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也正在稳定进步和健康发展,迎来了美好的前景,面临着机遇,同时也是挑战,选择正确的方法防治裂缝也是加强建筑质量的有效措施,建造优质的工程,对建筑单位甚至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1导言
裂缝的产生轻则影响建筑的美观,重则会使得建筑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破坏建筑的使用功能,甚至出现倒塌,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及时发现裂缝并准确的分析其成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的成因分析
2.1由于建筑的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
由于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是裂缝产生比较常见的,根本原因在于所选择的建筑材料不合理,这类建筑具有较强的脆性特质,因此抗拉性比较差,没有足够的承载力,因而就产生了裂缝。
2.2由于地基基础的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
这种裂缝产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正八字形、竖向、水平和斜裂缝以及NA字形的裂缝等字形的裂缝等。正八字形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建筑的中部造成的;竖向裂缝一般会出现在底层大窗台下,这是因为相比于窗下基础的沉降程度,窗间基础的沉降程度更大;水平裂缝一般会出现在窗间墙上,这类裂缝比较少见;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建筑物的地基有局部软弱的现象,相邻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比较小。这类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地基处理不当,由于荷载的作用,建筑基础的沉降不均匀,从而导致了裂缝的出现;NA字形的裂缝建筑物中部的下沉程度较小字形的裂缝建筑物中部的下沉程度较小,建筑会反面弯曲从而形成倒八字形状的裂缝。
2.3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
由于温度的变化,建筑材料会产生应力,从而导致了裂缝的产生,如果应力的强度超过了材料的极限强度就会形成裂缝。因为屋面板和墙体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并且各自的线膨胀系数具有较大的差异,对它们进行相同程度的升温或者降温,两种材料之间就会产生应力,一旦应力的强度超过了墙体的抗剪强度,所产生的温度裂缝呈水平状,如果应力的强度超过了砖砌体的抗拉强度,那么墙体所产生的温度裂缝就会呈斜线状。由于外度温度的变化,应力会随之产生,一旦应力的强度超过了建筑材料的极限强度的时候,建筑的接触面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相对位移。
2.4由于砖砌体材料的性质所产生的裂缝
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难以满足竖缝的饱满程度,并且没能满足一些特殊构造的要求。如果使用灰砂砖而产生裂缝是因为缺乏使用经验,使得在比较长的墙段和外墙的窗台下出现了裂缝。同时新出厂的灰砂砖稳定性比较差,在出厂一个月之内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因此稳定性较差,容易形成裂缝。建筑材料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也会易于形成裂缝,同时砖体的表面比较光滑,相应的粘贴能力较差,含水度不高、粘贴能力低都是导致裂缝形成的原因。
3防治裂缝的措施
①砌筑砂浆的制备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②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③±0.000以下及潮湿环境砌体的砂浆应为水泥砂浆或特种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④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体、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宜采用粘性好的专用砂浆;⑤墙面抹灰砂浆宜为防裂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屋面应采取的防裂措施
①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等应进行分格,分格的间距不宜大于6m;②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等与女儿墙、突出屋顶的水箱间和楼梯间等墙体之间应设置分隔缝;③分格和分隔缝的宽度宜为25~30mm,并应填塞弹性防水嵌缝膏料;④屋面保温层应延长至挑檐板的尽端。
3.2顶层墙体的结构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顶层墙体砌筑砂浆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②沿顶层内外纵横墙宜设置拉通的现浇混凝土圈梁;③顶层山墙和端部两开间范围的内外纵横墙交接处宜设置抗裂构造柱;温差较大的地区,顶层端部两开间的外墙门窗洞口两侧应设置抗裂构造柱;④顶层山墙和端部两开间范围内的内外墙体宜设置水平配筋墙体;⑤顶层墙体门窗洞口宜设置抗裂洞口。
3.3砌体结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砌体结构预制件的合理布局非常重要,尤其是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构件,其竖向和平面布置与砌体本身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砌体的错落竖向结构和平行结构的布置原则方面,应当有效地提升整个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在竖向刚度和强度的应用方法,一定要保证对于砌体结构进行抗震性的设计有良性作用。施工中应该保证工件使用的均匀度,严格控制屋外的设计布线和抗震缝的位置设置,做到尽可能地保证砌体结构功能齐全,以达到抗震时间长的效果,并且使砌体视觉效果美观大方。在进行砌体墙面的砌体刚度和整体性的工作中,砌体构件应当尽可能地使用现浇混凝土楼盖,这些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水平高度和整体性能非常优良,且经过大量的地震抗震实验验证,可以有效地增强砌体的整体性和刚度。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使得抗震墙体平面上的水平都尽可能对齐,解决砌体散落和位移的问题,同时配合地震过程中的构造柱和钢筋位置均匀分布,以改善砌体的整体抗震性。砌体的抗震钢结构件和混凝土结构件的坚固和均匀分布,能够对砌体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起到加分作用,但是,墙体本身是由砂浆等各种混合材料共同组成的,因此材料本身的坚固程度和混合密度对于砌体的抗震性能和符合抗震承载标准自然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二层以上的建筑部分,受到地震作用的作用力更大,属于抗震的重点薄弱层,这种薄弱层的设计对于材料的坚固和密实程度的依赖更加明显,因此,减轻地震危害,防治地震损毁的预防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砂浆的强度,扩大墙体使用面积。
3.4砌体结构的设计、养护方面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建筑物的设计时,要力求简单,增强整体的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并且要选择正确的砌体位置,构建的配筋要合理,间距也要适当,在进行砌体结构设计时,在满足各类条件的前提下,要注意钢筋用量的增加、选用强度适中的砌体原料,以此来避免裂缝的产生。为避免因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可采取永久式的伸缩方式进行设计。对于砌体结构较大的建筑物,要做好预防裂缝的发生,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也要去实地考察,采取最有效的设计方案。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要着重注意温度的保温措施,当混凝土浇筑块体内外的温差值过大时会促进裂缝的产生,同时还会降低混凝土自身的约束力,破坏混凝土的基本结构,使混凝土材料表面干裂从而造成的大面积塑性收缩,因此混凝土温度的保温措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遇到雨雪天气时,尤其应该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可以让施工人员搭建防雨设施遮盖其表面。当雨水过多时,要注意雨水的排放,当雨水流入到基坑时,便会到影响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从而影响到最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结语
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而且城市化建设也有着飞速的提升,我国在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混凝材料的引进和使用方面,大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由此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参考文献:
[1]成权.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J].低碳世界,2017(09):121-122.
[2]柴建赏.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J].河南建材,2016(05):114-115.
[3]杨成余.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门窗,2016(06):250+252.
[4]徐进平.房屋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处理成因及预防[J].四川建材,2016,42(01):223-224.
论文作者:张菲旸,孙铭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裂缝论文; 砌体论文; 砂浆论文; 墙体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