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论文_宋璐

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论文_宋璐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血透室 安徽天长 239300

摘要:目的:探析在血透室日常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的价值,以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之间接收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干预组,分别予以两组患者基础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措施。结果: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效果更佳。结论:在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的过程中,应尽量选用优质护理方法,实现对透析并发症的有效防范,着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

前言

国家卫生部在2011年明确指出,各三级医院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贯彻落实优质护理理念,提升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各大医院纷纷响应,将优质护理服务标准作为评估护理质量的指导依据,建立健全护理责任制度,完善护理服务流程设置,实现对患者血液透析需求的充分满足。本次研究选取98例血液透析患者入组研究,着重分析了优质护理措施的重要性,现汇报如下[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之间接收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干预组,常规护理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8.27岁±1.71岁,优质干预组49例(男22例,女27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9.44岁±1.05岁。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应密切检查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情况,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注重对患者展开疾病安全教育。

优质干预组:应实施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需要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严重,患者在长期的疾病折磨下,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在加速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患者由于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容易对透析过程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心理抚慰的重要意义,向患者充分展示医院的人文关怀,使患者充分了解血液透析的作用机制,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服感,着力增强患者对血液透析过程的依从性。(2)护理人员应注重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瘘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明确瘘管的具体位置,提升患者对动静脉瘘并发症以及预防方法的掌握程度,增强瘘管的清洁程度,加强对瘘管的检查,防止出现压迫瘘管的现象。(3)在血液透析开始前,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和体温处于正常范围,根据患者的血液指标检查结果实现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判断,为是否进行血液透析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以及脉搏情况进行严格记录,频率约为30min/次,细致观察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透析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针对危重症患者,护理人员应最好急救工作,防止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死亡。(4)在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予以患者饮食和用药指导,引导患者清淡饮食,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防止因盲目使用肾毒性药物引起的肾脏排泄功能障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55%(38/49),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15/49),优质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92%(47/49),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充分验证了在血透室应用优质护理措施的重要意义。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是血液透析的主要人群,受多种因素综合所用的影响,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了严重损害。现阶段,临床一般将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作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寻找合适肾源的难度较大,因此,大多采用血液透析的形式,实现对血液内有毒物质的置换,以此遏制患者病情的发展。由于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不仅要承受高昂的治疗费用,还需要承受巨大的身体疼痛,限制了患者对透析治疗配合度的提升,因此,实施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模式显得至关重要。

全方位优质护理模式将患者置于护理的核心地位,在进行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血透室的清洁和消毒,营造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对患者展开常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形式,防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害。血透室是血液透析的主要场所,通过充分发挥血液透析的优势,能够实现对身体中代谢废物的置换,从而将水电解质水平和酸碱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虽然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提升机体的代谢能力,但治疗费用较为昂贵,容易导致患者滋生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视频讲座和发放健康手册的方式,使患者能够明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预后效果,提升患者对血液透析注意事项的知晓程度,树立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合理设置透滤量和血流速度,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和透析反应的观察。在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将患者的下肢稍微抬高,增加血液回流速度,确保心脏血容量充足。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严禁摄入刺激性食物,以实现提升患者免疫水平的目标。此外,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下次透析时间,尽量避开透析高峰时段,防止因时间仓促导致的治疗不完全现象,引导患者尽早预约透析[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分别予以优质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后,优质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更优,表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更高。因此,应将优质护理模式作为血透室患者的主要护理模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论:血透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加大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应用力度,实现对血液透析患者全过程护理服务措施的优化,预防并发症产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魏蕙丽,史桦.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124+126.

[2]任彬.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131-132.

论文作者:宋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论文_宋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