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文献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论文

劳动教育的文献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周 婕 周扬帆

摘 要: 为了反映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动态进展,文章以“劳动教育”为主题从中国知网期刊库(CNKI)中进行检索,遴选出近十年中文文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的相关文献,文章发现劳动教育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领域,其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即劳动教育的内涵、现状及途径,但还存在一些尚未涉及的研究领域,为此提出了研究新方向。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文献 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者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一直没有松懈。现如今,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严重,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

梳理文献,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今后研究提供启示。本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从中国知网期刊库(CNKI)中进行检索,遴选近十年的中文文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

一、研究概况

国内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其文献资料也是零散分布。2009年以前,虽有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但是数量极少。检索中国知网,设置“篇名”与“关键词”均为“劳动教育”,匹配项选择“精确”,时间限定在2009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30日,检索到589篇文献,其中包括报纸18篇,学术期刊241篇,硕士论文27篇,年鉴59篇,学术辑刊2篇,教育期刊133篇,国内会议4篇,特色期刊24篇,其他81篇。2009-2019年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发展趋势如图所示。

(2)供电企业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创新管理理念,完善思想政治创新路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择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阵地、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把那些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道德品质优的干部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战线上来。

近十年来,劳动教育研究的数量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在2015年达到一个高峰,虽然在2016、2017年有所回落,但到2018年又迅猛增长,并出现井喷。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作为今后的工作目标,把“劳”纳入全面发展要求,提出要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此后,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问题愈加关注。

二、研究的内容分析

基于《教师百科辞典》对劳动教育的诠释,笔者认为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一定的劳动观点、态度、习惯、知识和技能为内容,以一定的劳动活动为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诠释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迄今为止,关于劳动教育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2015年之前,很大部分研究者把劳动教育界定为德育内容之一,2015年之后,很多研究者认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概念上是并列关系,如王毓珣把教育构成划分为德、智、体、美、劳五育,把劳动教育界定为“教育构成”的一个下位概念。部分研究者把劳动教育界定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或者界定为技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把劳动教育视为专门为培养技术型劳动人才的教育,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的专业性技能教育。

学生自身也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劳动意识,积极主动地参加家务劳动、学校及社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劳动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去,同时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

能够达成一致的观点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情感,具备优良的劳动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这些以“劳动教育”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劳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劳动教育的现状如何,如何加强劳动教育。

(二)关于剖析劳动教育现状的研究

很多研究者都已认识到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劳动意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教育主体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普遍不够。张荣钢剖析了劳动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之所以被严重异化或弱化的原因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大众对劳动教育存在错误的理解,把劳动概念狭隘化,等同于简单的体力劳动,把劳动教育等同于某些具体的劳动技能的学习。赵方认为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让其搞家务劳动,家庭忽略了孩子的劳动教育,逐渐导致了孩子劳动意识淡薄。冀晓萍指出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组织管理不到位,形式大于内容、脱离实践。刘国飞等人指出缺乏专门的从事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

部分研究者从其他视角来对加强劳动教育路径进行了研究,例如梁飞飞探索了劳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贾鲁音从就业的视角来对学生劳动教育路径进行了研究。

(三)关于加强劳动教育路径的研究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中,王毓珣把劳动教育居于最高层次,劳动教育的要义是培养完整意义上的劳动者。关于加强劳动教育路径的研究方向大都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这几个角度出发。

其二,大部分研究者已经发现了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种策略,但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甚少。

部分研究者提倡社会应该和学校、家庭积极合作,宣传劳动教育的作用,蒋丽君提出要重视职业平等的教育,这有利于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和舆论氛围。

尽管云南省地处地震灾害高发省份,但目前云南省在应对地震灾害上仍存在应急较为粗放、机制与救灾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十三五”时期是云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明确目标。随着云南省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震活动及其潜在威胁将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隐患。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地震灾害特征及其未来风险趋势分析,提出减灾对策,为有效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依据,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研究者们认为劳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品质修养、个人素养,创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会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蒋丽君认为劳动教育能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实现个人的全面的发展。李春云认为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享受劳动带来的幸福生活。孔繁正认为劳动教育可以增进学生的体能。高亚伟认为劳动教育具有价值导向性,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劳动创造。

(1)经销商的信用以及财务状况:详细调查经销商的经营理念、商业道德、诚信度、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评估其资金实力(银行存款、现金、股票、债券等),可投入B公司产品的有效资金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家庭方面,部分研究者提出家长要转变劳动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同时,要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参加劳动,在实践中培养其劳动意识。

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存在边缘化、狭隘化、形式化等问题,主要因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学生在劳动观念方面的缺失;其二是学校在组织管理和课程设置环境方面的忽视;其三是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鄙视体力劳动的家庭方面。

快递市场鱼龙混杂,与快递业法规建设和标准制定滞后有一定关系,虽然2008年国内首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标准》出台,由于《标准》是推荐性的,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约束,多数快递企业采取对其“视而不见”的态度,仅仅一部行业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方式向政府、人大及社会公众发出建言建议,促使人大、政府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快递行业。

正如刘向兵提出的,加强劳动教育,就要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通过强化辛勤劳动的意识,培育积极劳动态度;通过提倡家国情怀、人本关怀、诚实劳动,培养优良劳动品质;通过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提高劳动素养。

三、未来研究展望

总体来说,十年间,研究者对劳动教育愈发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来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目前对劳动观教育的研究对象大都以中小学生为主,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研究甚少。

转基因早已不是20多年前那个只存在于专业研究人员口中的事物,如果继续依照行政规章和各专项立法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规制,显然不利于转基因食品优点的发挥,更不利于对转基因食品研究以及生产销售进行监管。转基因食品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立法者一直谨慎地对待它的发展,但随着人们对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技术关注度的提高,待对转基因进行立法的三大基础:即技术基础、法律基础、实践基础成熟之时,进行更高层次的立法也应提上日程。但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制,我国政府也从未回应过民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由于缺乏指引,我国的转基因立法、执法以及司法的实践难以展开。

学校方面,徐长发认为要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或课程)地位。李小苹提出加强制度保障,认为需要从健全学校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劳动意识养成情况评价体系。刘西亚提出配备专门的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并确保劳动教学时间。岳海洋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构建融课程教学、专业实习、项目活动、社会实践等于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其三,大部分研究为理论层面的探讨,理论研究远多于实证研究,经验之谈较多,严谨论述少,论据也不够充分,实证研究甚少。劳动教育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平衡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将相关研究推向更深入的水平。

其四,劳动教育体系不完整,研究多以思辨性为主,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分析,多停留在劳动教育相关概念的探讨上,其特点、内容、作用、影响因素等的研究相对较少。

这张风景照去年拍摄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茶山,从高往低的取景角度营造出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魄,但同时当地浓重的湿气也给照片的后期处理造成了困难。这张照片使用富士X-T1相机和18-55mm镜头拍摄,快门1/80秒、光圈f/6.4、感光度ISO 250。

其五,对劳动教育现有的研究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不同时期对劳动教育理解的存在差异,新时代劳动教育应有新内涵,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应该有其特殊的规律。

将曝气池与反应池合建,曝气池位于反应池上层,曝气池的主要作用是脱气、曝气充氧,使水中铁氧化得以部分去除,同时避免在滤层中形成气垫层,影响过滤效果。设计采用射流曝气池,射流曝气池平面尺寸28.8m×8.5m;喷淋均匀度95%,喷淋角度60°,喷淋高度1.5~2.0m;采用往复式隔板反应池。单池结构尺寸10.8m×8.2m×4.75m,反应时间8.0min。

其六,大部分研究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等,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隐性作用。

笔者认为,劳能树德、劳能增智、劳能健体、劳能溢美,相信在将来,劳动教育会成为研究者们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毓珣.对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思考[J] .中国德育,2015(16)

[2] 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19(2)

[3] 李春云.浅析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8)

[4] 孔繁正.台湾高校劳作教育课对大陆高职教育的启示——以台湾崑山科技大学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6(6)

[5] 高亚伟.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15

[6]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19(2)

[7] 张荣钢.当前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D] .湖南师范大学,2011

[8] 赵方.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9] 冀晓萍.劳动教育将全面突围[J] .人民教育,2015(17)

[10] 刘国飞,冯虹.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改进措施[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4)

[11] 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 .教育研究,2018(11)

[12] 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13] 刘西亚.学校劳动教育途径初探[J] .中国农村教育,2009(Z2)

[14] 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9(3)

[15] 梁飞飞.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探析[D] .吉林大学,2013

[16] 贾鲁音.大学生就业视阈下的劳动观教育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2012

[17] 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8(11)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14(2019)08-267-02

[基金项目: 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K19CZY07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作者简介: 周婕,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周扬帆,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责编:贾伟)

标签:;  ;  ;  ;  

劳动教育的文献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