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疗效并探讨其优化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例小儿股骨颈骨折患者,对患者临床治疗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按照Harris评分显示,骨折部位分型,术后到开始完全负重时间;股骨头坏死等均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4例小儿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儿股骨颈骨折;疗效;影响因素;优化治疗策略
【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96-02
小儿股骨颈骨折属于小儿股骨近端骨折Delbet-Colonna分类之Ⅱ型和Ⅲ型,而小儿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具有许多并发症的严重损伤,其并发症中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小儿经颈型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高达50%,仍然是骨科医生所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小儿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因[1]。现代社会特别是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小儿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2]。本文通过4例小儿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及预后随访与骨科同道一起探讨影响小儿股骨颈骨折疗效因素及优化治疗方案,共同分析影响小儿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优化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岁纳入的4例患者中,有2例为女童,有2例为男童,最小年龄为4岁,最大年龄为14岁。有1例为骑车所致跌伤,有1例为高处坠落,有2例为车祸伤。本组患者均满足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2.方法和结果
骑车跌伤患者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多枚空心接骨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按期拆线出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后定期随访,半年后摄X光片示骨折骨性愈合,再次住院手术取出内固定装置;高处坠落患者采用右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多枚克氏针(Ф2mm)内固定加外固定器(成人上肢骨折外固定器,远端骨针Ф3.5mm)固定,左跟骨骨折闭合复位(挤压、撬拔)经皮多枚克氏针(Ф2mm)加外固定器(成人上肢骨折外固定器)固定手术治疗,术后5天出院,定期复查,两月余摄X光片示两处骨折均愈合,再次住院手术取出固定装置;车祸伤患者分别采用右股骨近端(股骨颈、粗隆间、股骨干上段)粉碎性骨折少创开放复位和左股骨干上段骨折少创小切口开放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加右股骨颈骨折在C臂X光机导航下闭合钛质克氏针多针经皮内固定,克氏针尾用鉗剪短弯曲经小切口埋于皮下骨皮质外。
3 讨论
3.1小儿股骨颈骨折特点
(1)小儿骨膜比成人坚韧且厚实,所以小儿股骨颈骨折即便是完全性骨折也可无移位。(2)小儿股骨近端(包括股骨颈,但骺板除外)非常结实,很大的暴力才可造成骨折。与之相反,老年人骨质疏松仅轻微跌伤就可导致骨折[3]。(3)小儿股骨颈细小,不适宜采用成人的标准骨折内固定器材。(4)股骨近端骺板是未成熟小儿骨骼的薄弱点,经生长板的骨折可引起骺早闭,导致短髋症或髋内翻。尽管骨折已愈合但畸形会随生长发育而加重。(5)小儿股骨头的血供与成人不同,骺板闭合之前,血管不跨过骺板,因此股骨头血供较少而易受阻[4]。股骨头缺血坏死可由于血管完全离断、血管扭曲或关节囊内积血填塞引起。
3.2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的优化措施
无移位的骨折采用髋人字石膏制动。有移位的骨折应予以复位、减压和内固定。如果近折端骨够用,可采用两枚空心螺钉固定。否则采用三枚光滑克氏针穿过骺板进行固定。以髋人字石膏辅助制动8周。告知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危险。
【参考文献】
[1]张映军,黄永福,李俊国,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分析[J/OL].现代仪器与医疗,2019(01):1-4 .
[2]杨学富.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92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2):60-61.
[3]梁世博,彭昊,方洪松,陈森.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02):138-140.
[4]聂诗鑫,倪卫东.微创中空加压螺钉治疗33例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01):57-60.
论文作者:彭苍怀,王晓戎,洪小飞,饶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股骨颈论文; 小儿论文; 固定器论文; 股骨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股骨头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