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坏习惯_亲子成长论文

告别坏习惯_亲子成长论文

跟坏习惯说再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习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玩具“带”回家的牛牛

最近,牛牛的小书包里总会冒出一些玩具。妈妈问他这些玩具是怎么来的,牛牛要么说是老师奖励给他的,要么说是小朋友分的“小礼物”。一件两件还可以相信,可是渐渐的牛牛的“奖品”越来越多,“礼物”越来越贵重,妈妈不禁起了疑心,于是跑到幼儿园弄了个水落石出,原来这些都是牛牛在老师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拿回来的,一些是班级的玩具,一些是小朋友的玩具。

寻根究源

1.不分彼此

低龄儿童尚未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其道德发展尚处于道德无意识阶段,他们以为别人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拿,根本不知这种行为可能被大家定义为“偷”。

2.抵挡不住的诱惑

看着别人手里灯光闪闪的玩具车,漂亮的布娃娃,牛牛真的想摸一摸,想玩一玩。于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牛牛禁不住诱惑,最后“不得不”把它们带回家。

3.宣泄不满情绪

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遭遇挫折时,尤其是与小朋友发生矛盾后,有些孩子以拿走对方玩具的方式来表示反抗,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4.满足自己的要求

看到小朋友的玩具,自己也想拥有。当爸爸妈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时,通过这种“渠道”满足自己的需要。

对症下药

1.仔细辨真伪,不知者不怪

由于身心发展的局限,年龄较小的孩子(2岁左右),还没有意识到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所以,一旦他们出现上述行为时,家长不能简单地给孩子贴标签,扣帽子,要耐心引导,培养孩子的物品“所有权”意识,让孩子知道别人的东西是不可以带回家的。

2.引发负性情绪,提供补偿机会

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会在一定的情境下体验到内疚和羞耻,家长要善于利用孩子这种负性情绪体验,帮助孩子认识对错,并为孩子提供对自己错误行为的补偿机会,例如,送回原地、向小朋友道歉等,从而抑制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

3.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

第一次发现孩子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时,一定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可以向小朋友借,或者用自己心爱的玩具换着玩。另外,父母也要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避免用不恰当的方式获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唱反调”的豆豆

豆豆最近处处与大人作对,每次妈妈让他做什么,他总是抗议,还梗起脖子找借口为自己辩解。看!豆豆顶嘴的劲又上来了。妈妈让他洗脸,他撅着小嘴说:“我不洗”,再让他去,他瞅也不瞅顺口就说:“小朋友们都不洗脸,我为什么要洗?”

寻根究源

1.自我意识发展

4~5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加速期。他们开始能够进行自我评价,逐渐明白了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开始有了自己的意愿和主见。顶嘴,其实就是孩子在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教养方式影响

凡事讲究一个度,父母过度溺爱的孩子习惯于我行我素,不懂得基本的礼貌,与家长顶嘴成了家常便饭。而在一些“独裁”型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往往过于严厉,这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凡事喜欢和家长对着干。

3.不是我本意

受语言能力的限制,年幼的孩子有时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又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而且,很多幼儿缺乏有效的交往策略,这些都给亲子双方的沟通造成障碍,引起不满情绪,最终导致孩子通过顶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对症下药

1.明辨“内幕”

我们要找出顶嘴背后的原因,是缺乏表达策略?是情绪发泄?还是形成了行为习惯?然后再对症下药,千万不能“一刀切”。

2.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孩子一旦顶嘴,家长不要动怒,应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拉到自己身边,抱一抱,亲一亲,和颜悦色地和孩子说话,孩子有再大的火也会慢慢平息了。

3.榜样作用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互相“抬杠”,遇到问题要控制情绪,运用言语艺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说话。

4.平等对待

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平等、民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用“我提议……”“我建议……”“我是否可以……”这样的句式来征求孩子的意见。

坐不住的航航

航航4岁了,别的小朋友总是缠着妈妈讲故事。但航航可不一样,妈妈拉他听故事,他总是东张西望,2分钟不到就跑开了;你跟他说话,他总是漫不经心,悄悄走神;就连小朋友都爱看的动画片他也不能坐在那里专注地看上一阵儿。

寻根究源

1.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

幼儿大脑皮层抑制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大脑兴奋过程占优势,通常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也不易控制自己的行为。

2.气质类型影响

幼儿的气质类型不同,注意集中程度也不同。专注型儿童经常能够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感兴趣的事情。而活泼型幼儿则精力充沛、情绪性强、注意力的专注度较低。

3.外界吸引

周围环境的刺激过多,如变换的灯光、突然出现的声响、运动的物体等,都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4.坚持性不足

孩子缺乏坚持性,在完成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在面对困难或者缺乏兴趣的时候,他们通常会东张西望,容易发生注意分散的情况。

对症下药

1.以兴趣点切入

注意观察孩子,从兴趣入手,培养其注意力。充满新意、趣味的活动有利于延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2.创造良好的环境

适宜的环境是孩子专注做事的必备条件。比如,当孩子集中精力探究问题时,家长不要轻易打扰,等孩子“思考”完毕,再与他谈论其他事情。当孩子集中注意力读书听故事的时候,最好避开玩具、电视等容易干扰孩子注意力的事物。

3.培养坚持性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培养专注力的游戏,如拼图、串珠子等,在孩子保持兴趣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任务难度或者增加任务量,让孩子延长坚持的时间。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养些植物,定期给植物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孩子的耐心。

4.选择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

家长选择的活动要符合幼儿的特点,例如,小班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中班10分钟左右,大班能够将注意时间延长至15分钟左右。所以,在为幼儿设计活动时,要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避免过长的活动时间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标签:;  ;  ;  ;  

告别坏习惯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