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突发地质灾害成因简析论文_魏振宁1,丁嘉林2

魏振宁1 丁嘉林2

1.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浙江杭州 310005;2.台州市国土资源局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作为评价对象,在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该区域的环境地质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调查区内的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为相关政府部门开展地质灾害灾害监测预警、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影响因素

1引言

台州市椒江区位于我省沿海中部台州湾入口处,受台风、暴雨等极端气候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地质环境脆弱。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度加大,特别各类采石和削坡建房活动频繁,城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呈多发趋势,不仅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

依照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开展椒江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通过对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对原有的灾害点进行核查、对新增隐患点进行排查,充分了解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引发因素等,初步查明了调查区内额地质灾害隐患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并对其稳定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估,这对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灾害监测预警、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2 项目概况

台州市椒江区地势整体平缓,东濒大海,总面积343.58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80.1平方公里,本次调查评价主要针对区内的丘陵山地部分,总面积约56.39km2,其中海岛面积13.6平方公里。

3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一、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是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综合反映。椒江区属浙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区,丘陵山区坡度一般20°~45°,山体上部陡峻,局部坡麓斜地较缓。沿山脚多有切坡建房、开采矿石等人类活动因素,斜坡原始状态破坏较为严重,开挖后边坡多数未经任何支护,易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现状地质灾害均发生在人工边坡位置。

二、地质条件

①地层岩性

根据椒江区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结合本次调查成果,除下大陈镇3处崩塌点位于花岗岩区,其他的均位于白垩系下统馆头组(K1x)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区,主要因该层岩体密实坚硬,整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该层主要产建筑石料,采石开挖常形成高陡边坡,但该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在开挖爆破震动等因素影响下,往往沿节理面张开,形成松动危岩体,易形成崩塌地质灾害。

②地质构造

因工作区地质构造发育相对较弱,出露岩性主要为凝灰岩,构造强发育区主要集中在章安北西侧山体远离居民点,地质构造对本区地质灾害发育影响较小。

三、气象条件

大、暴雨往往是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触发因素,据调查区多年平均降雨量资料,年平均降水量1550.4mm,最多年2376.6m,最少年908.3mm,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450~1800mm之间,在年际分配上,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的梅汛期和8~10月的台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70%,11月至翌年3月雨水较少,台汛期短时过程降雨易引发地质灾害,近几年虽然没有台风直接在区内直接登陆,但强台风对区内的影响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据以往地灾害资料及本次实地调查统计,调查区内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26处)、新增隐患点(27处),总数为53处,主要诱发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的53处占比100%,包括开采矿石,切坡建房、建庙、建厂等。其中矿石开采是形成本调查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最重要因素,有36处,占比约67.9%;建房削坡17处,占比32.1%;区内现状以无生产性矿石,但遗留下的老采坑多数存在不合理削坡现象,形成高陡边坡,坡度一般大于65°,部分宕面最大高差近百米,且未经有效支护和隔离,受节理裂隙、风化、降雨、根劈等因素影响,坡面上往往存在不稳定岩土体,易形成小规模崩塌、滑坡。随着近年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地需求不断增大,在老采坑内建房、建庙现象十分普遍,其中不乏未经任何审批手续的非法工程建设,经初步统计现有的53处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威胁对象主要为厂房、居民点、办公用房、寺庙、行人等,其中对威胁对象为厂房占23处占比对多达44%,其次是威胁对象为行人9处占比17%,居民用房8处占比15%,办公用房7处占13%,寺庙6处占比11%(图1)。

图1 地质灾害威胁对象统计关系饼状图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往往受多种因数影响,是内力与外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4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稳定性评价

一、分布特征

调查区丘陵山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分布不均匀,以椒江为界具有明显的 “江南多、江北少、海门密”特征。从行政区上看,现状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椒江以南的等4个街道共计27处占比67.5%,椒江以北的2个街道新增隐患点分布,其中甲街道地质灾害点较为集中,达15处,占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37.5%(表1、图2)。

二、稳定性评价

调查区地质灾害隐患主要有滑坡、崩塌两种类型,其中滑坡、崩塌稳定性判别主要依据《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D2008-02)》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中有关滑坡、崩塌稳定性的野外判别标准,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三个级别,统计结果按照乡镇分布情况。其中稳定性差(中易发)的隐患有34处,占85.5%,稳定性较差的有隐患有6处,占14.5%。

下转第285页

5 结论

(1)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并对以往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复核和整理,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等,进行了稳定性、危害性和危险性分析评价,其基本情况如下:灾害类型以崩塌为主,规模以小型为主,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明显有 “江南多、江北少、海门密” 的地域特征,受人工工程活动影响较大,均发生在人工边坡上。

(2)通过调查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内力与外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地质灾害自身的复杂性,无法对地质灾害进行彻底的预防和预测,地质灾害将不可避免地与我们相伴,只有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3)通过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在充分了解椒江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台州市椒江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应急避险、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与工程治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和风险程度分区管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永萍. 某市市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37.

[2]晏同珍,骆培云,王建峰,等. 滑坡灾害与滑坡学科略论[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7:20-26.

[3]王深法,俞建强,等. 浙江山地滑坡现状及其成因[J].山体学报,2000,18(4):373-376.

[4]王佳运 张成航 高 波 冯 卫玉树震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J]201321(4):508-515.

论文作者:魏振宁1,丁嘉林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突发地质灾害成因简析论文_魏振宁1,丁嘉林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