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以初中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应用做研究讨论,进而为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价值观 渗透教学
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知识,还有利于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其带来的积极影响,促进自我人格健全。文章先介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重要意义,最后提出有效的实施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初中语文学科的使命所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开采语文课程中的核心价值观“矿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价值观教育,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体化的和谐发展。我们要适时利用教材的价值观资源,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行适度渗透。小说和戏剧教学,要注重人物形象分析,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如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更要学习他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散文和其他文体教学,要引导学生体悟其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精髓。如以“先秦散文”为专题,选编了《公输》、《孟子两章》、《鱼我所欲》等名篇,教师应对其进行归类解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名篇中“反对战争”、“主张仁政”、“舍生取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
1.在阅读赏析中陶冶情操。
初中语文教材弥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气息,课文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他们所体现出的人性美及高尚情操,值得学生反复品读感悟。通过与这些闪动着人性光辉的人物的心灵对话,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与共鸣,进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名著,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浸透着优秀的人文精神基因,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启迪人的智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通过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布局谋篇、形象塑造和表现技巧等方面的赏析,品味作品所蕴含的价值意蕴,为行色匆匆的青少年学生找到此心安处的价值情感坐标和精神思想家园,真正实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2.叙写学习目标,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课改背景下,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大多数课文,都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此时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在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确立教学目标的同时,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尽可能把编者的意图、对学生人格品德教育等内涵挖掘出来,结合课文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以期更好地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借助简洁的语言来叙写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进行《最后一课》教学过程中,其所表达出来的浓浓爱国情怀,对每一个师生产生了比较深刻的感染。因此,在课堂教学阶段,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注重对初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分析,来更好地感受人物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和爱国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当然,这样教学目标的叙写,要尽可能地融会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更好地突出语文教学活动中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注重语文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引导和鼓励初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人文内涵及知识内容进行探索和学习,从而使初中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到语文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初中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始终,不仅可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卓 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8。
[2]李国秘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罗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核心价值观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内涵论文; 更好地论文; 价值观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