测,设置预警值和控制值,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合理组织施工;制订应急预案,储备应急抢险物资和设备,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抢险;投保工程保险,转移部分风险。

(3)设计风险B2-1:风险等级为Ⅱ级,为可接受风险,采取风险降低与风险自留的组合控制策略。具体控制方案包括:组织专家评审,完善技术方案和施工图大样,以满足施工要求,降低施工过程中进行设计变更的概率,减少风险损失;同时在预算及标底编制中按规定预留一定的不可预见费,以弥补设计漏项等问题。

(4)设计风险B2-2:风险等级为Ⅲ级,为不愿接受风险,采取风险降低与风险转移的组合控制策略。具体控制方案包括:尽量收集地下管线资料,完善技术方案,降低风险概率;对靠近重要管线高压燃气管、电缆等开挖作业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制订应急预案,发生险情时按照事先拟定的方案及时投入抢险。

(5)设计风险B2-3:风险等级为Ⅳ级,属于不可接受的重大风险。采取规避、风险降低与风险转移的组合控制策略。具体控制方案包括:管网走向线路尽量避开、远离重大危险源(如高速公路、高压燃气管道);过河管道施工避开雨季,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根据场地施工条件及时优化施工方法等。

3.3 项目招标阶段风险控制策略

项目主要招标风险分为: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合同风险、技术风险等内容,项目招标风险控制策略表见下:

表4-3 项目招标风险控制策略一览

4、结论与展望

4.1 项目风险控制策略实施结果及评估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课题结合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实际,对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完成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组成、建设管理特点及风险管理状况;

2.从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和建设条件出发,分析了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3.制定了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目标,初步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

4.选用合适的技术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在勘察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的常见风险因素,并逐项进行识别;

5.根据风险概率标准和风险损失标准,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评估相应的风险等级;

6.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组合,并在工程实践中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7.根据现代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在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后期的安装阶段,提出基于项目建设整体效益目标的“各方共赢”的风险组织控制策略,初步探索了开展“合作伙伴式项目管理”的可行性,拓展了现代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在国内工程建设管理的应用范围。

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上述风险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经过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的风险管理目标。工期满足了市政府提出的要求,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不仅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4.2项目风险控制策略应用展望

尽管认识到在河道工程建设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但是受笔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范围所限,本次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本文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学风险控制理论知识,研究探讨了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及相应的控制策略,总结出带有一定规律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和途径,为提升同类型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首先是对风险分类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分类体系,各种风险分类方法有可推敲之处。

其次风险分析方法以专家调查法等定性分析方法为主,缺乏以风险发生概率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风险评估结论的准确性和说服力略显欠缺。

最后“合作伙伴式”项目风险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风险控制组织策略,虽然在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能否在国内的工程建设领域得到有效运用,无论从认知程度还是方法研究、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本研究仅仅是浅尝辄止,没有能够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也是缺憾之处。希望借此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后来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本文研究从风险管理理论与工程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尽可能全面地分类梳理和分析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常见风险因素,整理出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风险因素清单,并提出可供同类工程采用的风险识别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指引,有利于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风险管理,为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推进同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

参考文献:

[1]钟曦萌.A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2011.

[2]杨世良.水利工程风险管理.[J]民营科技.2011(4).

[3]袁富贵.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4]邓光著.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08.

论文作者:李莉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论述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论文_李莉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