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瓶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瓶颈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1)03-0027-06
第三产业曾长期不被我国传统理论和经济建设实践所重视,这导致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及整体经济的明显滞后。笔者认为,在当前竞争日益加剧、产业升级压力不断加大、总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的形势下,第三产业已构成我国迈向现代化的主要的瓶颈约束。本文谨就这一问题的现状和对策作一探讨。
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现实
同为英国经济学家,但分属不同时代的配弟、克拉克和费希尔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国民生产总值的最大比例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的客观必然性。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产业低度化的最显著表现,就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其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总量滞后。以我国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1994年美国的构成比较,美国的一、二、三产业比例是1.77%、21.8%和75.0%,而我国的构成则是18.4%、48.7%和32.9%。根据有关研究,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被明显低估,这主要是由于:第一,统计口径的区别。国际上多是以人口从事的经济活动的性质分类,而我国基本以职业分类,会大大低估服务业的就业比重。第二,我国企业的职工服务和福利活动内部化,使部分第三产业产值计入到第二产业。第三,我国服务业的价格普遍偏低。国家统计局1994年提出我国服务业被低估5个百分点,最近有学者认为,被低估的程度大约在10个百分点以上。(注: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3.)但即使考虑被低估的因素,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国际上相比也是明显偏低的。与发达国家相差近30个百分点,与相应的发展中国家相差约15个百分点。
2、结构性滞后。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批零贸易及餐饮占到44.3%,其余的55.7%中,常规行政管理、初等和中等教育、修理业、洗理业等传统低层次服务业亦占相当比重,而包括金融保险、信息业、咨询业、科技研究开发与服务、高等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在内的直接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兴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总增加值不到30%。而美国1994年的第三产业中,交通通讯及公用、批零贸易等仅占33.3%,金融、保险、不动产及各种新兴服务业则占到50%以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1998年制造业总额是金融保险和服务业增加值总额的2倍多,而美国1994年的GDP总额中,仅金融保险不动产就达11928亿美元,服务业12496亿美元,均超过制造业的11680亿美元。(注: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96.)即使是作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大国韩国,其金融保险不动产及服务业总增加值达1265300亿韩元,亦超过制造业的1080915亿韩元。(注: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104.)美国的新兴服务业中,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科技服务、经济中介组织,尤其是近年来信息网络业的迅猛发展,对产业升级和“新经济”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比较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滞后的实质是结构性滞后。
3、增长速度滞后。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尤其在市县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主要是依靠工业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不但明显低于工业增加值总量的增长速度,而且低于GDP总额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1985-199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比第二产业低3.2个百分点,比全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低0.3个百分点。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国家规划此后十年中,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要高于第二产业。但实际上,1991至1998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增长率分别为20.2%和15.0%,后者比前者低五个多百分点。从表1可以看到,从1985年至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的提高,从28.5%上升到32.9%。但不是由于第三产业以比GDP总额增长率更高的速度增长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的低速增长,而导致其比重迅速缩小,其减少的份额让位于第三产业。
表1 1985-1998年我国三大产业比重变化及年增长率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有关数据计算。
二、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瓶颈
从我国当前绝大多数中低层次产品严重过剩,高档次产品无能力自给的现实出发,如不能尽快实现以技术创新、尖端人才培养和信息化为基础的产业升级,将失去经济竞争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而这三个基础都是以第三产业的方式存在,当前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从技术创新看,当前对经济制约的主要瓶颈在于三方面:其一,我国的应用性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多数仍未真正走进市场,未能使科技与生产有效结合而形成以自身效益促进良性循环的机制。其二,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机构严重不足。资料显示,德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遍布全德各地功能强大的技术中心的中介服务功能。德国约40万人就有一个技术中心,(注:陈自芳.前东德国有企业转制的经验与启示[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5):43.)而我国仅就沿海发达省份而言,真正硬件设施好、功能强的技术中介和服务组织可谓凤毛麟角。据统计,我国平均600万人拥有一个技术中心,密度仅为德国的1/15。其三,支持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金融保险产业缺乏。我国由于金融改革的严重滞后,整个扶持风险投资的金融支撑体系远未建立。金融业的欠发达已成为制约产业创新、升级的瓶颈。
其次,从教育和人才培养来看,我国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存量和增量都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存量上,历年来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越来越不适应产业升级对人才及其知识的需求结构。在增量上,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培养能力与产业升级的要求尚有极大的错位和差距,以致每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出现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录用不到所需专业的大学生。导致教育成为经济瓶颈的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缺乏市场化、产业化的机制,没有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
再者,从信息化来看,我国经济已越来越突出地受到信息业发展滞后的制约。我国农民时时为农产品难卖而困扰,同时又往往有买主在为买不到同种农产品而犯难。信息不灵已成为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工业和服务业领域情况亦相似。相当多工业产品积压的原因是没有进入需求者的信息视野,而不是产品的绝对过剩。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者不了解确切的市场需求变动趋势。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第三产业对我国生产领域的瓶颈制约,我们将德国和日本的三次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与我国作一比较。由于资料的原因,限于用直接消耗系数表来进行分析。表2即是我国与日、德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的比较。
[表2] 中、德、日三次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注:以上数据,中国为1997年;德国为1995年;日本为1990年。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8)》;德国数据来自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Germany,"National accounts",http://www.statistik-bund.de/basis/e/vgr/vgrinol.htm;日本数据来自《中国统计信息网/国际统计年鉴》,http://210.72.32.89/information/g.j97/0422)
可以看到,除了德国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日本第二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消耗系数略大于我国外,日、德的一、二、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直接消耗系数全部低于我国,而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则全部高于我国。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日本分别为0.1229和0.1743,德国分别为0.1620和0.2123,比我国的0.0531和0.0953高出一至二倍。这种情况的唯一解释,是其高层次的农业和制造业需要更充分的第三产业服务的供给,而较充分的高层次第三产业的服务供给,保障了其产业的高层次和竞争力。
表3 中日第二产业所消耗的第三产业投入比较
注:以上数据中国为1997年;日本为1990年。数据来源同表2。中日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划分不尽相同。主要在于对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划分有一定区别。这里将日本统计上的政府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个人服务、其他公共服务及分类不明的项目均划入我国对应的“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将教育、研究及工商服务列为“其他服务业”。
再看第三产业的结构,从表三可见,日本的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总消耗中,教育、研究的消耗占11.6%,对工商服务的消耗占26.2%,两者相加共占37.8%,而这三项在我国的投入产出统计中均计入“其他服务业”中。199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其他服务业”的消耗占第二产业对整个第三产业消耗的比重仅为3.9%,约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可以看到,我国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服务产品的消耗多集中在低层次的传统第三产业,如商业饮食、运输邮电以及一般公用事业上,而日本则集中在高层次的教育、科研、工商服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上。我国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服务的低层次,也是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瓶颈因素。
第三产业落后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制约还表现在,由于第三产业的不发达导致就业面狭小,农村中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剩余的大量劳动力无法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在第二产业中,目前劳动力剩余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同样由于第三产业就业面狭小而无法转移出来。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构成的就业压力,制约着高技术、高效率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的运用:企业和政府的领导者为了回避由于运用高效率技术和生产方式而大量减少劳动力导致的就业矛盾,而宁可选择维持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反之,由于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导致的劳动力低成本现象,仅从经济核算的角度,也会使企业决策者宁可选择更多地使用劳动力,而避免采用相对高成本的新技术和设备。从长期看,这将越来越严重影响我国的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还体现在制约消费需求上。我国第三产业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消费的增长,从而制约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就传统第三产业而言,主要表现在空间上的极不平衡。在全国多数地区的农村,商业、邮电通信、生活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与城市有巨大的差距,农民的消费显性或隐性地受到抑制。即使是改革以来收入不断提高的农民,他们的新增收入不能激发起多样化的物质和服务消费。由于第三产业不发达导致的消费环境不佳,它们大多还只能长期停留在潜在的形态上。
目前随着产业高级化的演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向软性要素如科技、信息、人才等转变。这些要素的瓶颈确实不象交通、能源等会形成感觉强烈的硬约束,而是潜在的不明显的软性约束。但它们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并且面临世界性挑战的国民经济所造成的阻滞作用完全不亚于交通、能源等硬约束。它们就如慢性病对人的摧残一样,使国民经济长期维持低质高耗运行,丧失竞争力,导致经济的衰退。我国制造业的相对落后,其实质是制造业的科技水平、人才层次、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以及资本组合能力等的相对滞后,而这与我国新兴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研究开发、科技中介服务、教育产业、信息产业、流通产业、资本市场等的落后直接相关。因而,制造业落后的原因,从根本上可以归结到第三产业的瓶颈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第三产业的低度供给,与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形成了一种低层次均衡状态。但是,当包括外部和内部的竞争压力日益强化时,产业升级的进程必然在越来越多的国民经济领域展开,低层次均衡被逐步打破,而原有的第三产业低度供给势必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产业升级的瓶颈。显然,着眼于未来,要建立能够与日、德那样的发达国家相竞争的产业层次,就必须建立与发达国家相一致的第三产业高层次供给。打破第三产业低度供给的瓶颈势在必行。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四大关键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除瓶颈制约的对策,主要应抓紧解决以下四大关键。
第一,进一步从思想上消除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束缚。我国传统的经济理论有三大弊端,一是重物质生产轻服务。二是重实物增加,轻人的需要。三是重增长的数量,轻增长的质量。当前,在一些政府官员头脑中,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单纯的物质形态上,并没有从经济发展的质量、层次、效益和“以人为本”地提高生活质量上着眼,故往往将“看得见的事业”——第二产业视为头等大事,而将第三产业作为从属。因此,必须进一步突破传统理论,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从产业升级和科教兴国的要求出发,认清第三产业的瓶颈制约,鼓励大力度的第三产业投资,按照市场的自然规律,促进其超前发展。
第二,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原由财政负担的事业型、福利性服务单位转向企业化和产业化,促进为单位自我服务的部门社会化,以市场机制促进服务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我国传统体制下把第三产业中许多部门和行业,诸如科技、高等教育、文化、卫生、公共事业等完全当作由国家包揽的事业性、福利型单位来办,不允许非国有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进入,导致大量的投资和生产要素被排除在第三产业之外,压抑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力。我国普遍存在工业企业或事业单位内部自办机构、自我服务的现象。诸如运输、教育、餐饮、及大量的生活服务的内部化,不但使第三产业的统计上出现遗漏,更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在农村,为农业服务的如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农技推广站等“七站八所”长期作为政府支配的事业单位运作,不适应市场的要求,个别甚至存在种种“坑农”行为,其自身也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应将它们转变为政府适度支持下的、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服务产业。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下,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经营,总的趋势是使经济流程由“居民低收入-政府投资-福利分配-投资萎缩”,转变为“居民高收入-多渠道投资-等价交换-投资增殖”。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第三产业市场化经营不可能整体一步到位,哪些部门能尽快推行市场化经营,推进到什么程度,改革的先后顺序的确定,需考虑如下因素:1、这些行业的生产是否具有价格弹性及弹性的大小、价格弹性较大的行业可尽快推行市场化经营,反之,需慎重行事。2、实行市场化经营对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单位,可先行实行市场化经营。3、企业和居民对实行市场化经营的行业有承受力,可实行市场化经营,否则宜暂缓实行市场化经营,以免引起社会震荡。
第三,城市化应主要以第三产业发展为动力。既然现代大城市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经济支撑,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目前是否还要强调通过工业的集中来促进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化?笔者以为对大规模区域中心城市而言,不应再强调工业生产向市区聚集,而主要应以第三产业来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四,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和政策的支持。我们一方面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下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性事业完全由政府包揽,排斥市场机制的现象,另一方面,又不应将涉及公共利益的第三产业完全等同于竞争性的赢利产业,而应给予政府财政上的扶持。应改变对民营第三产业的市场准入要求过严、手续过多、程序复杂、人为因素过多的状况,即采取宽进严管,而不是严进松管。对第三产业的税收应按从业方向有所区别。对新兴的高层次第三产业,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的,如技术服务业、网络业等,以及对那些投资回收期较长,或短期内效益不能保障的,如民办教育、农业科技推广业等,应以较低的税收扶持其发展。较大的利益所得仍是促进人们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动力。适当保持第三产业(尤其是高层次第三产业)的较高收入,将有利于我国第三产业瓶颈的加快消除和产业升级。
收稿日期:200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