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 300000
李全波 史可梅 马文庭 刘靖芷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ravertebral Injection with neurotropin combined with compound betamethas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radiculopathy p
Methods: the 240 cases of patients which diagnosis of cervical radicul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B, C three group of 80 cases, respectively.group A using paravertebral block (PVB) injection with neurotropin, and betamethasone, at the first time,was given injection of compound betamethasone, from the second time,with neurotropin 3.6U / day, a course of treatment :10 times; group B using paravertebral block (PVB) injection with neurotropin 3.6U / day, a course of treatment :10 times, group C for using a one-time injection of betamethasone,.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by VAS, according to the Japan Institute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1984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1), especially in the A group (P<0.05). The VAS score and the excellent rate of 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 and C group (P<0.05); the three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paravertebral block (PVB) injection with neurotropin, and betamethasone is efftive to relieve the pain of cervical radiculopathy, an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摘要: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旁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同期诊治的240例颈椎根性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80例, 分别采用椎旁阻滞( PVB)技术注射神经妥乐平+得宝松、神经妥乐平及得宝松, A组得宝松首次注射,神经妥乐平3.6U /天,10次为一疗程,B组为神经妥乐平3.6U /天,10次为一疗程,C组为一次性注射得宝松,。疗程结束后2个月(近中期)分别采用VAS法评估根性痛疼痛情况, 参照日本骨科学会1984年制定的根性痛疗效标准评价疗效, 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 P<0.01), 尤以A组为著( P<0.05); 近中期VAS评分及优良率A组显著高于B、C组( P<0.05); 三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旁注射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疗效果确切,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颈椎根性痛(cervical root neuregia,CRN)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 我们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得宝松椎旁注射治疗颈椎根性痛患者80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CRN)患者240例, 男164例, 女136例; 年龄19-65岁, 平均42岁; 病程2-18个月, 平均10个月。其中发病部位为颈肩部157例, 上肢根性痛166例,。入组标准: 初次发病或反复发作急性期; 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排除标准: 并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颈椎滑脱;并精神疾患; 并肝肾疾病、血液、肿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极度衰弱;并甲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出血倾向;有颈肩痛或典型根性神经痛但影像学检查未发现颈椎间盘突出。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各80例, 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三组均采用颈椎椎旁阻滞( PVB)技术[1] 操作: 确定责任颈椎棘突后常规消毒铺巾, 距棘突旁2-2.5cm处作一皮丘, 用带有深度标记的12cm长7#穿刺针垂直刺入, 直至触及同侧椎板外侧部位。移动套在针体的深度标记至距皮肤1-1.5cm处。退针且向外移动0.5cm, 再次沿椎板外侧缘进针1.5 cm, 或直接进针超过椎板, 至穿刺针深度标记触及皮肤、针尖位于椎间孔外口, 回吸无血无液后开始注药。三组均先注入1%利多卡因6ml,无全脊麻征象后给予治疗药物。A组先后注射神经妥乐平2ml及得宝松注射液1ml B、C组分别注射神经妥乐平2ml及得宝松注射液, 剂量同上。得宝松注射均1次/周, 3次为一疗程。神经妥乐平每次注射2ml,10天为一疗程。
1.3 临床指标观察 颈肩痛VAS 评分: 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VAS方法评价颈肩痛变化。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 a.优: 症状基本消失,能从事正常工作或劳动。B.良: 大部分症状消失, 能参加一般劳动和日常工作。C.尚可: 症状减轻, 偶有发作, 但较治疗前为轻。D.差: 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按优+良计算优良率。不良反应: 包括蛛网膜下间隙阻滞、神经根损伤、蛛网膜炎、呼吸循环抑制、运动障碍及药物过敏及中毒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A、B、C 组VAS 评分治疗前分别为( 6.11±0.95)、( 6.20± 1.07)、( 6.14 ±1.11) 分, 治疗后分别为(2.06±0.58)、(2.85±1.16)(2.79±1.10)分,三组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 治疗后A组显著低于B、C 组(P<0.05)。三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见表1、疗效见表2。
三组均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肩及上肢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机制尚不完全清楚。MRI检查发现无症状椎间盘突出者达20%以上,且突出程度和临床症状不成正比, 推测除机械压迫作用外, 颈椎间盘源性痛可能与硬膜囊神经根发炎椎间盘释放炎性介质等因素有关[2] 。现已证明,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机械、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 是其症状产生的最根本病理机制, 而神经根由刺激所致无菌性炎症是产生症状的直接原因[3]。消除无菌炎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保守治疗是CRN的基本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绝对卧床休息、持续牵引、理疗、推拿、按摩、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神经阻滞治疗等, 可使多数患者症状缓解或治愈[4,5]。基于消炎镇痛机制的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无创治疗方法, 但治疗效果与注射部位及药物配伍关系密切。
PVB 技术是将穿刺针直接穿刺到病变椎旁间隙内,注入消炎镇痛药物, 使较高浓度的药液直接作用于椎间关节、神经根, 还可经椎间孔进入侧隐窝、硬膜外间隙作用于无菌性炎症, 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其穿刺靶点位于Derby 所描述的安全三角部位, 可完全避开血管、神经及硬脊膜, 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6]。本文三组共行数百次次穿刺注射, 均未出现并发症。
有学者认为[7] , 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根性痛主要是由非特异性炎症引起, 一是退变的髓核内含乳酸、氢离子、前列腺素E和磷酸酶等物质, 具有强烈刺激与致痛作用; 二是神经受到压迫和刺激后, 其本身产生炎性反应, 释放组织胺、缓激肽等炎性介质,亦具有刺激与致痛作用。
神经妥乐平是从接种牛痘病毒疫苗兔的皮肤中提取的非蛋白物质,可特异性地抑制血浆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的活性,抑制缓激肽的形成,但不影响伴随的组胺、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E2的释放,同时由于其对神经细胞膜钠—钾泵和膜电位的调节作用及抑制钙内流的作用,能够抑制缺氧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去极化,对神经细胞膜起到稳定作用,并进一步遏制损伤的周围神经对痛觉冲动的传导,从而保护周围神经。神经妥乐平对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能够增加周围神经的养分供应,对神经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神经妥乐平对于免疫细胞介导的病态神经细胞也具有修复作用。
研究表明, 糖皮质激素具有阻滞C神经纤维的功能, 可阻断疼痛冲动传入背根神经节, 减少神经源性多肽物质的释放, 阻断感觉神经元和炎性细胞之间正反馈通路, 还可减轻神经根充血、水肿,从而达到治疗根性神经痛的目的[10]。
本资料显示,A组疗效显著优于B、C组, 可能机制为神经妥乐平联合得宝松椎旁注射可起协同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 神经妥乐平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缓解疼痛效果,且神经妥乐平能有效改善麻木、痛觉超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对此类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 神经妥乐平联合得宝松椎旁注射CRN效果确切, 且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仲廉,郑宝森,王子千,主编. 神经阻滞学-100种神经阻滞术图解[M]. 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1.231.
2、谭冠先. 疼痛诊疗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
3、郑宝森, 吕梦翔, 薛玉良, 等. 腰部椎旁阻滞治疗根性神经痛及其作用机理探讨[J].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10):634-635.
4、宋文阁, 傅志俭. 疼痛诊断治疗手册. 第一版.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35-36.
6、郑宝森,吕梦祥.椎旁组织的解剖学基础与穿刺技术[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9,5(2):102-107.
7、Suzuki T,Li YH,Mashimo T.The antiallodynic and antihyperalgesic
effects of neurotropin in mice with spinal nerve ligation[J].
Anesth Analg,2005,101(3):793-799.
8、张西峰,王岩,刘郑生,等.神经妥乐平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l):21-23.
9、冯洁.李丽,严相默.神经妥乐平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 2008,14(15):2333一2335.
10、吴春根, 李明华, 程永德, 等. CT引导下脊神经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
腰根性神经痛[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6, 15(12): 735-737.
论文作者:李全波,史可梅 马文庭,刘靖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乐平论文; 神经论文; 颈椎论文; 根性论文; 三组论文; 症状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