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丞
广东佰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6100
摘要:随着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传统建筑格局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极大的完善了传统建筑格局,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要求和当今环保事业的发展要求,文章浅谈绿色建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以期能为绿色建筑技术在传统建筑中的进一步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发展对策
文章以南方传统建筑格局为例,从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低碳环保设计理念中的重要作用、南方传统建筑格局的特点分析以及绿色建筑技术在南方传统建筑格局中的应用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2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现状
2.1绿色建筑涵义
绿色建筑不是简单的“绿色”要求,屋顶花园,多种绿化等,而是一种概念和多种技术的组合。绿色建筑在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定义是“在建筑的整个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地,节能)以及减少污染(简称四节环保),给人们提供一个高效、使用和健康的使用空间,能够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
2.2绿色建筑各项技术指标简介
各类指标中应用最多的前6项技术在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六大指标下还设有分项指标。绿色建筑要求在六大指标方面有综合、全面、协调的考虑,但并不要求每个分项指标都要满足,在即将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分项指标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要求,根据符合分项指标的程度,对绿色建筑进行分级,绿色建筑的建设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实现不同等级的绿色建筑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绿色建筑时间经验的日益增多,同时绿色建筑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中解决的措施也变得越多,当然,这也对绿色建筑的要求会提高。
2.3绿色建筑技术实施的体系还不够完善
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而不是简单的“绿色”。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在实际的建筑过程当中缺乏实施经验,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和配置体系。再加上现在的绿色建筑过分的强调节能的方面,没有考虑其自身绿色效应的性能,绿色建筑实现其本身绿色效应的作用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在全国资源消耗总量中,我国的建筑行业所消耗的资源占很大的比例,现在急需发展绿色建筑技术。
2.4经济产业链不完善
虽然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很快,同时在创新和理论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因为经济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分布不均,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特别是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少。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大降低绿色建筑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是我国建筑走向绿色发展道路的基础。在绿色建筑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产业也被带动起来,但是不完善的经济产业链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规模。
2.5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较低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比较晚,缺乏建筑设计方面的教育,再加上知识的掌握不够,这就造成很难掌握系统的建筑设计知识。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缺乏实践的经验,主要靠借鉴国外的例子,不能亲自实践,虽然我国的建筑师有一定的设计基础,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细节上还有欠缺。绿色建筑技术的跨度很大,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的技术,主要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市场运营、环境、法律等,这就造成只有很少的建筑师能够掌握这种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因为对绿色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人员了解较少,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整改。目前,绿色建筑的协调性比较低,因为各个建筑工种分配很明确,在建筑后期才能够安装绿色节能设备,不能真正实现整体化的绿色建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策略
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有四个层面的策略规划:国家政策法规规范层面、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发展层面、建设实施层面、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与实践层面。
3.1政策法规规范方面
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规范市场经济链的规范化运营,健全节能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逐步健全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化体制,制定与之有关的扶持性和鼓励性政策,编制适合我国的施工运营规范方案。对于按照标准采用可再生资源和节能设计的建筑,给予财政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政策;对于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要采取禁止投入等强制性措施;进而实现真正意义的“绿色战略”,造福子孙后代。
3.2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发展层面
在实施绿色建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新兴产业,要建立标准化和系统化的市场规范,建设与之有关的支持行业的产业化基地。不断完善与绿色建筑行业相适应的市场服务和投资、融资经济支持体制,使整个产业链实现高标准化、高素质化、健康化、绿色化的发展。
3.3建设实施层面
在不断对施工队伍进行绿色知识普及的同时,设计院要加强与施工队伍的沟通,让施工建筑队伍自主性的掌握技术,而且及时将有关的技术难题反馈给设计院。与此同时,在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过程、养护、以及市场运营等一系列的过程中加强评价体制的建设。
3.4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与实践层面
首先要培养具有建筑时间技能与自主创新设计相结合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实现国内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技术突破体制,降低材料控制的成本,结合市场运营的普及化和设计方面的先进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总体规划降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的前提条件是做好合理的规划。比如在确定一栋建筑的场地、规模、功能以后,建筑能耗在很大程度上受建筑的朝向以及内部负荷的影响。住宅建筑相对较小的内部负荷,并且比较稳定,起主要作用的是外部负荷,所以,在进行外形设计时,应该追求小的体形系数。但是对于较大内部发热量的公共建筑,最主要的就是夏季夜间的散热,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当的增大体型的系数将有利于节能。(2)室内环境控制技术室内环境控制包括空气处理系统、自然光利用、自然通过利用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暖通通空调系统,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站整个建筑能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节能的前提是优化系统设计,节能成败的关键是系统地自动控制。目前,集散控制技术应用在暖通空调系统上,系统节能的效率为10~30%。(3)合理利用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方面十分缺乏:①缺水严重;②浪费严重。“开源节流”是节水的关键措施。在住宅小区,设置了两套供水系统。A系统专供饮用水(包括煮饭、洗菜、洗米、冲茶等)。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相关引用水标准的洁净水。B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要循环利用这部分水。把用户的洗澡水、洗衣、洗菜以及地面雨水、屋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等处理,然后输入用户的“使用水管”,供排污、冲厕、水景、绿化、洗车、洗地等使用。循环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可以大大节约用水。(4)建筑智能化系统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相同点是环境控制与建筑节能。智能建筑向人们提供便利、舒适、高效、安全的建筑环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以及建筑设备,集管理、系统服务、结构于一体的组合。
4结束语
绿色建筑不仅体现了现代环保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对传统建筑技术的革新。在自主设计方面,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绿色设计的普及化和本土化体制的建筑,进而不断完善市场产业链的运营体制。我国要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来构建普及化、可持续性、生态性、经济性、高质量的“绿色工程”。
参考文献:
[1]金水荣.关于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23~25.
[2]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技术,2015,04.
[3]姜荣,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5,8:28~29.
论文作者:曾伟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节能论文; 系统论文; 层面论文; 指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