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是投资更是品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牌论文,MB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MBA到底是什么?
时下职业经理人中最热门的一个英文词要算MBA这三个字母。MBA的全称是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ion,中文名称是工商管理硕士。在西方经理人中,还有一种对MBA全称的有趣解释,就是MarriedButAvailable,意思是虽有家室,但碰到好机会仍是招之即来的。这个解释非常形象地道出了MBA这一特殊人群的特征:事业有成,地位上等,广受社会青睐。
对于大多数职业经理人来说,MBA首先是一个品牌,其次是一项回报丰厚的教育投资,投入不菲,但是回报更为可观。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的院长办公室副主任葛俊透露,中欧MBA毕业生在毕业时每人平均可以得到3—5个工作选择机会,毕业后的平均年收入达到25万—30万人民币,最高年收入达到8万—9万美元。这在中国目前的工薪阶层中绝对算得上高收入。
在美国,MBA在投资回报上的大出大进更是令人瞠目。根据《商业周刊》(BusinessWeekly)最近一次调查,去年美国MBA毕业生的收入比入学前平均增长了82%。另一方面,在全美商学院2000届MBA学生中,学杂费支出加上学习期间的收入损失,每人平均共花费了12.67万美元,以至于他们在离校时平均负债20.6万美元。以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为例,每年光学费就需28500美元,再加上自己在18个月中的生活费,你总共至少需要花费9万美元。但另一方面,根据《财富》(Fortune)杂志的调查显示,哈佛商学院毕业的MBA的年薪排在全美商学院之首,平均第一年的薪水水平在8.5万美元以上,10年后平均年收入可达50万美元。
MBA带给经理人的不仅仅是工资收入的成倍增长,更重要的是,那些MBA毕业生进入新公司后,发现老板对自己已是刮目相看。在公司的眼中,你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处理事务性工作的经理人,而是有智慧、懂管理、善于做战略思考的企业家型人才。中欧院长刘吉就认为:“中欧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决不仅仅是白领,而应该是能够创业的企业家。”到底全世界有多少MBA最后真正地变成了企业家,这个数字还没有人统计过,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MBA带给人的是一个高于一般硕士学位的高质量品牌,它足以帮助你在职业生涯中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能走多远就看你自己的了。
MBA:市场巨大,品牌第一虽然学费昂贵,毕业后还清贷款尚有时日,但是在世界范围,经理人争相报考名牌MBA的热潮经久不退。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使境外办学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根据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最近进行的抽样调查,在所有出国留学贷款项目中,留学意向为MBA的占样本总数的49%,其中最高一笔贷款达到69万元人民币。而在2000年的最后两个月中,仅在上海一地就有不下7个海外教育展相继登台亮相,其中包括英国MBA教育展。
如果把报考MBA看做是教育投资的话,那么就要考虑,资金投向哪里才能带来最大的回报。所以,MBA热的焦点集中在竞相追逐名牌商学院。以哈佛商学院为例,2002届该学院计划招生902人,而截止到目前,申请报考的总人数已经达到8124人。国内的两极分化情况也十分明显,在中国56所试点学院中,2000年报考人数超过千人的学院不超过8所。今年在北京市11所MBA招生院校的报名人数中,报考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人数就达6000人,报考和录取比例大大超出平均6∶1的水平。
注重品牌、名牌商学院的市场趋向在国内外如此相似,这充分说明了MBA教育这一产业本身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一边是作为客户的学生,一边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商学院。谁的品牌做得好,谁提供的质量好,谁的口碑更佳,谁就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市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优胜劣汰,这些名牌商学院将成为整个产业的领跑者。它们在教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出色经营也会起到良好的市场示范作用。
由于时间上的明显差距,国内各商学院还未形成商学院本身的独立品牌,而在美国,像沃顿(Wharton)、凯洛格(Kellogg)等一大批名牌商学院的名气已经远远超过它们所在的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承认,光华管理学院的成功很重要的是借助了北京大学这个品牌,依托了北京大学本身的丰富资源。张维迎在提到光华管理学院的优势时,首先想到的是师资:“在全部教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60%,其中拥有海外博士学位的占了1/3强。一个好的商学院与一个一般的商学院的差异主要在教课的质量上,而不在课程设计本身。”
品牌是如此重要,所以当有人自称拥有MBA资历时,听者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你是在哪里念的MBA?所以才会有外企人事经理公开声称,在中国“我们只认清华和中欧的MBA”,原因是他们更接近国外MBA的水平。
事实上,即使是一些国内名牌院校毕业的MBA,也未必就是职位狩猎场上的胜利者。企业以丰厚待遇为条件,想要寻觅的是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成熟管理人才,学位只是众多有利背景中的一个非主要因素。
MBA:学位不是未来的保证
当中国的经理人们时不时地把GMAT和MBA挂在嘴边的时候,或许大家心里都很清楚,MBA并不是一个神话。正如前面提到的,MBA不过给了你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机会,可以帮助你迅速建立一个有效的个人网络,获得这一学位的人得到一个上更高层次的舞台上登场亮相的机会。但同时,舞台下的观众也更加挑剔,更加没有耐心,演好了,加官进俸,前途无限;演砸了,立马请你走人。读MBA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什么?成为企业家,成为管理人才,还是成为专业的商务人士,比如咨询顾问呢?其实这些问题对于多数正在和准备进入MBA殿堂的人来说都是未知数。
将MBA学生培养成企业家,这一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在美国正在变成现实。一些商学院开始扮演企业孵化器的角色,从学生的创业计划中挑选出最可行的,然后进行各种形式的扶植。据《商业周刊》报道,有的美国商学院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设施、指导和对外联络,而有的则直接投入10万美元的资金,还有的学校针对学生企业家的特定需要设置课程。这些商学院认为是否赢利并不重要,它们的目的是解决攻读MBA和创建自己的企业两者不可兼得的难题。
如果说美国商学院是学生追求梦想的地方的话,那么中国MBA们的梦想就要现实得多了。
德资施伦贝谢(北京)公司的陈震天就是务实派的代表。他认为自己选择可操作性较强的在职MBA培训是因为年纪大了(36岁),再去学理论的东西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笔者倒是觉得他的“凭本事吃饭”的主张很能代表善于务实的中国MBA学子的观点:
“我学MBA并不是想找一块敲门砖去砸开另一扇更硬的门。我目前所学的市场营销、人事管理、生产管理和经济法等课程都是可操作性较强的。任课老师的特点是除了拥有国外的经验外,还都在中国兼任一些企业的顾问,所以谈起来比我们还了解国情。”
“在我们这个年龄,学位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凭本事吃饭而已。对我来讲,最好的敲门砖是我现在工作的业绩。如果我大学刚毕业,那么有无MBA可能会造成招聘者对我的不同印象。反过来,如果我已经有了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那么更重要的就是我的履历,我已经做了什么,我还能够做些什么。”
“因为从我的实践感觉到,做生意成功与否,学问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个人的个性、天分和运气都有很大的作用。如果MBA毕业就一律能够拿高薪、当经理,那我们这个生意的游戏就太容易玩了。人人只要花钱去学一个出来,thefutureisguaranteed(未来就高枕无忧了)。生意场上不存在这种可能。做生意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读MBA需要理由吗?
在群情澎湃的热潮中,MBA慢慢地从一个新奇的外来语变成一个全民行动的时尚,商学院的市场炒作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时间,读MBA、考GMAT似乎不需要什么理由。但是,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们清醒地认识到,MBA教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硕士学位教育,它更注重参与者本身积累的经验和未来可能涉足的领域。读MBA需要的理由是因人而异的。
法国高等商学院的国际招生主任多米尼克(DominiqueXardel)先生每年4月都要到北京和上海对候选新生进行面试。如果通过面试,这些学生就可以在当年夏天前往巴黎郊外攻读为期一年的MBA课程。这样的招生已经进行了至少6年,他的学生毕业后分布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的欧洲跨国企业。
作为该学院的管理者和教师之一,多米尼克有着长期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他认为:
“MBA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是:
一、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经验,使他们获得其他商业领域的所有相关知识。如果他们不参加MBA课程的学习,他们就永远没有机会全面了解这些领域是如何运作的。
二、与同学分享自己以前的工作经验。
三、对尽可能多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有机会了解商业企业所面临的不同情况,了解它们成功的时候,也了解它们失败的时候。最后,有机会将自己对案例的理解与同学进行比较。”
他的招生条件有两个:一是GMAT分数不低于620分(对许多中国考生来说这不算什么难事)。这表明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较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另外,他亲自对学生进行一个小时的口试,确保每个学生的英语口头沟通能力没有问题。二是学生必须具有坦率直言的个性,具有与人沟通、交流经验和取得商业成功的强烈欲望。
他认为,一个MBA毕业生最重要的才能是不但敢于和乐于冒险,而且有能力通过冒险成为一个企业家。其次,MBA毕业生的另一项重要的才能是具备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能够以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为团队效力。
反观他曾接触过的中国学生,他的评价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中国学生的优点是:非常好奇;具有强烈的学习和成功欲望;学习特别努力;上进心强。但是,他们往往低估了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和坚持的程度。有时候,他们采取行动的速度不够快,往往追求稳妥和尽善尽美,缺乏冒险精神。”
MBA:中国10岁,美国100岁
1908年,哈佛大学在美国众多商学院中率先招收已获学士学位的新生入学,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称之为MBA诞生的里程碑。因为当时其他的商学院仅仅是培养本科学历的学生。所以,从那时到现在,西方有MBA教育已经将近百年了。在一百年中,哈佛商学院的招生人数从1908年的33人上升到2001年的865人,2002年的902人,而申请报考哈佛商学院2002届MBA的总人数达到8124人,他们来自69个不同的国家和区。
10年前,国家教委开始批准进行MBA试点,1991年开始正式招生。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桓透露,自1991年中国开始试办MBA以来,全国目前共有56所MBA试点学院,近十年来共培养了3万多名MBA学员,目前的毕业生不到1万人。
从数字上看,中国MBA的教育可谓后生晚辈。仅以美国为例,全美目前共有工商管理学院1300多所,每年MBA毕业人数达到7万—8万,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23%。而目前中国只有56所院校有资格授予MBA学位,毕业人数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份额还不到3%。
中国目前到底需要多少合格的MBA人才,这个数字应不低于30万人。与中国本地商学院每年不到1万的毕业生相比,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而这种缺口也就给国外商学院逐鹿中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一个成长不到10年的品牌和一个将近100年的国际成熟商学院培训体系相比,其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时间上的差距仅仅是表面的不足。比较难以赶超的是由历史积淀而来的品牌优势。品牌优势中最突出的是办学的经验,这其中包括学院管理者的经验,也包括教师本身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在全世界范围的MBA教育中,核心课程大同小异,最关键的是要看商学院能否提供最好的教学质量和行政管理服务。拿MBA教学的最核心部分———案例分析来说,一个哈佛商学院的MBA在两年中一共要在教师的辅导下分析600—800个案例,而中国本地商学院毕业的学生普遍反映案例分析的数量和力度都还欠缺,能够合理驾御案例分析且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也不多。
一位从上海毕业的MBA认为自己在学习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吃饱”。他还清晰地记得一位从哥伦比亚大学来的美国老师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一次案例分析。这位老师了解亚洲场,曾对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在亚洲家电市场的市场战略和实际成效做过独立研究,这份研究报告最后被两家公司高价购买。这一次,他又把刚刚在上海落户的通用汽车公司作为案例,将通用进入中国前与中方接触的背景、政策,通用内部的分歧等资料提供给学生准备,让学生形成小组进行讨论,以通用决策者的身份做出对应的决策。最后,当大家完成作业时,这位老师已经亲自拜访了上海通用的董事长,由他将课堂涉及的问题一一解答,并解释通用公司在实际决策时的考虑和结果。最后,老师将这份采访录音在课堂上播放,让每个学生将独立思考的对策与企业真实的实践进行对照,最后给这位学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他觉得遗憾的是,这种与中国实际密切结合的案例分析还是太少了。
实践是检验经理人的惟一标准
MBA不同于一般硕士学位教育,他更注重的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于把学校和学位当成知识象征的中国学生来说,把MBA当作高级学位的惯性思维会误使他们认为,拥有充分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就足堪管理一个团队甚或一个企业。
欧洲法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HaarmannHemmelrathManagementConsultants)的合伙人琳敦博士(Dr.NandaniLynton)在中国长期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咨询服务,曾帮助不少跨国企业在中国找到他们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也访问过中国现有的几所较大的工商管理学院。
由于长期的工作积累,她对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尤其是经理人资源市场的现状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式的管理培训还十分薄弱。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要培训单个的职业经理人,而且要有足够数量的人受到这种职业培训,因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数量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所有中国的合资企业和商学院从现在开始培训,也还需要许多年才能见效。”
“在中国,很多MBA毕业生只有理论知识而不具备实践经验。在美国和德国,MBA毕业生被大公司聘用后,将从事最基本的工作,大概10年后才能做到一个部门经理,或者总经理。而在中国,一个MBA毕业生可能只有两年的工作经验,他们期望得到的却是部门经理的职位,可能在3年后就当上了总经理。我并不是说,在中国做总经理比在美国或德国更加省力,而是他们必须这样做,即使在这里工作的难度可能更大,因为这里缺少经理人才。”
“我们曾经和一个煤矿公司合作过。在美国,每100万吨煤平均雇佣一个工程师。但在中国的煤矿公司,它每年雇佣150个工程师,在人数上远远超过美国。问题在于,中国公司拥有的并不是真正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直接来自大学,他们当工程师只是因为不愿意弄脏自己的手,事实上,他们连底下煤矿在发生些什么都一无所知。”
“我讲这件事是想说明公司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企业找到一个MBA,而这个MBA学了一肚子概念,他的工作态度更倾向于学术研究。他认为,因为我已经了解了知识,所以就不必亲自实践,省得弄脏自己的手。这些经理人无法理解工厂正在发生些什么。他们非常需要去亲自尝试工厂的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深切地了解企业的实质问题。所以,我认为中国许多大学的毕业生错误地将学位看成骄傲的资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去干脏活的麻烦。”
“在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经理人的过程中,我们找到过非常优秀的人才。说实话,一个好的中国经理人要比外国人工作得更有成效。这些人可能并没有MBA的学位,但是他们非常出色。凭我的实践经验,企业并不会仅仅因为你拥有很多理论知识就聘用你,他们总是坚持
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像中欧之类的商学院也曾培养了一批很不错的MBA,那是因为这些人在读MBA之前已经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
“我想指出的是,跨国企业正在寻找的是那些在国外获得学位,然后回到中国工作过2—4年的人。为什么呢?倒不是因为国外的大学一定就比中国的好,而是这些企业有一种感觉,拥有货真价实的国外文凭的人比较具备国际视野,比较了解商业游戏的规则。而究竟你拥有的是中国的MBA还是国外的MBA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否成功更多地要取决于这个人本身的素质。”
国内院校渴望与国际接轨
商学院的MBA最关心的除了自己的学业之外,其次就是自己所在学校的排名。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商学院的权威排名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去向问题。从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第一批9所院校作为MBA试点以来,10年过去了,但是中国的商学院从来没有一个权威的排名。在亚太地区的商学院排名中,中国除了中欧最近屡屡上榜之外,教育部体制下的商学院无一获得过参选的机会。也就是说,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惟一获得国际公认的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杨斌博士认为:“目前这个形势下要区分谁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我看不仅困难,而且很难,可能会走向一个误区。因为实际上中国的MBA教育才十年时间,现在大部分尚处起步阶段,在这个时候追求排名可能会使学校采取短期行为。如果再过十年,中国商学院搞排名可能会更有意义。”
“想排名还要搞清楚毕业生的起薪,但中国的起薪现在很不规范,我们的排名不能仅依赖于内部的考评指标,而要依赖于招生受欢迎的程度、就业的前途、毕业生长远的发展、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对学生的反应。”
1994年,由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和上海政府合作办学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式成立。这个工商学院无论从招生、学费、教学和学位授予上都是名副其实的MBA“特区”。在学校成立之初,李岚清副总理曾说,“要把中欧办成不出国也能留学的学校”,这一目标看来已经基本实现。
笔者有幸参观了中欧1999年在上海浦东落成的新学院。其现代风格和先进设施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师资水平更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在中欧的核心教授中,除了从国内聘请的吴敬琏教授和江平教授外,其余都是来自欧美及海外著名商学院的教授。
奇怪的是,国家教育部虽然同意中欧颁发自己独立的学位文凭,却不承认中欧的学位。因为中欧不是国家教育部授权的MBA学位教育院校,而是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
目前,中国的MBA学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育部授权的56所MBA试点院校所颁发的国务院学位办的统一文凭。第二类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后颁发海外文凭。如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布法罗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与美国书伯斯特大学等。中欧的情况属于第三类,也是惟一的一所,即由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后,颁发学院自己的独立文凭,这也符合国际上的一般惯例。
在采访中,笔者不断听到第一类院校的领导和管理者希望加速与国际接轨的呼吁。因为MBA教育不是一般的学位教育,它的学位也不应该等同于一般的硕士学位,而应该强调市场化。
现在,教育部从招生考试、课程设置、毕业论文等各个环节都对国内院校加以具体的限制,表面上看来解决了一时怕乱的问题,实际上延缓了各院校国际化、市场化的步伐,削弱了国内一部分有实力的名牌院校充分发挥自有潜力,尽快达到国际水平的积极性。
杨斌认为,国内的MBA教育还在发展阶段。国力有限,财力有限,发展的阶段也受限制。“举例来说,我们还不能完全采取在有一个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如GRE、GMAT、TOEFL等,之后主要通过面试和推荐信来选拔考生。我们现在还要通过一个能力加知识型的入门考试(联考)。这本身就是中国MBA教育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限制。”
但同时杨斌又认为这个限制是现实的,如果没有这个考试,入学考生的质量就值得怀疑。另一方面,北大、清华等校在面试部分将下更大的气力,邀请更多企业界的高级经理人员参加面试选拔的工作。“但是事实上,许多企业的高级主管根本没有时间复习准备,参加联考。”在思考中国MBA教育现状、展望发展前景的时候,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国务院总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基先生的一段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要敢于借鉴、引进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结合中国的国情,办成世界第一流的经管学院。愿与同仁共勉之。”
中国的MBA教育在达到世界一流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必须记住一点:一流的管理人才是和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市场经济互相匹配的。所以,如何完善中国MBA教育的竞争机制,放开中国商学院的手脚,让大家在市场的开放环境下公平竞争,将不仅是中国商学院在MBA教育10周年之际需要总结的首要问题,而且是中国商学院在21世纪能否大步发展,从整体上接近国际水平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标签:上海在职mba论文; 美国商学院排名论文; 大学论文; 行动商学院论文; mba推荐信论文; mba培训论文; 投资论文; 经理人论文; 中欧论文; 商学院论文; 在职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