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训练学中两个基本理论范畴的新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畴论文,基本理论论文,学中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马特维也夫(1991)指出:“运动训练是一个完整的、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1]。”可见, 人们要想真正清晰而完整地把握运动训练,首先应对其基本理论范畴进行科学的揭示。如果把运动训练的定义看成是对其内涵的科学描述和界定的话,那么,对运动训练特点的认识则反映了人们对其外延的理解程度。过家兴(1986)指出:“研究运动训练的特点,是为了探索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提高训练的效益[2]。 ”因此,探究运动训练概念之内涵,揭示运动训练的特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1 “运动训练”定义的理论辨析
现行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的概念描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运动训练当作教育过程,认为“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另一种扩大了其外延,把运动训练看成是“运动员为创造或保持专项运动的最高成绩所做准备的全过程[3]。 ”有些学者将第一种看成狭义的概念,第二种看成广义的概念。这两种定义是否完整而准确地表达了运动训练的内涵?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剖析。
1.1 运动训练的历史长期性和连续性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断发展的竞技体育对其参加者提出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壮大和竞技体育的日益商业化和职业化,运动训练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了巨大进展,运动成绩亦得到了空前提高。由于竞技体育是在体育这一社会现象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活动,在时间维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故与其相伴而存运动训练的时间属性也应具有历史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同时运动训练对运动员而言具有集群性,其概念范畴不仅应针对现阶段运动员,而且应历史地考虑运动员群体,既涵盖过去又指向未来。“过程”二字体现的是运动训练起点到终点间的时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间断性特点。虽然该过程对具体的运动员个体是长期的,如优秀选手的成材时限平均为7~12年,但它不具有历史意义; 之所以说其有间断性,是因“过程”下的运动员个体,一旦其运动生涯结束,该过程便自然完结。故运动训练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过程,它们彼此不断地相互连接便构成完整意义的运动训练。由此看来,运动训练是宏观概念,对其定义应关照它的历史长期性和连续性。两概念均用“过程”二字,似有不妥。
1.2 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性
运动训练不是凭空组织的,它总要针对一定的目标,从竞技体育所涵盖的内容看,其目标针对只能是运动竞赛。运动竞赛的本质是,在确定的项目中,根据公平竞争原则而组织的运动员个体或集体较量,其目的是通过运动员个体或集体的对抗来展示人类自身的体能、技能和心、智能潜力。最终实现更快、更高和更强。运动竞赛本质上要求运动员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运用一切可能条件(甚至强力手段但非禁用药物)去取胜,因此,取胜当然是运动训练的首要目标。运动员从事训练不会仅为参赛,而是在所参加的比赛中把经训练提高了的竞技能力充分表现出来并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正如何振梁指出的“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取胜,所以参与是基础。……带着什么目的去参与?我觉得参与的目的就是为了取胜[4]。”由此,运动训练的目的应涉及以下三个层次:1)取胜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2 )不断提高与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取胜的必要条件;3 )运动训练是不断提高与保持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重要条件(见图1),这三个层次是自下而上逐级递进和上升的。 不断提高与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对训练效果的纵向评定;而在激烈竞争中获胜胜则是对训练效果的横向评定。因此运动训练的目的应包括横、纵两方面。仅把训练目的集中于提高与保持成绩上是不全面的。
图1 运动训练目的的阶梯式结构
1.3 运动训练系统的开放性
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现实告诉我们,不论在自然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均不存在完全封闭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一种理想化假设。任何系统都具有开放性。无论把运动训练作为教育还是过程,都是把运动训练限定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很难把它与其它系统的各种联系揭示出来,而透过其它系统来认识运动训练可能使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如在竞技体育系统内存在着训练系统和竞赛系统的相互作用;在体育系统内存在着竞技体育系统与娱乐体育系统、体育教育系统和身体锻炼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把整个社会纳入一个大系统,又存在着运动训练系统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教育卫生系统和体育人群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却因目前对运动训练的界定范围较窄而使研究难以深化。因此,关注运动训练的开放性,有利于从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1.4 运动训练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协同性
现代运动训练已进入了多学科综合作用的科学化阶段。运动训练范畴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它不仅包括教练员和运动员,不再只是专门教育。从具体操作上讲,它是各方面专业人才为实现训练目标对运动员提供咨询、指导、帮助与服务的密切合作、统一发挥系统功能的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成功塑造以实现训练的最终价值(即在激烈的竞赛中取胜)。而把运动训练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运动训练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以训练操作为核心、以科研和选材为助翼,在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作用下,有效发挥上述功能的系统性活动。上述子系统间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已须谀不可分,一旦各子系统运作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不和谐,就会大大影响运动训练的质量,制约运动训练目标的顺利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从逻辑分析,还是从系统观点出发,“运动训练”的原有定义都是不完善的。作者认为运动训练的定义应为:运动训练是随着竞技运动的兴趣而逐渐产生、并随着竞技运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一种以运动员为主体,以在运动竞赛中取胜为最终目标,以不断提高或保持运动员专项最高成绩为其目标实现手段的一种多学科综合介入、多系统协同运转的探索性实践活动。
2 运动训练特点的理论探疑
2.1 运动训练特点的内涵
研究运动训练的特点,应了解“特点”、“特性”和“特征”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所谓“特性”是指某一事物所特有的性质(辞海,P1533);“特征”系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 标志(辞海,P1533),是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 标志等(现代汉语词典,P1128); 而“特点”则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P1124)。由此, 可得如下推论:“特征”是“特点”的外在表现;“特性”是“特点”的内在性质;“特点”则是“特征”和“特征”的综合。故当我们归纳运动训练之特点时,其内容应包括运动训练区别于其它实践活动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特征)和运动训练本身所特有的性质(特性)两个层次。
2.2 现行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特点认识的不足
现行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特点认识的不足点主要有二:一是对运动训练特点的内涵缺乏完整的认识。以“特征”代替了“特点”,而对“特性”缺乏应有的关照,且对运动训练特征的归纳也不全面,主要集中于运动训练实施过程的特征描述。如现行运动训练学中论述的五个运动训练特点均是运动训练过程具体操作时的特征表现,而非完整意义上的运动训练特征。上述认识主要受前苏联学者理论的影响。如马特维也夫指出:“我们在试图划出(运动训练)的主要因素时,首先把安排训练过程——为了达到非凡的运动成绩的过程——的客观规律看成是这样的因素[5]。”当然,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运动训练过程不是也不应是训练理论研究的全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二是对“特”字体现不充分。如哈雷博士在对运动训练主要特征的归纳中有这么两条;运动训练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特征是科学性(第5条)、如同其它任何一种教育过程一样, 运动训练必须贯彻业务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6条)[6],这是教育和其它实践活动的共性特征,非运动训练之特有。因此,当我们重新审视运动训练的特点时需要克服上述偏颇。
2.3 运动训练的特性
运动训练的特性是指训练活动自身特有的性质。是运动训练与其它实践活动的本质区别点。主要表现在:
2.3.1 运动训练实践具有主、客体的两重性
运动训练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存在着训练实践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的主、客体两重性的结构。但与其它实践活动不同的是,人既是运动训练实践的发起者,又是在训练实践中被改造的对象。这种改造既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是主动和被动的统一。所谓主动,是指这种改造过程是人对自身机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改造,以适应专项运动的需要;所谓被动,是指运动负荷量一旦施加于人体,机体便接受刺激并发生运动应激过程。其统一性表现在机体通过对运动负荷量的适应,达到运动成绩的提高。故人既是运动训练的原料,又是运动训练的产品。即通过运动训练“把运动员的整体功能转化为一个具有定向输出功能的相对稳定态或称亚稳态,即经过训练把运动员变成具有专项运动功能的人[7]。”(韩丹,1991)
2.3.2 运动竞赛是运动训练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运动训练的产生和发展受运动竞赛的驱使,运动竞赛作为衡量运动训练成果的唯一载体,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运动训练为实现其目的、功能而向纵深发展着。运动竞赛作为运动训练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和评价尺度,对运动训练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动因驱使作用。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两大潮流,国际社会中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已能避免,但不同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的分歧与对立、大国的强权政治、强国间的经济纷争依然存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最高层次的运动竞赛作为一种“无硝烟战争”的对抗方式、作为可以实现国家政治需要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一种工具,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日益引起各国、各民族的高度关注和“热情”介入。这犹如催化剂,既加速了竞技体育的日益高度商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又促使运动竞赛的竞争强度不断提高。这些又通过国家人、财、物的广泛投入,依靠多学科的综合介入、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促进了运动训练的深化和发展。但运动训练的这种发展趋势从本质上讲,依然受制于运动竞赛。因为运动训练的深化与发展是运动竞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2.3.3 运动训练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从价值取向上看,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是截然不同的,运动竞赛的价值取向是理想化(非功利性)的,这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是密切关联的。它反映了人类征服自我、超越极限的意志和决心,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这种心态的合理、准确地表达。几十年来,运动训练不断得以强化与发展的深层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争光竞技”战略的逐渐发展与强化,它服从于国家的政治需要;二是运动项目竞赛自身的竞争性和观赏性及由此带来的商业价值与潜力,它受制于某一或某些利益集团的经济需要。运动训练的主体(主要是运动员、教练员)参与或言献身的主要目的恰恰是在这两种需要的交叉点上实现自身价值,满足自身需要,由此,运动训练价值取向的功利性我们便不难理解了。正如邓亚萍曾言的:比赛是残酷的,平时训练的再好,到比赛时发挥不好也是不好的。再如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关注的不是破纪录,而是夺金牌或奖牌。也正因如此,我们特别强调在运动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平日训练成果在重大比赛中以优异的运动成绩表现出来。以使训练成果具有社会的和个人的价值。
2.4 运动训练的特征
运动训练特征是指运动训练区别于其它实践活动的特别显著的征象和标志。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运动训练的宏观特征主要体现于其规划、结构和实施中;微观特征主要是通过运动训练过程的具体操作体现的。
2.4.1 宏观特征
2.4.1.1 运动训练项目目标发展规划的多层次性
运动训练的首要任务是必须确定训练目标。加拿大学者博姆帕曾指出:“训练中最主要的一点(无论对优秀运动员还是新运动员)是要树立成功的目标[8]。”但他的见解有偏颇, 因为他描绘的目标是个体的。而为实现竞技体育目的而确立的目标是整体和个体的统一。整体训练目标的确立必然涉及国家(或团体)对运动项目的发展进行规划的问题。如我国的“奥运争光”计划把运动项目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奥运重点优势项目,包括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射击、举重等;第二类项目是奥运争光性项目。包括女子柔道、女子赛艇、女子射箭、女子击剑、女子自行车、女子帆板等项目;第三类是战略性项目,主要是田径、游泳项目;第四类为大球类项目,应重点发展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项目,如女排、女足、女垒等;第五类为其它一般性项目,作为国家投入部分,该减的就要减,该舍的就要舍,有些项目可放到社会上去发展[9]。 可见,该规划从政策、期望、重视程度、资金流向等方面对项目依其战略地位、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势进行了区分并有所侧重,必将对各专项运动训练产生重要影响。对项目发展进行规划的目的是为扬长避短,提高比赛效益。
2.4.1.2 运动训练组织实施的系统协同性
随着训练实践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已逐渐超越了教育范畴,田麦久(1983)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由直接或间接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构成不仅包括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实践,而且还包括与其有关的管理、信息、环境等因素[ 10]。”袁旦(1991)从系统理论出发, 构建出以运动训练实施系统为中心的五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即:训练实施系统、训练科学研究系统,训练决策系统、训练医学系统和训练物资条件保障系统[11]。系统功能的优化会导致训练整体效益的提高。当代高水平训练正是通过选材、训练、科研、管理和物资保障的一体化来提高训练效益的。
2.4.1.3 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分段性
运动员高度发达的竞技能力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艰苦的渐进提高的长期过程。其理论依据有三:第一,高度竞技能力的获得是训练适应效应长期渐进积累的结果;第二,运动训练长期性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对运动训练提出的客观要求;第三,人类心理、思维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长期性的具体体现便是训练的系统性,即依据运动项目特定的成材规律把训练过程分为若干便于操作而又相互关联和有机衔接的训练阶段。训练阶段的划分依据是优秀运动员成材的一般年龄特征和竞技能力形成的阶段性规律。虽然学者们对全过程训练的分段划分方式不同,但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田麦久(1983)认为:全过程运动训练应包括4个阶段。 即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这就科学地指明了全过程训练必须按照人体生长发育、运动素质和心智能发展特点及规律有目的、有步骤地改善运动员的生物功能,提高运动员心理、智力与专项的日益融合过程。
2.4.1.4 运动训练过程的计划性及其变更性
当代竞技体育的竞争已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必须进行长期系统的科学化训练。而科学化训练的显著标志之一便是训练的计划性。运动训练计划,是指对即将进行的训练活动提前作出的一种理论设计。这种理论设计是否科学,关键看计划是否符合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否符合运动员由现实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的需要;是否与训练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是全程性还是阶段性训练,其成功的前提是制定符合专项训练规律和运动员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并在训练过程中予以贯彻、实施。但是,由于训练计划只是对未来训练过程的一种理论设计,它不可能与未来的训练实践完全吻合。因此,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影响训练过程的多方面因素的变化,原订训练计划在实施中的及时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谢亚龙(1985)曾对13个运动项目的1388次训练课的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中407 次课的训练计划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更,变更率达29.3%[12]。运动训练的计划性和变更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计划便谈不上变更,变更性更多地体现人们对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这种控制又以计划性为前提和基础。
2.4.2 微观特征
运动训练的内在发展动因源于运动竞赛。故训练活动的展开以竞赛为目标。由于竞赛因项目的多样性及不同项目对运动员运动能力要求的专项特殊性,决定了运动训练具有以不同专项运动竞赛为目标而展开的操作之特征。具体表现在:1)运动训练项目和内容的专门性;2)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3)实施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个人针对性;4)承担运动负荷的专项竞技需要性。前三个微观特征作为现行训练理论中重要的训练特点,曾被著名训练学学者过家兴精辟地论证过,不再赘述。本文仅简析第四个特征。
运动训练是以运动负荷为基本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机体施加刺激,通过机体的应激、应答表现,逐渐使其产生训练适应,从而提高竞技能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从结构上剖析竞技能力,它具有多元性。包括: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从运动成绩取得的决定因素看,它又具有专项特异性,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形式和供能特点不同,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对运动项目所起的作用和贡献也不相同。决定了不同项目施加运动负荷时具有专项特异性,所以,在训练中,应根据专项特点和需要对运动员施加运动负荷。教练员依据专项竞技特点和需要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第二,按照竞技需要决定运动负荷的内容和手段;第三,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虽然不同专项对运动负荷的施加内容、方法等具有专项特异性需要,但从训练发展的过程和趋势考察,运动员承担运动负荷的量度都在不断加大直至最大限度。这是因为训练中只有给运动员有机体以强烈的刺激,才能引起机体强烈的反映和产生深刻的变化,才能充分挖掘有机体的机能潜力,以适应运动员参加紧张激烈的比赛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需要。运动员如果不能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就不可能创造高水平的运动成绩。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必须不断提高运动员有机体对运动负荷,直至极限负荷的承受能力,这是当代运动训练发展的总趋势和明显特征。需要指出,极限负荷是相对的,随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极限负荷不断加大。在运动训练的实际操作中,运动员承担极限负荷并不是指其在训练的各个阶段和每次训练课都要承担个人最大负荷,而是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需要,进行适宜量度的安排以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运动负荷的适宜安排不仅体现于每次具体的训练课中,而且还应体现于多年,年度和阶段训练中。在多年,年度和阶段训练过程中适宜负荷的具体体现是根据训练目标有目的地对运动员施加周期性、个体性的持续和渐进负荷,并能根据训练发展的变化及时对负荷进行有效的控制。强调运动负荷施加的持续性是因为运动员机体产生训练适应的长期性和训练效应获得的不稳定性;强调运动负荷施加的渐进性是因为运动员机体产生训练适应的阶段性和其竞技能力发展的内部结构的程序性。
至此,概言之:运动训练特点是训练活动与其它人类实践活动间的独特区别点,这种区别即体现于其本质(特性),又外显于其表象(特征)。特性、特征是表达事物独特性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缺乏对事物特性的关照,易对其特征的理解出现偏颇。这是不言而喻却又言而难喻的,抛砖引玉而已。
收稿日期:199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