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抗凝治疗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焦琳 许娜 葛立梅 王俊峰[通讯作者] 李春娟

鸡西鸡矿医院肿瘤一科,黑龙江省,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以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7-2015.3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450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正常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100单位,一日一次皮下注射,连续7天,然后微量阿司匹林肠溶片20㎎一日一次口服,连用3个月。监测其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并发症及总生存时间。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观察组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1)。2、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7天后,仅3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不影响治疗,1例在治疗第4天出现黑便,停用低分子肝素钙。3.治疗组OS(28.5月)较观察组(26.6月)延长,但P=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低分子肝素;高凝状态

据WHO统计,全球每年新发癌症病例高达900万人以上,死亡约500万人,并呈逐年增高趋势。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病及意外事故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三大死亡原因。9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1】,而高凝状态是形成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非肿瘤患者的4-7倍【2】。VTE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本文检测了4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给预防性抗凝治疗,意在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以及生存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7-2015.3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450例,入选标准:1、均经病理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确诊;2、采血前2周均未行抗凝及促凝治疗;3、无抗凝治疗禁忌;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5、预计生存期>6个月。6、KPS评分≥70分。7、D-二聚体>0.55㎎/L(参考值0-0.55㎎/L)或Fib>4g/L(参考值2-4 g/L)。排除标准:1、脑出血;2、活动性出血:24小时内出血超过2单位;3、PLT<30×109/L;4、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其中肺癌95例、大肠癌80例、乳腺癌53例、食道癌56例、宫颈癌30例、恶性淋巴瘤67例、原发性肝癌15例、卵巢癌13例、膀胱癌8例、胰腺癌5例、胃癌28例。其中男性患者317人,女性患者133人,年龄29-7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患者被纳入治疗组,未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患者被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栓发生率,并发症及无进展生存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类型、凝血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正常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葛兰素史克(天津))4100单位,一日一次皮下注射,连续7天。然后微量阿司匹林肠溶片20㎎一日一次口服,连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1.监测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2.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一旦怀疑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行彩超探测深静脉以明确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当有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应行肺动脉造影以明确是否有肺血栓形成。3。并发症:出血、超敏反应等。4.总生存时间:自入组起至患者死亡或随访截止。采用电话、门诊及住院对患者进行随访。

1.4研究终点:观察患者6个月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和OS。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观察组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1)。如下图,

治疗组与观察组血浆DD和Fib测定结果比较

治疗组和观察组OS曲线比较

3.讨论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而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在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中,血栓发生率为8%-19%【3】。 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造成高凝状态,导致机体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减低【4】。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丝裂霉素等【5】。而某些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单抗、恩度等也可使VET发病率升高【6】。肿瘤压迫血管腔、长期卧床等因素也可以促使血栓生成【7】。而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因此,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 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红细胞粘着和血栓形成,而且使肿瘤易形成癌栓,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提供支架。因此,临床应更加重视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

【参考文献】

【1】Blom JW,Doggen CJ,Osanto S,et al.Malignancies,prothrombotic mutations,and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sis【J】.JAMA,2005,293(6):716-720.

【2】Khorana AA,Francis CW,Culakova E,et al.Thromboembolism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outpatient chemotherapy【J】.J Thromb Haemost 2007,5(3):633.

【3】Khorana AA,Dalal M,Lin J,et al.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among ambulatory high-risk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in the United States【J】.Cancer,2013,119(3):649-650.

【4】Caprini JA.Risk assessment as a guide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many face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Am J Surg,2010,199(Suppl 1):S3-8.

【5】Kuenen BC,Levi M,Meijers JC,er al.Potential role of platelets in endothelial damage observed during treatment with cisplatin,gemcitabine,and the angioegnesis inhibitor SU5416【J】.J Clin Oncol,2003,21(11):2092-2198.

【6】Cavo M,Zamagni E,Cellini C,et al.Deep-ver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receiving first-line thalidomide dexamethasome therapy【J】.Blood,2002,

100(6):2272-2273.

【7】Stein PD,Beemath A,Meyers FA,et al.Incidence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ancer【J】.Am J Med,2006,119(1):60-62.

论文作者:焦琳 许娜 葛立梅 王俊峰[通讯作者] 李春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预防性抗凝治疗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焦琳 许娜 葛立梅 王俊峰[通讯作者] 李春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