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群英,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人民医院内科,邮编674600
[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所收治的78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胃肠炎为恶心主要致病原因;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胆结石为呕吐的主要致病原因。
结论: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强的治疗措施,将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行改善,促进患者预后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效果
恶心呕吐为医院消化内科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上症状,其主要原因在于容物在患者胃中有反流情况出现,造成这些容物最后流入到患者食管中。而患者呕吐要经历恶心、干呕和呕吐症状这三个主要过程。对症治疗患者的关键就在于要了解恶心、呕吐患者的病因。为了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提供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有效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对我院所收治的78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进行报道如下。
⒈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院所收治的78例消化内科患者,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46例和32例,患者年龄均为16~78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8岁。经临床专业诊断和检查后,确认两组患者均与消化内科疾病病理学诊断标准相符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发生。在上述78例消化内科患者之中,有69例存在呕症状,患者有39例发生过恶心症状。在其中,有28例患者产生相关症状为空腹时,并有发烧等相关症状相伴在患者身上出现。当结束饮食后有相关症状出现的患者为46例,患者同时有腹部胀痛等相关症状伴随,这主要包括经常性恶心呕吐患者18例和非经常性恶心呕吐患者54例。
1.2方法
在消化内科患者接受住院治疗之后,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和专业医师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相关情况,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同时有效诊断和检查患者临床相关的疾病,在以血液诊断检查患者的同时,还要对患者开展尿液临床诊断检查和粪便检查,检查主要采取B超诊断检查的方式和胃镜诊断检查的方式两种。当完成整个诊断检查之后,要统计分析相关的研究数据,并将造成患者产生临床恶心呕吐症状的相关因素找出来,对该症状产生主要病因进行总结分析。
1.3观察项目与指标
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症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⑵)消化内科患者呕吐症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35.0软件统计学分析所收集的患者全部资料和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⒉结果
2.1 39例消化内科患者恶心症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本组78例患者中,39例(50.0%)有恶心症状出现,其中13例(33.3%)为反流性食管炎,6例(15.4%)为急性胰腺炎、8例(20.5%)为急性胃肠炎, 3例(7.7%)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2例(5.1%)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2例(5.1%)为急性阑尾炎,其它5例(12.8%), 结果见下表1。
表1恶心症状原因及占比
通过上表2可见,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胆结石为呕吐的主要致病原因。
⒊讨论
恶心呕吐为消化内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因多种消化内科疾病在不同体质患者身上发生,也就有不太相同的症状表现程度。恶心呕吐不仅可作为独立存在的不要病种,也可成为某些原发病的并发症,这就很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现象出现。当患者有恶心感觉产生,就可能想把胃部的物质不自觉地吐出来,在呕吐期间,有害物质被部分排出,为对机体在一定程度进行保护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医师一般把呕吐看成是患者的一种本能反应,然而因某些原发病导致的呕吐情况比起正常呕吐要严重得多。研究表明,相当多的患者是因患有某类疾病而导致的恶心和呕吐,患者呕吐的次数太过频繁,就可能有脱水产生,在其体内电解质紊乱的同时,并与低钾血症相伴,产生异常低下的血容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若长时间无法控制住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可能增加治疗原发病的难度。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强的治疗措施,将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行改善,促进患者预后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忠学.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打[J].中国卫生产业,2014, 11 (33):137-138.
[2]高秀芬.80例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 月),2014, 26 (2):83-83.
和群英,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人民医院内科,邮编674600电话13988711465
论文作者:和群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4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症状论文; 原因论文; 胃肠炎论文; 胰腺炎论文; 资料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