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优化护理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论文_王花,朱燕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探究气道优化护理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气道优化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气道优化护理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干预具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气道优化护理;重症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238-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是指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的48小时后的获得性肺炎。有关研究表明[1],ICU患者发病率比普通患者高,大约有10~20倍。因此,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方法预防ICU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十分重要。为此,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范围45~89岁,平均(64.2±8.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范围46~88岁,平均(63.8±7.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较好的对比。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然后将患者带入病房,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按时休息。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气道优化护理,内容如下:

(1)体位护理预防:护理人员要取患者的头高位,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减少患者与被褥之间的摩擦,及时为患者翻身,进行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预防患者发上压疮感染。(2)口腔护理: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减少患者咽部的细菌,可采用电动牙刷进行清理,或者采用银离子口腔护理液对患者的口腔异物进行清除,维持患者口腔内的干净,减少细菌滋长。预防患者发生口腔细菌感染,影响病情的恢复。(3)吸痰护理:护理人员每天要对患者进行吸痰,及时的将患者的痰液吸出,保证患者的咽部的通畅,预防患者发生气管感染。(4)气管导管的护理:进行气管插管时,严格记录插管深度,听诊双肺呼吸音。(5)气囊护理:对患者的气囊进行合理的护理,使得气囊达到封闭气道,固定导管以及保证潮气量的供给、预防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进入肺部,避免发生误吸,减少肺部感染等。(6)气道湿化护理: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湿化和加温功能逐渐的丧失,防御功能不断的减弱,使得氧气逐渐的干燥,需要加强气道的湿化,保持气道通畅等。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100分满分,95分以上非常满意,90分以上满意,90分以下不满意。

(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3)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用SPSS 20.0软件核对,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等指标数据,用t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用卡方检验,当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n(%)]

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7.22±1.24)d,对照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9.78±1.39)d,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CU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科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ICU患者多发的疾病,较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引进气道优化护理干对ICU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前进行干预,可较好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病情的尽快恢复[2]。

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气道优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预防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中,进行气道湿化护理,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同时可促进患者进行排痰,作用于患者的皮肤表层,使得穿透肺部的力量小,进一步的减少排痰量,频率稳定,患者容易接受,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平滑肌痉挛,增强患者的咳嗽反射,降低痰液的粘稠程度。同时再结合其他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2]。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气道优化护理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干预效果突出,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信赖。

【参考文献】

[1]崔君霞,金奕,于华,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4-126.

[2]王国琴,张美英,陈义平,等.婴幼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干预对策优化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3):1752-1753.

论文作者:王花,朱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  ;  ;  ;  ;  ;  ;  ;  

气道优化护理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论文_王花,朱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