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艳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陕西周至 7104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周至县黑峪口站62年的降水资料分析,得出了汛期,非汛期及各月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以及平均值的线性变化趋势及暴雨发生规律。为今后该区域的降水量分析,防汛抗旱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降水量;趋势;特征
1 研究区概况
周至县地处关中西部。距西安市区68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9′-108°37′,北纬33°42′-34°14′;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周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春季暖气团渐强,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天气炎热,暖湿气团凝云致雨,多雷暴,间有冰雹。秋季连阴多雨。本文分析周至县黑峪口站62年降水变化特征,以进一步认识该区域降水规律,为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2 数据与方法
2.1站点选择与数据来源
周至县共设有雨量站12个,各雨量站降水资料起始年份多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之后,因考虑到其他站雨量资料系列不够或缺测时间较长,所以本文在分析中选用1956-2017年系列长度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黑峪口站降水观测资料。对于黑峪口站在1956-2017年缺测年份,采用水文学中常应用的客观插值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插补。
2.2研究方法
四季时段按气象部门的标准划分,即春季3月-5月,夏季6月-8月,秋季9月-11月,冬季12次年2月。定义日降水量≥50mm为一个暴雨日数;暴雨量/暴雨日数为暴雨强度,年暴雨量占年总降水量百分比为暴雨贡献率。本文采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降水量变化趋势。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水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
3.1.1降水年际变化
黑峪口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1mm,降水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降水量1269.0mm;最少年份1995年,降水量为340.6,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928.4mm。其他多雨年份分别为1983年1242.6mm、1958年1210.1mm;少雨年份为1997年481.5mm、1977年497.5mm。降水量负距平值在-460.4-- -1.0之间,正距平值在11.3-468.0之间。在61年中有31年的降水量大于平均值,30年的降水量小于平均值。年降水量最大值为平均值的1.6倍,最大值为最小值的3.7倍,这些数据均反映了周至县降水年际变化大。
图1 黑峪口站年降水量变化趋势1956年--2017年
图2 黑峪口年降水量累积距平曲线1956年-2017年
从图1可以看出,1956-2017年黑峪口站年降水量存在明显的波动变化,呈现“增加一减少一增加一减少”的波动形态,在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中,M=1.34,绝对值小于1.96,表明周至县在60年来的降水中呈现出不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的速率约为7mm/10a。60年代平均降水量为850.7mm,大于多年平均降水量;70年代平均降水量为745.6mm,小于多年平均降水量;到了80年代降水量显著增加,平均降水量为835.6mm,大于多年平均值;90年代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降水量675.5mm,再次小于多年平均降水量;进入新世纪以来,降水量有所增加,略高于多年平均值。
图2为1956年-2017年黑峪口站年降水量累积距平曲线。曲线变化形态清晰展示了该站62年降水总体上呈波动变化。1965年之前,曲线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降水量显著增加,1965年-1979年之间,降水量经历了从减少-增加-减少的曲折变化,表明降水量总体变化不大。1979年-1985年曲线呈曲折上升,表明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1985-2003年,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降水量减少。2003年以后,该站降水量在波动中增加。由此可见,近年来降水量从平水年逐渐向丰水年过渡,所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暴雨监测,提高防汛预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3.1.2降水年内变化
黑峪口站降水年内变化如表1、图3所示,结果表明1956年-2017年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非汛期1月、2月、3月、11月、12月的百分比为0.8%--5.0%,4月、5月、10月的百分比为7.5%--10.7%,6月、7月、8月、9月的百分比为11.1%--18.1%。降水主要分布在9月、7月,其次是8月、6月,其月百分比分别为:18.1%、15.1%、14.6%、11.1%,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的69%左右。
从四个季度的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春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8.8%--38.5%,平均为23%,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16.2%--73.9%,平均为41%,秋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12.9%--53.7%,平均为32%,冬季降水仅占全年降水均小于10%,平均4%。从数据得知:春季和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减少倾向率为3.2mm/10 a,秋季降水量减少倾向率为3.7mm/10a;夏季降水量波动中有微弱增加趋势,冬季降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周至县降水量减少主要是以春季和秋季降水减少为主。
表1 黑峪口降水量多年月平均及所占百分比
图3 黑峪口降水量年内分布柱形图
图4 黑峪口降水季节分布饼形图
3.2 暴雨分析
黑峪口暴雨初日最早出现在1965年5月13日,降水量85.5mm。暴雨终日最晚出现在1971年11月7日,降水量为50.0mm,暴雨在5月-11月份都有发生,集中出现在主汛期7月-9月。此时段暴雨日数占全年暴雨日数的71%。1956年-2017年之间,黑峪口站平均暴雨强度为62.4mm/d,暴雨贡献率为5.3%-43.2%之间,平均15.2%,2011年暴雨贡献最大为43.2%,1995年暴雨贡献率最小为5.3%。最大日降水为2016年9月12日140.2mm,次大为1980年8月23日降水量136.3mm.2010年-2017年均有暴雨出现,其中大暴雨2次,分别是2015年8月和2016年9月,应引起防汛部门重视。
4 结论
(1)数据分析显示:周至县黑峪口站多年降水呈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总体降水量呈轻微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7mm/10 a。
(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1mm,春季降水全年降水的23%,夏季占全年降水的41%,秋季占全年降水的32%,冬季占全年降水的4%。
(3)主汛期降暴雨日数占全年暴雨日数的71%,平均暴雨强度为62.4mm/d,暴雨贡献率平均为15.2%。
(4)近年来黑峪口站的降水量逐渐由平水年向丰水年过渡,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暴雨监测,提高防汛预报能力。
参考文献:
[1]路培,吴发启 陕西省近3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8
[2]白爱娟,施能,方建刚 陕西省降水量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5,8
论文作者:王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降水量论文; 暴雨论文; 周至县论文; 平均论文; 趋势论文; 峪口论文; 日数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