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秀荣
拜泉县富强镇中心卫生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4722
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者在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使用β受体阻滞中的比索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6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心律失常;用药成效
引言: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并不断取得新进展。Vaughan-Williams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β受体阻滞剂为Ⅱ类,也是预防和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普遍使用的药物。本次实验的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本文将我院收治的68名心律失常患者的病例、病因进行仔细的系统研究。根据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的疗效归纳总结该药物特性,为该药物发展和心律不齐患者做出一些细微的贡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以来,我院共收治了68例心律不齐患者,我们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者在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使用β受体阻滞中的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在治疗组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他们的年龄在25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42岁。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他们年龄在25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4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文采取的分析方法是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的制定的相关规定标准进行的,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的易感部位进行定时检查,对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和原因进行记录分析。还包括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性别、感染部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患者使用的药物种类,剂量也做了详细记录。
2.结果
在治疗组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为20例,治疗效果有效的10例,治疗效果无效的为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约占百分之88。在对照组的34命患者中,治疗效果明显的有8例,治疗效果为有效的15例,治疗效果无效的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百分之6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见,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2.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的适应症及β受体阻滞剂用药方法
2.1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的适应症
β受体阻滞剂是一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房肌、心室肌、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均有作用,同时,由于它对离子通道的广泛作用,因而对自律性、触发性、折返性的心律失常均有治疗作用。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少飞行员日常应激情况下的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对于交感兴奋引起的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以及猝死预防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可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心律失常类型很多,包括窦性!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性心律失常,这些在循证医学上都是有依据的。β受体阻滞剂较传统的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而言更为安全。下面简单介绍一些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的适应症。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另一种则是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前者主要分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三大类。多数室性早搏为良性,无预测预后价值,因此并不需要积极处理,但是由于频发室早引起病人不适、焦虑不安时,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对减少室早、减轻症状是有益的。在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伴频发室早,β受体阻滞剂应是首选,有很好的疗效。在室速发作时并不首选β受体阻滞剂来终止室速,但它却有预防室速再发的疗效,尤其是儿茶酚胺为室速促发因素时更为明显,对运动诱发的室速的预防作用更为突出。为了治疗或预防室速,需要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可达龙等)联合应用,在缺血性心脏病更是如此。
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中50%死于心脏猝死,大量研究证明在心梗后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心性猝死率。 β受体阻滞剂对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不仅有治疗作用,而且对难以明确诊断的室上性心律失常还有重要诊断价值。不仅可减低窦房结的发放速率,还能减慢房室传导,使心电图上不易分辨的心律失常得以明确诊断。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大致可分为五种,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异位早搏、阵发性室上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这些症状使用β受体阻滞剂都有非常显著的功效。
2.2β受体阻滞剂用药方法
β受体阻滞剂对许多心律不齐病症原因及引发的心律失常兼有治疗作用,这种又治标又治本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其他药物不具备的。2006年美国AHA和ACC及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共同发出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及猝死预防的指南中, 对β受体阻滞剂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及评价。指南认为:做为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可做为Ⅰ类治疗的推荐指征。β受体阻滞剂分成口服及静脉制剂。口服制剂用于一般的、慢性的快速心律失常。以倍他乐克(美托洛尔)为例,口服剂量常为25~100mg/次,2次/日。服用后患者出现的乏力等不适状态常在服药1~2周后消失或减轻。静脉制剂主要用于突发的、极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静注倍他乐克的给药剂量<0.2mg/kg,或低于负荷量15mg。可以给药2.5~15mg,并随时给药随时观察,随时调整补充剂量。这种给药方法及剂量实属安全,这可通过国内曾普遍应用过的静注心得安进行窦房结固有心率测定进行说明。窦房结固有心率测定的对象是心律缓慢的可疑病窦综合征患者,多数年龄偏大,给药时0.2mg/kg的心得安缓慢推注。
3.讨论
我国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口服制剂应用广泛,但剂量普遍远远不足,而静脉制剂治疗急诊心律失常几乎为零。就口服制剂的应用而言,除应用剂量偏低外,绝大多数医师将β受体阻滞剂看成心律失常治疗的“帮手”,而不是控制心律失常的“打手”,是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时的“替补队员”,而不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首发队员”,常抱着“用了比不用强”的观念被动性应用。而对于静脉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由于缺乏应用经验,由于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的作用,由于当今医疗环境的复杂性,多数医生有惧怕应用的心理障碍。但展望未来,应当有充分的信心认为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1] 李庆军 .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
[2]覃冠德,邓亚菊.有症状的妊娠期心律失常456例临床分析及治疗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
[3]叶平.稳心颗粒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
论文作者:牟秀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阻滞剂论文; 受体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失常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