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澜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伊春市 153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分娩镇痛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自愿行分娩镇痛的孕妇57例,采用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组(A组)、CSEA(B组)、笑气吸入镇痛组(C组)各19例进行分娩镇痛。比较3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产程、胎儿宫内窘迫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B组镇痛起效所需时间明显较A组短;三组镇痛分级不同,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三种方法各有优势,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镇痛方式。
【关键词】分娩镇痛;镇痛方法;影响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of labor analgesia on maternal and newborn infants. Methods:Fifty-seven pregnant women with voluntary labor analgesia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maternal-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group A),CSEA(group B)Pain group(C group)19 cases of labor analgesia. The pain,labor,fetal distress and Apgar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during childbirth. Results:The time required for onset of analgesia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A.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algesic grad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abor duration,mode of delivery,fetal distress and neonatal Apgar scores(P> 0.05). Conclusion:Labor analgesia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in of childbirth,the three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no adverse effects on mother and child,according to the need to choose a different analgesic.
Key words:labor analgesia;Analgesic method;effect
自然分娩被认为是对母婴最有利的分娩方式,但自然分娩时的过度疼痛使孕妇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致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影响子宫收缩,对产妇、胎儿十分不利。近年来,为使产妇能在清醒状态下行无痛分娩,临床一直寻求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随着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优化分娩镇痛方法,提高产妇满意度成为业内研究热点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自愿行分娩镇痛的孕妇57例,随机分为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组(A组)、CSEA(B组)、笑气吸入镇痛组(C组)三组进行分娩镇痛,每组19例,年龄20-43岁,平均26岁,初产妇37例,经产妇20例,妊娠时间37-42周,均为单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妇须自愿同意接受分娩镇痛,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术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无异常,术前不予任何镇痛、镇静药。
1.2方法
分娩镇痛于产程进入活跃期,即宫口开大3cm时由麻醉医师进行。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保持通畅;A组取L2-L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首剂给予罗哌卡因后接自控镇痛泵。B组在L3-L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后经硬膜外腔至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和芬太尼,后接自控镇痛泵。C组使用带自动控制活瓣阀的面罩,在每次宫缩前自行吸入笑气。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镇痛起效所需时间明显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分级16例为0级,3例为Ⅰ级;B组18例为0级,1例为Ⅰ级;笑气组13例为Ⅰ级,6例为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结论:
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从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到胎儿娩出、胎盘娩出为止3个产程。自然分娩的产妇不但术后恢复快,并且婴儿经过产道的挤压过程,有利于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发育。但分娩时的疼痛是影响产妇情绪、心态及最终能否顺利自然分娩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耻骨上区疼痛显著,伴有腰痛、骶尾部的疼痛,在第一产程最为明显,给产妇带来极大痛苦,导致过度换气,内环境紊乱,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增高。临床一般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为硬膜外镇痛、笑气吸入镇痛、药物镇痛等,但该技术对麻醉医师和产科设备要求较高,加之部分产妇会有引发硬膜外麻醉并发症等顾虑或存在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采取分娩镇痛措施不但能有效减轻疼痛,让产妇能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分娩过程,并且对胎儿和分娩进程的影响最小。通过3组镇痛方法相比较,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加自控镇痛组镇痛效果满意,产妇均可以自由活动,主动配合分娩过程。罗哌卡因具有感觉和运动分离的特性,同时具有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小、脂溶性低、半衰期短等特性,目前广泛用于分娩镇痛。复合芬太尼能增强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而不影响产妇的分娩用力及宫缩。二者连用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使产妇精神放松,呼吸平和,情绪稳定,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明显降低,新生儿脐血pH值更接近正常范围,减少了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同时避免了产妇剧烈运动所造成的氧耗及代谢的增加,从而改善了新生儿氧合状态,新生儿窒息率下降。病人自控镇痛技术满足了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在设定的范围内实现了按需用药,既减轻了麻醉科医师的工作负担又使产妇满意度得到提高,双下肢运动阻滞轻且不影响产程、产力,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较为理想的可活动分娩镇痛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分娩镇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镇痛方式。对于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极度紧张、期望值高或痛域较高的产妇,可选择椎管内分娩镇痛,笑气吸入效果虽次于前两种方法,但方便简单,安全可靠。合理选择分娩镇痛方法有助于产程进展,可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鲍静影,陶翠萍,汪洋,高国朋,刘颖,杨齐勤.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比较观察[J].人民军医,2016,(11):1167-1168.
[2]赵文华.不同分娩镇痛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9)。
[3]胡洪涛,李佳,麦健铭,曾振横,何永传,沈振逵.不同镇痛分娩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
论文作者:姚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产妇论文; 新生儿论文; 方法论文; 统计学论文; 胎儿论文; 硬膜外论文; 自控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