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原兰化一校) 730060
摘 要:语文与数学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学科,其中语文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而通过学习数学课,则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方法,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语文与数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学科。学好语文,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数学作为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这些都是基于学好数学、语文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想办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那么目前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这两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和建议。
一、小学语文、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小学数学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死板。这主要是由应试教育的影响所造成的。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也提出小学课堂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然而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很对教师和家长仍然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学习的首要位置。为了保证自己的班级成绩不受影响,就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去做出教学方式的改变。事实上,在这种沉闷、呆板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反,还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二、提高小学语数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并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对于语文和数学这两门课程,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只要在课堂中运用得当,便都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做好课堂导入设计,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一节课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就一定要做好课程导入,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是因为,小学生具有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就更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应当充分掌握课程内容,并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精心对导入方式进行创设,从而在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新课的学习当中。而在数学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可以直接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的。
针对当堂课所讲的内容,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抛出一些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询问学生们如何进行解决。当他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被调动了起来。这时教师再适时地抛出本节课内容并告诉他们可以通过本节课学习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带着目的去进行学习,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思并进。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问题情境不可以过于随意,否则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要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还需要任课教师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将问题的设置恰到好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积极进行思考,同时还能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科学分组的方法,使每一个小组的成员人数控制在4-6人之间,同时要保证每一个小组的实力均衡,以方便在组间展开良性竞争。这样,组内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互帮互助、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另外,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应当做好精心的选择,决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
4.教学过程中一视同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小学生而言,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就是表扬与鼓励。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仍然只将评价学生的标准停留在学习成绩之上,甚至通过学习成绩主观地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对于优等生则事事关心,后进生却常常成为被忽视的对象,这就容易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有教无类”,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积极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应当及时进行表扬,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也应当及时进行鼓励,使他们树立起学好数学、语文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4):262-263。
[2]朱永兰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4,8,(05):21。
论文作者:张隽 张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语文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有效性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