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蒙内铁路为例浅析新时期中非合作模式
天津外国语大学 李雯霏
摘 要: 中国与东非的官方交往始于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到达蒙巴萨,宣德化以柔远人,而今,中国工人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蒙内铁路的修建,推动蒙内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的“登陆点”延伸至非洲腹地。从坦赞铁路到蒙内铁路,中非合作模式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技术性援助转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案例法,通过分析蒙内铁路的建设过程,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为新时期中非合作建言献策。第一部分为引言,大致介绍本文内容及选题理由;第二部分为前期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回顾国内外目前对于中非合作的研究,运用“文明冲突论”“合作模式论”“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解释目前中非合作模式中一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蒙内铁路的建设背景及其意义;第三部分通过坦赞铁路和蒙内铁路对比,体现出新时期中非合作的全方位、多样化;第四部分分析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观念不同导致沟通困难、西方媒体倾向性的报道、制度差异致使方案受阻等;第五部分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即加强人才培训、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加强舆论宣传、宣传中非的正面形象、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中非人民的理解等;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这六个部分,本文深入分析蒙内铁路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并对未来深化中非合作建言献策。
关键词: 蒙内铁路 “一带一路” 中非合作
近年来,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和非洲对于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中国与非洲国家间在新时期的合作模式为国家行为体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方案。中非合作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非携手,将“一带一路”建设同落实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相互对接,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sequence(adcresultb0,10); sequence(adcresultb1,10);
TightRope系统包括1枚长方形纽扣钢板、1枚圆形纽扣钢板,4股Fiber Wire线将上述两钢板连接起来。1块长方形纽扣钢板置于喙突下方,1枚圆形纽扣钢板置于锁骨表面。TightRope系统间接固定肩锁关节,肩锁关节仍存在微动。在最近的荟萃分析中,Arirachakaran等[8]得出结论:与钩板固定相比,TightRope系统治疗后显示出较高的功能评分。Darabos等[9]报道,TightRope与Bosworth螺丝钉治疗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有同样的放射学效果。这说明TightRope系统重建喙锁韧带具有足够强度维持锁骨-喙突的间距及肩锁关节的对位。
此外,将“职业倦怠值”与地区、性别、从事专业、年龄、从业年限、学历、职称等之间进行比较,也得出相应情况。
蒙内铁路不仅是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收获,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重要支点。同时,也是中非“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虽然建设过程中,由于观念差异、制度不同、中方掌握话语权力度较弱等原因,出现了种种问题,但也大都能顺利解决。蒙内铁路是中非合作新模式下的产物,从以往单一的技术援助到如今的知识共享、技术转移,中国帮助非洲培养了更多的技术人才,帮助非洲国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身发展。虽然援助方式在变化,但中非是全天候的合作伙伴、风雨同舟的兄弟情谊却不会变化。中国与非洲将始终一道,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非合作做出贡献。
1 前期文献及相关理论综述
1.1 前期文献综述
近年来,中非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非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中非政治互信持续增强,经贸合作保持强劲增长,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国际事务合作不断加强,有关中非关系的研究也随之增多。现阶段国内关于中非合作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宏观来分析中非关系。李安山在《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概论》一文中指出中国学者对古代中非交通史和近代中非关系的研究比较突出;在《中非关系研究中国际话语的演变》中指出2000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导致国际社会开始聚焦中非关系,相关研究成果猛增,但由于话语权由西方学者掌握,研究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刘鸿武在《对非发展援助与中国国际责任的当代实践》一文中,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讨论分析了当代中国对非援助与履行国际责任的民族实践及支撑这种实践的历史基础与文化渊源,分析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担当国际责任之间的互动关系。Alvin Cheng-Hin Lim在AFRICA AND CHINA'S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文中通过介绍中国在非洲的部分基础设施对当地产生的影响,解释“一带一路”倡议对增进中非关系的作用,对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在非洲进行新殖民主义的报道进行批判。
二是从中非合作论坛方面进行研究。陈水胜、席桂桂在《中非合作论坛牵引下中非关系的创新性与外溢性》一文中,通过对中非合作论坛创立背景及发展过程的回顾,总结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非关系的创新性,即中非友好合作全方位、加速度推进,政治关系完成“三连升”经贸合作实现“三级跳”,安全合作迈向“纵深化”,人文交流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李安山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展望:优势与挑战》中指出新形势下,中非关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需要认真制定战略规划,充分利用民间社会组织和国际平台,加强文化交流,提供公共产品,加强对非洲留学生的后续服务以及共同制定移民政策。George Muntu在UKARIBU WA CHINA,AFRIKA NI FURSA YA KUKUZA UCHUMI BAADA YA UHURU一文中,通过简单回顾中非交往的历史,肯定了中非合作论坛对深化中非关系的重要意义。
三是从20世纪中非合作标志性项目方面进行研究。陈晓晨在《一家中坦合资样板企业的45年荣衰》一文中,深入分析了友谊纺织厂对中非关系友好发展做出的贡献,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刘海方在《铁路时问:中国专家与坦赞铁路的技术转让》一文中,提出了技术转让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王一峰在《坦赞铁路运营失败分析及蒙内铁路运营组织的对策探讨》一文对比坦赞铁路及蒙内铁路的建设情况,提出了蒙内铁路建设应重视市场营销、强化责任意识、做好组织建设、中方深度参与等建议。Jamie Monson在AFRICA'S FREEDOM RAILWAY:HOW A CHINESE DEVELOPMENT PROJECT CHANGED LIVES AND LIVELIHOODS IN TANZANIA一书中阐述了跨国利益对环境变化、人口迁徙的影响以及对地方和区域发展事业的贡献,肯定了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对非洲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理想的夫妻关系可以有效消解“隔代压迫”。夫妻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爱”(“仁”)形成“夫妻一体”“夫妻牉合”(《礼记·丧服》)即夫妻“合体、同尊卑”的既亲爱又互相尊重的格局,来对冲甚至消解传统儒家对于“敬”(或“义”)的侧重与偏好;而合宜的夫妻关系自然会形成与上代父母的抗衡局面,以有效缓解家长式的代际压迫(尤其是对女性的压迫)。如孟子认为当儿子成亲后必然会导致对父母情感的衰减,他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孟子·万章上》)荀子也认为“人情甚不美”,“妻子具而孝衰于亲” (《荀子·性恶》)。
四是从新时期中非合作标志性项目方面进行研究。李志远在《亚吉模式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考》一文中通过对亚吉铁路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等方面的介绍,提出要抓住互联互通的关键环节,开创“建设一条铁路,拉动一条经济带”的中非合作模式,帮助中国在非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中非合作转型升级。邓延庭在《蒙内铁路:东非地区跨境铁路建设新模式》一文中分析蒙内铁路的建成于新一轮东非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对蒙内铁路的运营及其有望带动的东非铁路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风险加以初步预判。李佳璇认为“蒙内”作为一个符号的传播力量也许远大于它实际472千米的里程,其互利互惠、平等发展的积极效益,令“蒙内”正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合作的可被复制的新模式。Joseph Wangui在RELI YA NANYUKI-NAIROBI KUFUFUA UCHUMI WA ENEO LA MLIMA KENYA一文中通过采访、引用数据证明了蒙内铁路这一工程对于肯尼亚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
现阶段,国内对于蒙内铁路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停留在对蒙内铁路建造技术的分析上,而对于该铁路带来的国际影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地人对其建设的不同观点、中非关系合作模式的转变则研究不多。
1.2 相关理论研究
本文应用的有关国际合作的理论,主要是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在全球层次上,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于不同文化的国家和集团之间,他不仅把文化和文明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和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且看作是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他提出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正在转向对更大的文化实体,即“文明”的认同和忠诚,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将促进中非合作持续深化。
奥克赛罗德在《合作的进化》一书中,提出“合作模式论”即“合作”应经过三个阶段:即可以认定并追求双方存在的共同利益;在互惠基础上制定策略和措施以达成合作;巩固在互惠基础上的合作,防止任何一方不合作带来的侵害。中非合作基于相似的历史背景,相似的民族经历,因而对彼此有更深厚的情谊,通过合作,维护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复合相互依赖”模式,提出在国际关系中,在行为体之间并非只存在均等的依赖,通常在国家行为体之间,相互依赖的核心是合作,而不对称相互依赖是最常见的,复合相互依赖的基本特征是各个社会之间存在多渠道的联系,包括国家间关系。
本文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中非人民出现观念差异的原因,即在交易过程中,中非人民因条件限制,环境不同,制度不同,可获得的信息不同,由此造成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中非双方时间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差异较大,因而也为蒙内铁路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中非合作是中非持久发展友好关系过程中的一大动力与特色,自1965年中非开启外交关系以来,中非交往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5—1978年,该时期中非合作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中国为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支持,非洲国家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贡献;而第二阶段从1978—1999年,中国和非洲国家的政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形势复杂多样,中国改革开放政策顺利实施,非洲国家大多实现民族独立,中非合作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领域;进入21世纪后,中非合作进入到第三阶段,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为中非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这一时期中非合作日趋成熟,中非合作逐渐从政治经济领域向全方位合作转变。中非合作模式显著区别于西方国家,中非平等相待、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互不干涉内政。中非合作的基本原则也写入各个时期的对非文件中。
目前通过抗血管生成而抑癌的治疗策略往往难以取得远期疗效,这可能与肿瘤微环境发生适应性改变而出现的抗性有关[20]。因此,结直肠癌新生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过程的相关研究中,用神经信号和(或)内皮细胞代谢共同靶向血管发生,仍有降低微环境中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并阻止肿瘤进展的优势。
本文将从蒙内铁路的建设过程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案例法,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当地人对于该条铁路的看法,以及因此带来的影响,这也是本文区别于其他研究的地方。此外,本文还将对比介绍坦赞铁路的建设情况,通过今昔对比,分析中国对非援助策略的变化,进而分析中非合作模式的变化,并为未来中非关系的持续良好发展建言献策。
1.3 蒙内铁路简介
蒙内铁路全称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全长472千米,东起肯尼亚东部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西至首都内罗毕,穿肯尼亚东部地区八郡,铁路依次经过高原区、低中山区、高平原区、熔岩流区和近海丘陵区,是肯尼亚近百年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铁路,也是东非铁路网的咽喉。蒙内铁路项目是首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和中国管理建造的东非干线铁路。蒙内铁路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车。建设中将中肯友谊、合作共赢、繁荣发展、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项目全过程,致力于打造中非产能合作的亮丽名片。建设期间为肯尼亚创造4.6万个工作岗位,建成后肯尼亚物流成本降低40%。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建设的“领头羊”,据远期规划,东非铁路网建成后,将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七个国家。
肯尼亚现存米轨铁路始建于19世纪90年代,此后100多年里,肯尼亚没有新建一条铁路。由于肯尼亚当前铁路运输能力较低,公路运输能力超负荷。肯尼亚政府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于2009年接受中国路桥投标开始建设蒙内铁路。蒙内铁路运力和运输效率都在既有米轨铁路的10倍以上,设计客运时速达120km/h,年运输能力将达2500万吨,可以说,蒙内铁路在整个东非现代化铁路网建设中将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塞穆尔·亨廷顿也在“文明冲突论”中提出了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冲突是当前较为典型的文明冲突之一。非洲大陆由于长期的被西方国家殖民的历史,因而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而儒家文明则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之上。
按照设计,蒙内铁路将穿过察沃国家公园,会对野生动物的迁徙带来一定影响。中国交建的工程师们针对环境影响采取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借鉴荷兰A50公路、德国B38公路、中国青藏铁路的设计经验,在蒙内铁路沿线设计14个大型野生动物通道、79座桥梁及100多处涵洞式动物通道,其中所有桥梁式动物通道净高均在6.5米以上,超过成年长颈鹿身高的5.8米。
中国企业在非洲不仅修筑铁路,也帮助非洲国家培育着自己的铁路产业,为非洲年轻人的梦想铺路。蒙内铁路已为3.8万年轻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同时,也为2万人提供了技术培训。在蒙内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为肯尼亚培养出诸多人才,他们将运用自己所学,为蒙内铁路的发展、为中肯两国友谊、为中非关系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蒙内铁路是中肯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首个标志性项目,非洲“三网一化”开局之作,蒙内铁路是引领“一带一路”的先锋,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楷模,是肯尼亚和中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最新成果。
2 探寻中非合作的新模式
本文利用“文明冲突论”解释在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矛盾的根源,即中非文化的差异,而“合作”则是奠定了中非合作的基础,用“复合相互依赖模式”解释中国建设蒙内铁路及其延伸段的意义,中方建设东非铁路网将会极大促进东非地区经济发展。
2.1 传统模式为单一经贸合作(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是毛泽东时代最大的援外工程之一,是中、坦、赞三国政府和人民友好合作的丰硕成果。它东起坦桑尼亚的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中经坦桑尼亚的南部、西南部地区,而后进入赞比亚的北方省,在卡皮利姆波希与赞比亚由原有的铁路线接轨,全长1860千米,1976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例如,在蒙内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征地”是首先面对的难题之一。蒙内铁路沿线红线征地范围内的具体土地权属情况相对复杂,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权属不明,难以确认地权人,也有不少地权重叠部分,且无名称编号。肯尼亚土地主要有公共土地、私有土地及部落土地三种类型。肯尼亚土地高度私有化,肯尼亚政府机构、社会阶层、部落关系复杂,政府工作效率低,种种因素给征地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和不确定性。因此有一些争议地段无法完成征地工作。
中非关于坦赞铁路的合作基本停留在提供资金、设备及中方派遣专家组援建的层面,有关其他领域的合作尚未全面开展,在后期坦赞铁路的运营维护中也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针对地铁防水变形缝的防水工作也是施工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此时就要将防水层进行铺设,要在变形缝处加入混凝土,同时要在两侧进行中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其中背贴式止水带主要原料就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利用橡胶的弹性起到封闭效果,避免了渗漏水。
2.2 新模式转变为全方位合作(蒙内铁路)
蒙内铁路建设以来,中肯两国实现了政治、经济、公共安全、教育等全方位的合作,为中非谋求共同发展、构建中非人类命运给共同体提供了样本。
在经济合作方面,目前蒙内铁路项目已为当地直接创造工作岗位超过4.6万个。蒙内铁路带动一批附属工程,如内罗毕内陆集装箱中心站ICD、蒙巴萨自贸区跨海大桥和蒙巴萨经济自贸区。据保守预测带动的直接和间接投资高达10亿美元,肯尼亚地方经济发展也将因此得到推动。
在公共安全合作方面,在蒙内铁路建设沿线,尤其各个站点建设场地,有很多中国和肯尼亚专职安全员,在中国专家的系统培训下,奔走在施工现场,严守着安全生产的底线。由新华社出品的纪录片《我的铁路我的梦》完整展示了蒙内铁路在公共安全合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蒙内铁路采取多方联合、共保安全的形式,由路桥管理人员、专业安保团队、肯尼亚政府武装和当地安保公司多家单位联合起来,共同打造了蒙内铁路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而这一体系,也为肯尼亚及其他非洲国家维护公共安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教育合作方面,蒙内铁路为了培养本地铁路职工,发展完整的铁路专业教育体系,承建蒙内铁路的中国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三级培训体系,包括铁路建设技术培训,铁路运营、管理培训和铁路工程教育体系。整个培训项目是同当地机构合作的。项目累计培训当地员工超过4.5万人次,中国路桥还同当地1000多家商业伙伴开展各类合作,大批肯尼亚青年赴中国学习铁路运营。
此外,蒙内铁路建设将中国铁路标准与肯尼亚实际相结合,用东非大裂谷的火山灰代替铁轨建设必要的粉煤灰,为肯尼亚和东非地区未来的铁路公路甚至桥梁建设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同时,蒙内铁路激活了东非商业圈,为东非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蒙内铁路自开通以来,每日客流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肯尼亚的景点之一,与坦赞铁路相比,蒙内铁路运力更强,设施更加完善,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不再是单一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而是通过全方位的合作,让非洲自己发展,用非洲方式妥善解决非洲问题。
蒙内铁路的建设不仅拉动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在中国政府及中国企业的支持下,肯尼亚铁路教育培训体系、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等逐渐完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以来,以蒙内铁路建设为契机,中非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和平安全达成全方位国际合作,蒙内铁路也成为新时期中非持续友好合作的典范。
3 中非合作新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国际合作中,各个国家都以自身的利益为依据来制定对外政策。为保障共同利益得以实现,国家需调整本国对外政策,使之与合作国家政策兼容。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深入非洲,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明显增多,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也明显增强,而这种相互依赖模式有利于增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而近年来中非合作越来越向全方位、宽领域的趋势发展。但由于国家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搭便车”效应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等,中非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3.1 观念不同导致沟通困难
信息不对称指在交易过程中,每个人因条件限制,可获得的信息不同,由此造成信息不对称现象,获取信息较为充分的人,往往可以占据优势地位,而获取信息较少的人,则在交往活动中处于劣势,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成为中肯两国人民思想观念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蒙内铁路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分歧。
新华社记者:到明年教师节还有一年时间,作为董事局主席,除了做好交接棒的工作外,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在这一年里启动、完成或交接?
非洲人对于宇宙、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现象往往来源于宗教,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及强烈的宗教意识,使他们坚定相信人生就是宗教的历程,认为人间就是他们精神活动的场所,宗教与生活的统一构成了非洲传统文化的基础。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当地人处于对神灵的敬畏,为说服当地政府及人民同意铁路穿过察沃国家公园的工作增添了不少难题。而受儒家文明的影响,中国文化则偏向认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解决问题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情况出发。“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人者天地之心”,人类顺应自然,但也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最终达成“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宣部与新华社合作拍摄制作了纪录片《与非洲同行》,中国国际电视台拍摄制作了《中非合作新时代》,这两部纪录片,记述了中国人在非洲的故事、记述了非洲人在中国的生活点滴,以全新的视角,向中非观众展现了非洲各国的壮美河山、风土人情,减弱历来对于非洲的刻板印象,呈现了近年来非洲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中非各领域的合作成果。
在使用金属托盘+木垫板的情况下,预紧力损失主要集中在预紧力施加后1 h内,因此对1 h内金属托盘+木垫板的预紧力变化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预紧力施加1 h内金属托盘+木垫板预紧力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预紧力在施加之后迅速降低,在50 s时预紧力损失率达10.73%,5 min时预紧力损失率达到16.11%,1 h后预紧力损失率达23.58%。综上所述,在使用木垫板的情况下,锚杆预紧力存在持续损失且损失比例远高于金属托盘,因此井下使用木垫板会较大幅度降低锚杆支护效果,难以实现锚杆支护对高预紧力的要求。
中肯人民价值观也有差异。肯尼亚人较容易获得满足感,“今宵有酒今宵醉”,乐于享受当下,工作和生活的计划性不强,因而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往往因中肯员工工作效率不同出现问题。
3.2 西方媒体倾向性的报道
国际话语权是话语权在国家间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发表意见的权利。现阶段,在非洲,西方国家占有主要的话语权。西方媒体以“西方中心主义”和“东方主义”为核心,以“向西看”还是“向东看”作为矛盾点,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和报道框架,并随时跟踪中国动态,对新闻发布进行“更新换代”。在该条铁路建设初期,曾有西方媒体连发多篇报道,质疑中国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这是肯尼亚及非洲国家,乃至世界对于中国的最基本的疑问。
新华社记者朱绍斌调阅三大通讯社十余篇与蒙内铁路直接有关的稿件,均不脱离蒙内铁路项目“给自然生态带来破坏”“中国融资增加了肯尼亚纳税人的负担”“中国人抢夺非洲人工作”“填海取沙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和“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不需要这样的铁路”这些观点,试图给中非合作泼冷水。
这些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报道,直接导致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受损,同时,大批不了解实情的非洲网友在报道下跟帖附和,煽动当地一些人的反华情绪,对蒙内铁路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话语权长期受到西方国家控制,因而中国在对某些事实澄清时,效果不佳,此举对中非历久弥新的友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利于中非长期友好往来。
3.3 制度差异致使方案受阻
在中非往来中,由于非洲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私有化,中非合作制度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国家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与无暴力程度、法治水平、监管质量、问责制度等影响。
1.商品的过度包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包装成本最终通过商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商品的包装更多是保护商品免于受损,或者表现商品的相关特点,其本身并没有实用价值。比如,在天价月饼中,很多月饼的包装极其奢华,花样繁多,但是整个包装盒子并没有食用价值。
由于肯尼亚腐败问题较为严重,专项拨款无法全部落实到位,索马里青年党恐怖袭击时有发生,政府对于产品监管质量较为松散,问责制度不健全,因此,在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与政府的沟通也存在较大问题,对建设工期造成一定的影响。
MapReduce编程模型由Map和Reduce两个阶段构成,Map阶段读取输入数据并产生中间结果,Reduce阶段则对中间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终作业分析结果。
其实我心里清楚,城市需要我们,就像城里人需要农村人一样。可是我在城里人眼中,就是一件商品而已,行色匆匆的城里人,没有时间欣赏我的容颜,几十几百株我的兄弟姐妹,也无法净化城市日益污染的空气。
坦赞铁路建设过程中,中方为这一铁路建设,先后派遣5.6万工程技术工人,耗资超过10亿人民币无息贷款和近100万吨设备材料,历时5年修建完成。在此期间,中国为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提供了包括机车、客车、货车车厢、起重机、拖车和各种零配件等实体性援助,1976年7月,中国承诺修建该铁路并提供为期30年的无息贷款,工程共耗资约5亿美元。1991年5月,中国政府向坦赞铁路提供1亿元人民币无息专项贷款,并提供80辆22马力的轻型机车。2002年1月,中国提供600万美元用于向第三国购买铁路零配件和机车燃油等物资,帮助其修理6台机车。2009—2011年三年间,中国向坦赞铁路再次注资2.7亿元人民币,并向坦赞铁路局提供了6台机车。2009年12月,中国宣布将免除援建坦赞铁路50%的债务,即49400万元。2012—2014年三年间,中方向其提供18辆新客车,并于2015年与4台干线机车一起举行交车仪式。此外,2011年,中方免除了坦赞铁路50%的债务。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政府为坦赞铁路投入技术合作援助资金15.8133亿元,派出专家2846人,同时后续中国政府继续投入25亿人民币用于铁路的维护和运营。
4 对策
上述问题追根溯源是文化、制度差异和双方沟通交流欠缺等原因导致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来保证中非合作顺利进行。
4.1 加强人才培训,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Craig Storti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会经历四个阶段:交际双方目标一样;在现实与预期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文化冲突;感到愤怒、恐惧;决定不再进行跨文化交际,选择退缩回去。因此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学习不同的文化背景,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交流,减弱因历史地理原因而对彼此形成的刻板印象,避免产生民族中心主义,用自己民族的价值观衡量他国文化,进而深化中非友好关系。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孔子学院应适应非洲人民学习汉语的需要,在充分尊重非洲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增进非洲人民对中文及中华文化的了解,加强中非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非友好关系,促进中国与非洲的多元文化发展,共同构建和谐世界。依托孔子学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促进非洲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为中非人文交流提供动力的良好途径之一。培养懂非洲语言的人才,做好外事翻译工作,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引进非洲优秀文学作品。在非洲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帮助非洲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中国在非投资企业员工普及非洲相关法律知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了解非洲政府运作体系及办事风格,投其所好尽量解决好出现的争端或问题。
此外,为加深中国人对非洲文化的了解,应以博物馆、图书馆等影响力较大的展馆为平台,开设相关非洲文化展览,让非洲文化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同时,鼓励参与非洲建设的工程人员讲述非洲,把真实的非洲形象带回中国。中非双方互派留学生机制对于促进中非文化了解也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培养能读懂非洲的中国人、能读懂中国的非洲人,将会为中非友好往来做出贡献。
4.2 加强舆论宣传,宣传中非的正面形象
由于双方时间观念差异较大,如何管理肯尼亚工人是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很多肯尼亚人不能适应“中国节奏”由于非洲仍属于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时间的把握较为粗略,通常迟到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是正常现象。此外,交通状况也影响了非洲人的办事效率,限制了非洲人对于时间的准确控制。
中非媒体亟需增强话语权和传播力,双方应建立媒体合作机制和项目,例如中非新闻机构和人员之间加强交流,让更多的中国新闻从业人员去非洲报道,也让更多的非洲新闻工作者来中国采访。
同时,中方在非洲也应该制定相应举措,来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可以让非洲人自己讲述他们的故事。用真实的影像有力回击西方媒体的质疑,拍摄非洲人与中国人合作完成项目的细节照片、捕捉非洲人在看到中非合作项目完成后的表情,采访非洲人对于这些项目带给他们的方便之处,以细节打动人心。
其次,与当地官方媒体合作,让当地知名的媒体人为中国企业说话,让当地媒体人深入中国企业参观调研,了解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所作所为,正视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的行为,深入了解中国对非政策,重塑中国在非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最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中国媒体机构应发挥舆情导向作用,对于国外媒体报道下的评论实时监测,及时回应某些不属实的负面评论,借助当地热点问题宣传中国方案,让非洲人理解中国政策,把握中国在非洲的话语权,让非洲人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国。
4.3 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中非人民的理解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国家间交流有着极大的作用,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应积极深化中非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以此搭建中非友好交流的桥梁。
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可以举办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向非洲员工提供福利,来中国旅行,邀请非洲员工与中国员工一起度过中国传统节日,品尝中国美食,在日常活动中,让非洲人改善对中国的偏见。同时,在中国,应定期举办非洲文化体验活动,让中国人深入了解非洲文化的魅力,邀请非洲文化代表团来华演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颇具特色的非洲民族村落搬进中国,开办非洲风味的餐馆,并鼓励更多中国人去非洲旅行,了解媒体报道之外的真实的非洲,克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文化冲突。
在非洲的华侨华人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在民间大力宣传中非文化,以此促进中非民间交往,助力“一带一路”深入非洲腹地。华侨华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当地人进行交谈或贸易往来,都可以将中国思想潜移默化进行宣传,以在民间释放中非友好的积极信号。以中非旅游文化年为契机,在中非互办特色展览,建立健全中非文明对话平台,促进中非青年思想对话和文化交流,促进中非人民友谊长久发展。
中非文化交流应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探索中非交往的古老历史,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全面深化文化交流、全民参与、文体娱乐全面开花,增进中非彼此的感情,以情动人,关注细节,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改变身边人的看法开始,让中非双方消除隔阂,互相理解,为中非友好往来做出贡献。
5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蒙内铁路建设背景、对比坦赞铁路与蒙内铁路建设的不同,分析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蒙内铁路的顺利开通,中国在非洲的又一大名片亮相世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些许不和谐声音也浸微浸消。蒙内铁路为新时期中非合作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思路,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如何行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形象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案。蒙内铁路建设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驳了西方媒体所谓“中国威胁论”“石油能源说”“新殖民主义说”,蒙内铁路的建设加深了中非间友好合作与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进入新时代以来,中非合作新模式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于非洲国家与其他国家间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非关系也将越来越紧密。
与新媒体相融合是传统媒体以及记者型主持人发展的立足点。记者型主持人在面对全媒体时代下出现的种种挑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缜密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记者型主持人对复杂的事件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析,抓住问题的核心。主持人缜密的思辨能力也可以使得电视节目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从而避免浅显浮夸。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记者型主持人要抱着去粗取精的心态学习公民记者的特色,充分发挥专业记者的优势,坚持以真实为生命,以导向为灵魂,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地采编精品,讲好中国故事。
这些火山之于昌乐不仅是“热情”的喷发,它造就了古生物化石,更孕育了宝石及各种重要矿产。目前,已探明各类矿产 25种,其中,蓝宝石资源储量巨大,有矿面积达45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3,储量达数十亿克拉,且宝石有颗粒大、颜色深、质量优等特点,被业界人士称为“中国蓝”,昌乐也被誉为“蓝宝石之都”。
参考文献
[1]奥克赛罗德.合作的进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陈水胜,席桂桂.中非合作论坛牵引下中非关系的创新性与外溢性[J].非洲研究,2016(2).
[3]陈晓晨.一家中坦合资样板企业的45年荣衰[J].中国中小企业,2013(5).
[4]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邓庭庭.蒙内铁路:东非地区跨境铁路建设新模式[J].国际经济合作,2017(9).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7]孔子学院.关于孔院[EB/OL].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2019-04-11.
[8]李安山.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概论[J].西亚非洲,2009(4).
[9]李安山.中非关系研究中国际话语的转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2).
[10]李安山.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展望:优势与挑战[J].当代世界,2018(7).
[11]刘海方,孟洁梅,黄立志.铁路时问:中国专家与坦赞铁路的技术转让[A].中国非洲研究评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2]刘鸿武.对非发展援助与中国国际责任的当代实践[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13]李志远.亚吉模式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考[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7(3).
[14]李佳璇.驶向新世纪的时光列车[J].中国投资,2018(16).
[15]李聚广.理顺肯尼亚复杂的征地工作[J].施工企业管理,2018(7).
[16]刘道胜.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研究出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
[17]罗伯特·基欧汉,小约瑟夫·奈.权利与相互依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9]王一峰.坦赞铁路运营失败分析及蒙内铁路运营组织的对策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7(5).
[20]新华社非洲总分社.我的铁路我的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1]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张忠祥.中非合作模式及其影响[J].国际问题论坛,2008(51).
[23]张宏明.了解非洲文化:中国在非洲行稳致远的关键[J].人民论坛,2018(30).
[24]直通非洲.[中非智库论坛]塞拉利昂记者马加伊:中非媒体要讲好中非故事[EB/OL].https://www.fmprc.gov.cn/zflt/chn/zfgx/t1575098.htm,2019-04-11.
[25]Alvin Cheng-Hin Lim.Africa and China’s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J].The Asia-Pacific Journal,2015(11).
[26]Craig Storti.The Art of Crossing Cultures[M].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tercultural Press,1990.
[27]George Akerlof.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M].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e MIT Press,1970.
[28]Jamie Monson.Africa’s Freedom Railway:How a Chinese Development Project Changed Lives and Livelihoods in Tanzania[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29]George Muntu.Ukaribu wa China,Afrika ni fursa ya kukuza uchumi baada ya uhuru[EB/OL].https://www.mwananchi.co.tz/habari/Makala/Ukaribu-wa-China--Afrika-ni-fursa-ya-kukuza-uchumi/1597592-4768556-tsco5r/index.html,2019-04-11.
[30]Joseph Wangui.Reli ya Nanyuki-Nairobi kufufua uchumi wa eneo la Mlima Kenya[EB/OL].http://taifaleo.nation.co.ke/?p=2488,2019-04-11.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19)10(a)-064-06
DOI: 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9.064
作者简介: 李雯霏(1997-),女,汉族,山西寿阳人,本科,主要从事中非合作关系方面的研究。
指导教师:骆元媛,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