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运输部结合近几年公路工程的发展和出现的各种问题,下发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实施方案>,以致力于解决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管理;公路;第三方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前言:公路工程质量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及其他公众利益,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作为工程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试验检测,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加强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其所得检测数据是控制、评定工程质量优劣最直接、最科学、最可靠的依据。
1第三方检测的重要性
1.1试验检测机构的重要性
检测机构作为与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同样的工程建设中的一方责任主体,通过利用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接受各类机构的委托,提供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检测数据,并对其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试验检测机构运行不规范或者不具有能力的试验室进入工程检测领域,将会给建设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
1.2国家对试验检测的要求
交通运输都质监总站站长在“全国交通质量监督站(局)长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检测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培育,积极探索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研究试验检测运行新机制,合理配置检测资源;严格规范试验检测从业行为,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建立遏制试验检测数据造假行为的长效机制。
1.3建立第三方检测制度,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营造公正的试验检测工作环境
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12号)和(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试验检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落实了涉及第三方检测的内容、任务和各个方面的责任,规范了检测机构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行为,以加强动态管理,切实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为今后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有力的条件。
2第三方检测发展现状
第三方检测发展史2000年以后,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刚刚起步,而欧美早在15世纪之初,就有第三方的检测机构介入,其成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商品检测在19世纪中叶已经很普遍了,并成为一种自觉的商业行为。现阶段国内的检测状况是:内销产品由质监局、疾病预防中心等国家检测机构负责,出口产品主要由外国检测机构负责,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只是在夹缝中生存。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类检测标准的整体提升,产品市场准入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消费者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迫切希望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能真正成为产品质量的中立监督机构,市场对于第三方检测的需求将会最终形成合力,促使第三方检测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对试验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理和监督单位也成立了试验检测中心。但现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规定,应建立。业主负责、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保证体系,施工单位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试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试验室,并配备相关试验检测人员,专人负责、专职质检,坚持“自检”制度。监理单位要真正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特别是“事前”监理,要防范于未然,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在监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理中心试验室的功能,以试验检测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严把质量关。质量监督机构也是以试验检测为手段,让它作为质量的眼晴,从源头控制工程质量。但现在各单位之间或多或少存在隶属或经济关系,不能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因此必须要开展第三方试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快公路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检测发展的思路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第三方检测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尚待多方面发展。根据目前状况,要形成健康有序的检测市场,提升中国本土第三方检测行业的竞争力,应主要从加强调控、提高人员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规模经营四方面着手。
3.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实现市场对社会资源优化和配置的前提,其对行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在市场资源的配置上第三方检测一直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当前要想保证第三方检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关键就是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因此,政府作为公平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和强制执行者,应充分发挥其干预能力,加强宏观调控,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同时亟需改变目前准入门槛较低等造成的检测行业多、小、散局面,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建立人员诚信体系和机构资质认定体系,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检测市场,破除行业垄断,全面打开检测市场,使检测机构不单锁定在国有企事业单位,鼓励外资机构和民营机构参与竞争。
3.2重视人力资源培养,强化检测人员能力
人才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试验检测工作量大、技术复杂,要想检测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关键在于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经验积累。全社会应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检测人员专业知识、质量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良好品德修养的高素质综合人才。检测机构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更应重视人才的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工作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开发工作人员的潜力,使其胜任检测工作岗位,准确完成检测任务。同时检测机构应确立经营理念,传输给每个员工并融为一体,这样才能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提升检测机构竞争力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3.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硬件设施配置
硬件设施优化配置是检测机构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检测机构应加大对硬件的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和必要的工作场地及环境。检测工作所需仪器、设备是检测人员实现检测职能的必要工具,要配备足够数量并满足要求的仪器、设备,同时适时引进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以适应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为使检测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确保出具的检测数据真实、可靠,配备满足要求的场地也是必须的。应根据不同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对象配备相应工作区。总之,要保证检测对象能在其检测要求规定的条件下使用适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这样才能测出科学、准确的数据。
3.4适当重组联合,实现规模经营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第三方检测行业普遍存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检测业务领域局限性较大、技术含量不高的通病,无法适应全面开放的检测市场对检测机构综合能力的需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通过企业间的重组联合、优势互补,以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培养一批具有有一定规模、技术能力强大的工程质量检测集团,充分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和功能,实现检测机构的规模化经营,增强竞争力,占稳检测市场。通过适当的重组联合带动一些基础较差、底子较薄的检测机构大步前进,推动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结语:总之,我国公路工程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检测市场需求巨大,我国本土的第三方检测行业作为中介机构正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要清醒地认识到不仅是行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要能预见今后外资检测机构的竞争。我国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应该积极应对,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采用先进技术,牢固占领市场,推动我国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梅.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的现状与发展探讨.2016.
[2]曾小刚,浅谈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与发展.2017.
论文作者:唐发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第三方论文; 检测机构论文; 公路论文; 市场论文; 质量论文; 行业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