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海淀篇——感受文明创建的喜悦 提振核心区建设力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区论文,海淀论文,北京人论文,有礼论文,提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和服从海淀建设大局,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活动为牵引,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丰富创建内涵,为构建文明和谐新海淀,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创建品牌
聚焦老旧社区升级改造
给力破解文明创建难题
文明创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2010年,海淀区依据《2010-2012年海淀区推进老旧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实施方案》,积极发挥文明创建杠杆作用,整合资源优势,投资约7000万元,实施老旧社区升级改造工程,下大力破解老旧社区文明创建难题。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北下关街道大慧寺社区、羊坊店街道西木楼社区、万寿路街道沙窝社区等15个老旧社区软硬件环境的升级改造,使老旧社区旧貌换新颜。
●镜头之一 道路平坦宽敞了
过去,田村路街道阜三社区、燕园街道中关园社区、八里庄街道徐庄社区彰化村,道路破损,路面坑坑洼洼,到处都是杂草、碎石和泥土,通过开展老旧社区文明创建活动,改造了地下污水管线、拓宽了道路,铺设了柏油和透水砖,为居民出行营造了便利环境。
●镜头之二 楼体粉饰翻新了
羊坊店街道西木楼社区本院内有7座楼,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楼体外立面破损脏旧,通过对楼体外立面粉饰和整修,使旧楼换上了新装。花园路街道北太平庄路社区5号绿塔楼,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楼道墙壁脱落,楼体外立面脏旧,经过对整栋楼的内外粉饰,使旧楼变得漂亮了。
●镜头之三 院落环境美化了
北太平庄街道明光村小区社区、海淀街道海淀路社区和飞达社区,过去由于大院管理不善,脏、乱、差成为居民视线中的主打景观,居民生活受到了污染。通过开展老旧社区文明创建活动,对居民大院进行子绿化补植、垃圾清运、小广告的清理等综合治理,院落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在院里散步的居民也越来越多了。
●镜头之四 生活设施完善了
过去由于老旧社区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在老旧社区升级改造中,北太平庄街道明光村小区社区、田村路街道阜三社区,为居民安装了标准信报箱,解决了居民通邮难的问题;羊坊店街道西木楼社区实现了天然气进入居民户的多年愿望;花园路街道北太平庄路社区、燕园街道中关园社区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修建了残疾坡道、安装扶手,铺设了盲道;万寿路街道沙窝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室,并配备了轮椅、药箱和康复器材等医疗设施,为残疾人提供了便利服务;西三旗街道轮胎厂社区对停车场进行了改造,解决了车辆无序乱停的现象。
●镜头之五 治安防控安全了
海淀街道飞达社区、清华园街道中楼社区、北太平庄街道明光村小区社区,积极开展“科技创安”宣传教育活动,居民小区安装了电视监控设施及楼宇对讲系统,成立了安全小区创建小组,实行了“一长三员制”——楼门组长、保洁员、治安员、党员联络员,参与共建共管。目前社区的治安现状,用居民的话说:“现在小区的治安越来越好了,我们心里也越来越踏实了”。
●镜头之六 文体器材增多了
为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体育活动,香山街道第一社区、花园路街道北太平庄路社区等老旧社区,增添了大量健身器械和体育锻炼设施,配置了台球桌、乒乓球案、各种器乐和棋牌等文化设施,建立和完善了图书室、阅览室,增添了图书种类和数量,为居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镜头之七 活动场所扩大了
西三旗街道轮胎厂社区将社区西侧一块占地4460平米的垃圾场,改造成集休闲、健身、观赏于一体的花园式文化广场,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好去处。北下关街道大慧寺社区、甘家口街道花园村社区,积极与有关房屋产权单位协商,解决了面积达380多平米办公用房和居民活动用房。
●镜头之八 文明氛围浓厚了
花园路街道北太平庄路社区、海淀街道海淀路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建起了文化宣传墙,营造出了良好文化氛围。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绘画书法、手工制作教学等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展示了市民文明风采。
创建品牌
发挥文明阵地作用
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海淀区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
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调查分析显示,2009年海淀区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74.36,与2005年调查显示的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60.13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
注重加强文明市民学校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文明市民学校总校1所(设在中关村学院)、街道和乡镇文明市民中心校29所、社区(村)文明市民学校分校675所,实现街道、乡镇和行政村覆盖率100%,形成了“三级网络”教育体系;加大对文明市民学校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文明市民学校软硬件环境条件,配齐配优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对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力度,坚持落实文明市民学校校长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市民学校校长培训,同时还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了“优秀教师资源人才库”,完善了“精品课程超市”,丰富了教学内容,市民可随时在海淀局域网上拉单点击,预约个人培训内容需求,使市民的生活、学习更加便利化和快捷化;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开设了文明礼仪、科普、司法、卫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课程内容,并成立了各种文体活动小组,组织市民广泛开展合唱、舞蹈、秧歌、腰鼓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提高了市民文明素养。
注重加强宣传栏和文化墙建设。近两年来,通过区和街乡镇两级累计投资约3473万元,在社区、街面建设了一批高品位、具有海淀特色的宣传橱窗和文化墙,其中,宣传栏6697块,特色文化墙27处,成为文明海淀的新亮点。区文明办每年还拿出专项经费50万元支持街道、乡镇更新街面宣传栏和文化墙的内容,根据形势任务要求,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弘扬时代主旋律,同时,还贴近百姓生活实际,把精神文明宣传栏打造成了居民交流信息的阅报栏、生活常识的普及栏、团结互助的公益栏、社区建设的剪影栏、便民益民的服务栏、表达利益诉求的心声栏、社情民意的收集栏和展示爱好专长的才艺栏,较好的发挥了文明宣传栏和文化墙的宣传引领作用。
注重加强媒体宣传辐射力度。创办开通了海淀文明网,成为传播文明、引导文明的良好平台;在海淀有线台开设了《文明新发现》专栏,每周六晚7∶40播出一期新的节目内容,每周重播3次;协调《中关村》杂志开设了“文明风范”专栏,重点宣传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助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等活动。同时,还通过首都文明热线、《精神文明导刊》、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介,扩大海淀精神文明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工作的影响力,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准则。
创建品牌
创建搭起共建平台
城乡携手互利互惠
全国和首都级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率100%
一是兴科普教育,促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海淀区气象局和四季青镇香山村结成共建对子后,利用自身的业务知识,对香山村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和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结合“农家乐”气象信息服务。二是集多方资源,优化城郊环境。上庄镇常乐村与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中,常乐村发挥土地、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支持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建设发展。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发挥在文化、人才、信息、技术、物资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和带动常乐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促进郊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送文卫下乡,促进城郊和谐。区检察院充分利用自身法律专业知识,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向结对的蓝靛厂村赠送法律书籍15种100多册,帮助蓝靛厂村4名贫困学生每年提供3000元的助学支助。翠微小学与延庆小学结成共建对子后,多次对延庆小学进行送书活动。区体育局与苏家坨镇西小营村结对子后,坚持开展送体育下乡活动,宣讲奥林匹克知识,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与西北旺镇永丰卫生院结成共建对子后,广泛开展为农民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四是强农民素质,维护合法权益。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为共建对子长期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服务,强化公民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