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园林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型园林,就要把传统的园林设计理论和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结合起来,秉持着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园林设计更加科学化、现代化。本文就生态技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技术;城市园林;思路;方法
引言
随着3次工业革命的展开,世界经济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环境的一个缩影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当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加强生态技术的应用。
1城市园林设计概述
1.1园林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1)维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原则。园林设计师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帮助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平衡。也就是说,要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物质循环以及能量循环,使园林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与生态系统高度地融合。(2)节约资源的原则。建设城市园林首先要避免自然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园林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景观设计中,要减少景观对资源的依赖性,把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能源的循环使用。园林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原有地貌,尤其是一些历史遗留文化,应保留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体现其自身的文化特点。总之,园林景观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人工痕迹,保持景观的自然性,保证园林景观整体的和谐统一。(3)因地制宜原则。城市园林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将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园林空间,提高园林的生态水平和观赏价值。城市园林应该具备美观性、生态性、环保性。同时,园林内的景观设计应该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园林应该具有不同的特色,景观的设计要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这样才能保持园林景观的特色性。(4)维持生物多样性原则。维持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以提高整体园林的美观性,还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园林病害。不同的植物搭配能够展示不同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的观赏价值,促进景观多样性。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优先选择该地区乡土树种,多种植物品种合理搭配,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1.2城市园林发展现状
城市园林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环境起到美化、点缀作用,无论是市政建设还是居住小区规划,都将园林景观作为重要的亮点,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享受片刻的自然之美,从而劳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前些年,随着城市体量快速扩大和车辆的增多,伴随而来的城市重新规划调整和道路拓宽工程让很多原有的园林景观被占用或挤占,但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对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视,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乐观的判断,未来的30a将是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黄金期,城市园林建设将呈现出突出地域特征、彰显人文特色、展现城市个性和反应时代特色等特点。
2生态技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
2.1遵循生态园林植物搭配的原则
在生态园林植物搭配中,要遵循多样稳定原则、对比调和原则、韵律节奏原则及比例均衡原则。多样稳定是把多种植物。通过搭配组合,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避免物种间直接竞争,使不同种群之间相互补充,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对比调和是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既有协调感,又不失植物个体本身的个性特色突出。将植物群落有组织地排列,并以多种形式重现,给人带来新鲜而又熟悉的感受,突出植物配置的韵律节奏。把握不同植物出现的频率及与整个环境的对应关系,避免让人产生杂乱烦躁及单一沉重的感觉,营造比例均衡的园林景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生态新材料的应用
当前,城市园林建设中很多新的材料得到应用,如透水软管、三维垫网土工合成材料、河流护岸多空生态材料等。生态新材料是指新材料中可再生、再利用和可减少等3个特征。采用新型生态材料——河流护岸多孔生态材料,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为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2.3合理利用空间
园林设计应该秉持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目标,合理配置多种植物。比如,树种的布局应该重视垂直空间上的分层,使乔木、灌木、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协调的立体结构。现在园林设计中广泛运用立体绿化,不但增加了园林绿化面积,还能够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价值。
2.4太阳能收集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是新能源里最简单、最丰富的能源,使人们的生活真正实现无污染、绿色环保,所以太阳能成为化石燃料枯竭之后的首要清洁能源。太阳能通常有3种转换方式,即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太能能转换成电能和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太阳能建筑是一种绿色建筑,要将太阳能建筑应用到实际中,让洁净能源深入人心,要通过园林景观设计中广泛使用太阳能来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太阳能被称为“万能之母,园林之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太阳能技术比较成熟的方式方法有:安装庭院灯、草坪灯、轮廓灯为园林夜间照明;温室花房、暖棚苗圃;园林服务设施,如茶吧、咖啡屋、快餐店、报刊亭、公共厕所灯;雕塑型太阳能标识,如指示牌、警示灯、计时钟等;太阳能生态诱虫灭杀系统;园林生态水循环系统;太阳能监控系统等。
2.5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的全新概念,海绵城市的建设作为国家政策的号召和应对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缓解当前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内涝、水污染、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首先,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相互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绿地区域的净化、积存和渗透,与配建的“海绵体”共同降低城市管道和河流的行洪压力,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要求规划应具备生态前瞻性,建设应具备生态优先性,管理应具备科学合理性。
2.6风力收集技术的应用
风在自然界当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等优势特点。城市园林具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育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设计一些风力发电、风力驱动游乐设施等,能更好地起到教育人们重视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使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环境的理念更好地深入人心。
结语
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态技术有利于生态平衡,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城市园林景观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更是承载着潜移默化育人的功能,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采用生态技术,包括生态新材料、屋顶绿化措施、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等生态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在改善人居环境和维持健康生态系统的同时,可以有效引领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共同参与到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健康生活中。
参考文献:
[1]解薪星.城市生态景观与生态景观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15):68.
[2]]马敬文,李建伟.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花卉,2017(7):101-102.
[3]杨志明.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2017(9):90-92.
论文作者:常馨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太阳能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 城市园林论文; 原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