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型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下,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都得到了提升,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中出现了许多新型技术与新型材料等,其中BIM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在不断实践中BIM的应用效果也在逐步提升。文章主要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BIM技术的高效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被推广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当中,并使许多行业产生了革新性的变化。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但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还需要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使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方面都得到优化,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效益。
一、BIM技术的特点概述
1、模拟性与执行性
在我国当前的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的运用中,在设计阶段,可针对设计需要,进行一些模拟实验,比如紧急疏散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等;在设计完成后的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则可进行4D模拟,即对项目工程进行项目时间加3D模型的模拟,通过4D模拟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指导等,BIM技术的运用,让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安排实现可视化,便于相关方面的沟通交流,项目工程的项目经理也可以通过视觉比较施工进度与预测进度避免进度疏漏,以便于对项目的进行有全方位的把握和了解,确保施工如期进行。与此同时,BIM技术也可以进行5D模拟,所谓的5D模拟,就是基于3D模拟的造价控制,通过这种模拟,实现对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在项目施工的后期运营阶段,可通过使用BIM技术,模拟日常项目施工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比如,对于消防人员的疏散以及地震人员的逃生等等场景。
2、协调性与优化性
工程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而对于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来说,其工程管理更是难上加难。通过采用BIM技术则能够有效的降低管理难度,BIM技术能够将各种规模、类型不同的工程项目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将其整理到一个可视图当中,能够使施工当中的空间与时间的协调利用率得到提高,也能清晰的反映出施工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协调,同时将协调过程以数据的形式显示出来。BIM技术也能够使各专业施工问题得到协调处理。而且BIM模型能够将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包括建筑物的规划内容、几何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增进用户对建筑物的了解。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者来说,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缓,并且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可视化
可视化即“所见即所得”。目前,在工程建设实施中所用的施工图纸,只是将各个构件信息用线条来表达,其真正的构造形式需要工程建设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但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形式各异、造型复杂,光凭人脑去想象是难以完成的。BIM可将以往的线条式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面前,清晰直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BIM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1、三维碰撞检查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前,其设计人员一般都要进行施工前的管线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大量的构件碰撞问题,但是传统的2D图纸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反映个体以及系统之间的碰撞可能,它的离散行为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导致设计人员会疏漏掉某些碰撞问题,因此,利用BIM技术中的可视化功能进行三维碰撞检测,这种监测的进行,不仅能消除施工过程中的硬碰撞和软碰撞,还能使工程设计得到优化处理,降低施工中返工问题与错误造成的损失,完善构件布置方案,建筑施工人员也可用BIM技术碰撞优化后的3D结构方案进一步进行施工模拟和施工交底模拟。
2、快速算量,确保精度
在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与工程效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成本控制也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难点,这主要是由于工程数据信息过多,很难实现对数据的高效控制,多数成本控制人员都是借助经验来开展控制工作,因此导致实际施工中成本控制效率较低。而通过利用BIM技术则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量精度。由于BIM数据库的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能够高效便捷的提供各项环节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为施工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管理工作也能得到高效的实施。并且BIM模型也能够准确高效的计算工程中的材料设备用量等,为施工预算成本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4D模拟施工
BIM模型的应用,能够弥补横道图控制施工进度的缺陷,能够清晰的表达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将三维模型导入到Naviswords中,能够模拟主要施工项目,通过移动位置或者调整施工参数,便可以通过动画效果来表现施工效果,进而优化具体施工细节,BIM模型能够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并生成动画,施工流程也能直观的展现出来,有利于对施工进度的高效控制,借助BIM模型交底,可以减少施工错误的出现,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
4、BIM组织架构
建筑工程管理组织架构,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其施工的良好性,符合BIM施工的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构建施工组织架构,BIM总负责人为项目工程管理总管理者,主要负责指导团队工作,同时还需下设一名BIM协调负责人,架构主要由信息维护、施工进度与节点管理、模型整合协调、BIM深化设计等系统构成。通过进度与节点管理,进行建筑模拟施工,确保建筑施工进度。另外,在BIM模型中,能够及时查询施工信息,为工程施工验收与物业维护提供便利。
结语:伴随着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得工程信息化管理得到了贯彻落实。利用BIM技术来构建三维参数模型,有利于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进而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工程设计、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等方面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且通过施工模拟也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为建设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工程效益也必然会得到提升。而且在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春波.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01)
[2]郑全强.浅析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
论文作者:沈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高效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