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持续进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水利工程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实施的程序是比较复杂的,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比较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需要增强施工管理力度,施工技术管理属于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的实施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这样就需要进行混凝土施工的项目,充分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实施要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实施要点
在水利的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的施工对整体工程的影响很大,因为工程的修建大多是通过利用混凝土来完成的,所以,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也决定了整体的工程质量。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的管理,提升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完善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实施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1.1裂缝问题
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混凝土施工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使用量一般较大,由于建筑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混凝土施工性质需求也会所有不同,这样就在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时候难度也会显著提升。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裂缝问题属于比较普遍的问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最主要的就是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通过分析能够看出,产生裂缝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其中包括原材料的性能、原材料的质量、建筑的施工工艺,外部环境以及水泥配合比,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质量问题。比较显著的问题就是温度差异,混凝土内外部要是存在差异,就会产生温度应力,这样混凝土结构会产生裂缝情况。
1.2碳化问题
在开展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施工现场外部气候因素或者是环境因素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空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会和钢筋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样钢筋会产生氧化或者是碳化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危害较小,不过要是没有重视,长时间下去钢筋就会产生腐蚀的情况,其他的结构也会被损坏,钢筋的抗压能力也会降低。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于钢筋进行防护。
1.3冲磨以及空蚀问题
其中水害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水利工程和水源的距离较小,混凝土要是长时间被浸泡,或者是被水冲刷就会被损坏,这样外观不仅会受到影响,内部钢筋结构也会被侵蚀,这样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实施要点
2.1科学控制混凝土材料配置比例
在配置水利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结合标准配置参数来核算混凝土集料的配置比例。在选择材料时,要确保混凝土集料的强度能够满足基础材料的强度标准,同时,要仔细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是否高于500MPa,如果强度不足,就不能使用。其次,粗砂的直径不得低于0.38mm,其中粗砂的含量比例必须在0.5%~0.95%之间,而且,优质混凝土的含砂率应高于普通混凝土材料。再次,要控制好配置搅拌时间,并为混凝土材料添加足量的减水剂来提高集料的复合性能。另一方面,在计算混凝土材料的抗弯参数和抗压参数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水利混凝土结构层厚度进行精确核算,以此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质量和实用性能。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材料的搅拌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注意精确预算优质混凝土、粗砂、骨料、水泥、混合剂和减水剂的比例,按照投入顺序添加这些材料,并根据施工标准进行搅拌,避免搅拌时间过长或者过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拌制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基本上都以机器搅拌为主,机器搅拌速度快、质地均匀。工作人员在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把关混凝土原料,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在实际的搅拌中应按比例严格配比,尽可能将误差降到最低,使用外加剂后要保存好剩余部分。混凝土搅拌与集中原料混合搅拌并不同,搅拌材料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但这一点通常容易被工作人员忽略[2]。搅拌的顺序主要有两种:没有外加剂时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有外加剂时的顺序为石子、水泥、外加剂与砂。在搅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切不可私自改变其调和比例,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不能浇筑,一旦浇筑了不合格的混凝土可能会引发不可估量的危险。搅拌时要安排专人监管,防止杂质混入其中,一旦发现杂质应及时清除。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及时浇筑,并用塑料薄膜盖住,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浇筑后的混凝土不能进行暴晒,搅拌后的混凝土长时间不用也会发生硬化,因此坚决不能使用。
2.3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对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混凝土浇筑质量如何将会对项目整体质量及其交付后使用安全性构成不小的影响,因而这就需要承建企业切实做好该环节施工。第一,需要能够正确掌握混凝土浇筑的原则和技巧。具体如下:1)先是对较深的基础进行浇筑,如此一来不但能够降低工程排水量,并且还能够最大限度减小对已经完工的较浅的基础产生破坏。2)先由自重大的部位着手,该种做法优点在于不但能够及时沉实基础,同时还能够避免牵动到其他部位,保证基础的完整与稳定。3)先对上层建筑物部位以及多次浇筑部分进行浇筑,如此一来便可以切实降低对矮层建筑的扰动。4)在保证作业流程后,需要对主要部位进行浇筑,随后才对次要部位或零散部位进行浇筑。如若技术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实施交叉浇筑。第二,需要正确选择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够不管是采取何种方法,均需要重视在倾倒过程中不可集中混凝土在一起,防止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钢筋或模板出现变形的情况。如若浇筑高度超过2m,则需要采取辅助设备来进行。同时需要控制浇筑时间不超过5h,防止混凝土性能出现变化。同时,还需要在1.5h内完成一次浇筑,以避免有冷缝问题出现。
2.4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养护施工是耗时最长的工艺,而实施养护的目的在于能够让水泥能够得到有效水花,避免由于干燥、寒冷而导致水泥出现裂缝以及老化等现象,所以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养护技术主要有如下两种:第一,保持混凝土的温度;第二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在保持温度时,往往是采取建设保温棚或是将保温物质铺在混凝土表面的方法;在保持湿度时,主要是将水泥与水预拌混凝土7h,将缓凝剂添加其中,随后采取麻袋、草帘以及塑料保鲜膜等进行覆盖。在具体养护过程中务必要重视覆盖塑料膜以及浇水频率。
3结语
总的来说,混凝土施工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施工要点,最主要的就是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根据有关的规范来管理控制施工技术,其中外部环境、气候因素和温度因素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需要增强控制力度,根据施工规范来开闸各种工序的操作,使得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照宇.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
[2]王林旭.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7).
[3]曹建宇.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9).
[4]李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
论文作者:章再旺,唐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也会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