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_薛丽霞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_薛丽霞

四川省开江县广福初中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给初中历史老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想要实现此目的,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这既是学生发展最根本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是十分重要的,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笔者以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研究中心,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期对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问题;培养策略

常言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其中有大量的年代知识需要学生记忆,而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性格比较活泼,如果让学生每天重复的学习与记忆,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对此,在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萌生敢问、敢想、敢说与敢质疑的想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未彻底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

新时期的历史教学要遵循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但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较多老师还是习惯性的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将成绩与升学率作为教学质量的唯一评判标准,未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努力程度及进步状态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消退,这会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教学方式单一

历史课程是对我国从古至今发生事情的记录,这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有极大的帮助。但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较多历史老师的教学采取的还是平铺直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很难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及价值,自然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同时,历史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其中较多的人文因素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老师要及时意识到此点,以学生为教学出发点,设计出较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循循渐进的进步与发展。

3、教学观念陈旧

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陈旧观念指导的教学,很难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较多老师依旧坚持老师是课堂主体的陈旧思维,固化“师道尊严,上下尊卑”的伦理纲常,严重局限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很难得到有效开发,自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魅力就更加逊色。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老师要明确教学角色

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成效并不显著。现代教育要求老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会”向“会学”转变,在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时,更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符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同时老师要明确自己的组织、引导及参与的教学作用,要主动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探究问题的启发者、解决问题的和作者及创造思维的激活者,将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2、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想要实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目的,必须要做到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将“问题作为教学的纽带”,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历史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也会感觉到历史知识的魅力及对生活的极大帮助,自然会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发挥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逐渐养成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才能越来越凸显。因此,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将“学生能否自主提出问题”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既要引导学生“会答”,又要教学生“会问”,在学生不断的质疑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巧设导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对此,老师必须做好导入教学环节,这直接会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影响学生整个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相关内容教学时,可用导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葡萄和猕猴桃都是水果,他们是来自同一产地吗?这和汉通西域有联系吗?西域是现在我国哪些城市?古时候的西域与现在有何不同,又是什么样子呢?丝绸之路是经过我国现在哪些地区?丝绸之路是否对我国现在发展有影响?丝绸之路的实质性意义是什么?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着手教学,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意识。然后,给予学生合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们自由结组进行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讨论的过程中再次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自然其问题意识会逐渐形成。

【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作为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需先进行全面的教学反思,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当学生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时,才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老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地位,做好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探究问题的启发者、解决问题的和作者及创造思维的激活者,引导学生从原来的“被问”转变为现在的“主动问”,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形成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性思维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雪峰.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3(8):43.

[2]张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银川:宁夏大学,2013.

[3]覃裕荣.新课改下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24):60-61.

论文作者:薛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_薛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