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论文_阳爱兰

试论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论文_阳爱兰

阳爱兰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麻塘苗族瑶族乡学校 422614

【摘要】新课改造就了新气象,使我国教育情况得到了空前的好转,很多年轻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老教师对自己陈旧的知识进行更新和改革,使小学的教学质量空前提升。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很多“顽疾”还有待解决。对此,教师应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引导学生在身边发现数学,在课堂中认识数学,在现实中利用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145-01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想要解决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我们就需要找到问题的原因,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对原因有了详细的了解,才能够对症下药。

(一)学习动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主动开始学习的原因一般有这几种:1.要强心理,小学生们为了考到别其他人更高的成绩,成绩比较优秀,家长和老师的奖励同样促进这小学生学习;2.责任心,父母和教师对孩子抱有着很大的期望,而小学生不想让他们失望,就会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是集体荣誉感在起作用。这两种学习动机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很难融入社会,没有社会意识。因此他们的学习的方式还是被动学习,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大部份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都符合这种分析。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的动机越具有目的性,例如有的孩子为了家长允诺的奖励、学校里有很多朋友陪我玩等等,这种学习方式很不稳定,不利于长期的情况,一旦小学生被其他事物感兴趣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兴趣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和爱好也会不断的变化,最开始的时候对学习充满了好奇的心理,因为学习的外部表象而沉迷学习,渐渐随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开始对学习有了更改层次的认识,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开始只是对学习产生兴趣,渐渐喜欢上不同科目的不同内容;从对简单的图画感兴趣变成主动去学习抽象的知识。

(三)思维发展特点

经过分析大量关于儿童心理的文章和数据,得出了小学生的思考方式会随着年龄变化的结论,经过大量的学习后,小学生开始适应用逻辑思考。例如,小学生最开始学习的时候,学习的内容是简单的数字,渐渐学习了更多的数学内容,已经学会用方程解决问题。但是这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问题都无法理解和解决,还需要经过更多的的学习,才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二、趣味教学方法与常规教学方法的对比

趣味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明显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优势,教师想要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需要对趣味教学有足够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教法处在主导地位,是一种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的方法。

教学方法由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一般的教学模式都是有教师在讲堂上不停地讲解,学生你们只能被动的汲取知识,没有丝毫活力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平常讲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上缺少师生的互动,小学生们没有用发挥思考的机会,渐渐地学生们都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时间长了,甚至可能产生厌学、抵触的心理,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最严重的弊端。

因此,新课改为了解决这种课堂“横行霸道”的局面,开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和课程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差异性,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当然,还要能够把原有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和现代技术,进行大胆的创新,每位教师都是“改革家”。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新课标改革的主要方向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只有教师的数学课教的有趣味,学生们自然而然会喜欢上数学,从而主动的学习数学,甚至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趣味教学对低年级学生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对数学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对数学从小产生良好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后期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趣味性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在身边发现数学、体会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还是要应用到现实中,才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而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完成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换。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于每个人都十分巨大。在新课改趣味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数学应该放在第一位,着重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这时候学生们的思维比较简单,还没有定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主动去运用数学就十分重要。

(二)在课堂中认识数学,感受数学趣味性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是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有关的。在讲课时,简单形象的只是很容易教学,但是抽象难懂的知识一直是教学的一大难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需要使用其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直观”包括实物、模像、言语三种类型,它具有可接触的特点,教室们的教学就需要抓住这一点,灵活的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就具有很高的趣味性,能够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改变教学方式刚开始应用的时候,小学生肯定会有所不适应,但是随着学生们的适应,教学效果就能体现出来了。这时候就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义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实现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紧密的联系生活,让课堂教学变得趣味十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内涵,把生活情景和数学思维关联起来,从而让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许小红.以“趣”激“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参考.2000(06)

论文作者:阳爱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试论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论文_阳爱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