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气管切开术用于110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彭远林,张雨涛,谭道德,李昂,阮庆,万虎

早期气管切开术用于110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彭远林,张雨涛,谭道德,李昂,阮庆,万虎

(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1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病发24小时后实施非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在病发24小时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尽早实施气管切开术能够提升颅脑外伤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颅脑外伤;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04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tracheotom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hods The treatment of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received in November 2012 -2016 November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ttack, 24 hou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on early tracheotomy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sease early tracheotomy within 24 hours of treatment, th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time of the disease,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the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Early tracheotomy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Craniocerebral trauma; Early tracheotomy; Treatment

颅脑外伤大多数是因为严重的意外事故损伤头颅部,可能会导致头颅多个部位受累,死亡率很高。颅脑外伤患者会出现分泌物障碍、误吸,同时由于损伤了呼吸中枢,所以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会很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脑损伤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1]。所以临床及时有效处理颅脑外伤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的是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源于我院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11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36.2±4.2)岁,平均病程为(3.9±2.1)小时;对照组55例中有男性3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37.5±4.1)岁,平均病程为(3.7±2.0)小时。两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气管切开治疗方法:首先协助患者保持平躺,将一软枕垫于患者肩部的下方,头部居中后仰,选择5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44621,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麻醉处理。从胸骨上窝一直到甲状软骨下缘做一个直线切口,按照顺序将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切开,沿着中线对胸骨舌骨肌以及胸骨甲状肌实施分离处理,将气管整个暴露出来。从下到上在2~4气管位置借助刀片挑开2个气管环,置入气管套管后实施固定处理。

两组患者均按照上述方法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发病后24小时内实施,对照组在发病24小时之后实施。

1.3 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除,意识恢复清楚,完全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意识明显得到改善,一定程度上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治疗前差异并不大,意识仍然异常,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通过ADL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的,生理自理能力便越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方法

本文选用软件版本SPSS19.0,以“(n/%),χ2”代表及检验计数资料,以“t,(x-±s)”代表及检验计量资料,若对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则表明(P<0.05)。

2.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55例患者治疗后显效患者有27例,占49.09%,对照组治疗后显效患者有21例,占38.18%;观察组治疗后好转患者有25例,占45.45%,对照组治疗后好转患者有22例,占40%;观察组治疗后无效患者有3例,占5.45%,对照组治疗后无效患者有12例,占21.82%。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果78.18%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情况

观察组55例患者治疗后病情控制时间为(4.48±1.05)天,对照组治疗后病情控制时间为(7.81±1.46)天;观察组治疗后住院时间为(8.49±2.01)天,对照组治疗后住院时间为(15.28±2.04)天;观察组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有3例,肺部感染率为5.45%,对照组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0例,肺部感染率为18.18%。观察组治疗后病情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

观察组出现低氧血症患者有1例,气胸患者1例,高碳酸血症患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出现低氧血症患者有2例,气胸患者3例,高碳酸血症患者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5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生活自理能力

观察组治疗前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为(3.08±1.04)分,对照组治疗前ADL评分为(3.15±1.16)分; 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为(8.64±2.59)分,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为(5.31±1.85)分。治疗前两组ADL评分结果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均有上升,但观察组治疗后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导致颅脑外伤出现的因素有很多种,患者临床会有意识障碍、脑出血、呼吸困难以及肺部感染等表现,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由于低氧血症的出现以及二氧化碳蓄积,脑组织会出现缺血以及缺氧,颅内压会有明显升高,因此颅脑外伤导致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会非常高[2]。临床为了使患者气道保持通畅,通常需要实施气管切开后吸出痰液,这样就导致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术后患者吸入的空气不经咽喉,因此会降低呼吸道死腔发生率,能够促进肺功能恢复。研究发现,颅脑外伤后24小时之内,脑水肿会达到最高程度,大脑会严重缺氧,丧失意识,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发生二氧化碳潴留,因此会加重病情。但是这个实施手术治疗,难度会更加大,成功率也无法保证,另外术后很可能出现气胸以及纵膈气肿等并发症,预后较差。而实施早期气管切开,能够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确保呼吸的通畅性,能够促使肺泡活动增加,使患者肺部的气体交换得到改善,从而能够促使患者脑部缺氧缺血情况得到改善。

研究发现,对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气管切开治疗,能够尽快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降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能够保证存活率,还能够使治疗时间有效缩短[3-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早期气管切开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非早期实施治疗的对照组78.18%;且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早期气管切开的效果要明显优于非早期治疗效果。考虑原因为发病后24小时之内患者有更好的依从性,脑水肿还不太明显,方便实施气管套管以及切开气管[5]。相较之下,病发24小时之后,脑水肿程度较严重,患者心理状态较差,降低了依从性,因此气管切开实施难度加大。

颅脑外伤患者是由于暴力间接或者直接对头部形成作用而出现的一种严重损伤,大部分患者受伤后头部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思维混乱、呕吐、运动障碍以及感觉错乱、意识模糊、视乳头水肿等症状。一旦患者意识变得不清楚,很容易导致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造成呼吸道阻塞,从而可能导致脑部缺氧水肿等继发伤害。部分有长期吸烟史,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的患者,发生颅脑外伤后会明显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45%、5.45%,均低于对照组14.55%、18.18%;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早期实施气管切开治疗由于将患者呕吐物、分泌物、痰液以及口鼻血性液及时清除,因此减少了肺部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早期实施气管切开术能够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鹏,谢轩贵,蔡德成,等.早期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2):23-23.

[2]朱胜强,王文华,谭卫国,等.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110-111,112.

[3]高亮.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549-550.

[4]王云,胡学芹.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4):558-560

论文作者:彭远林,张雨涛,谭道德,李昂,阮庆,万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  ;  ;  ;  ;  ;  ;  ;  

早期气管切开术用于110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彭远林,张雨涛,谭道德,李昂,阮庆,万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