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模式在创伤性骨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滨霞

(广西陆川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5377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护理模式在创伤性骨科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份收治的134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 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中医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的应用中效果较好,具备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创伤骨科;效用

创伤骨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且病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临床上对于该疾病,除了积极治疗外,需要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中医具有具有好的效果[2]。本次将结合我院收治的134例创伤骨科患者,分析中医护理模式在创伤性骨科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所收治1569例创伤骨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共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为(45.6±2.2)岁。对照组患者共67例,男37例,女30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为(44.7±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遵医嘱对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用药方面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不同时期的锻炼重点。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形成健康生活理念。在进行各项操作前,使患者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定期前往医院复检,并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2)饮食护理。疾病早期,创伤骨科患者会存在肠胃失调、气滞血瘀等情况,饮食宜活血化瘀、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治疗中期,饮食宜补气和血,食用高营养物质,尽可能多的补充钙和蛋白质;治疗后期,给予补益肝肾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应当叮嘱其多饮水,多食用纤维素较多的瓜果,保持二便通畅。忌食生冷黏腻、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忌烟、酒。

(3)情志护理。很多创伤骨科患者存在恐惧、悲观、焦虑等消极心理,这对导致患者气血紊乱,出现气滞血瘀情况,不利于患者骨折愈合。在护理时,应当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实际病情等,疏导其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4)药物护理:在初期,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调节骨质代谢及对症支持治疗,多给予驳骨汤口服治疗,同时使用中药贴敷、冷敷消肿;治疗中期,主要是和营止痛、补益气血,使用益中生血胶囊内服,同时使用中药烫熨治疗;治疗后期,主要是续筋接骨、补益肝肾,使用接骨续筋胶囊口服治疗。(5)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早期行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同时配合按摩、重要熏洗,加快骨折愈合速度。(6)并发症护理。患者长期卧床,极有可能发生压疮,因此应当协助患者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衣物整洁。鼓励患者多喝水,多排尿,降低泌尿感染发生率;同时治疗早期给予血管扩张剂,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

1.3 疗效评定指标

显效:经治疗护理,患者四肢可正常活动;有效:经治疗护理,患者课借助工具正常活动;无效:经治疗护理,患者四肢活动仍然受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来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用x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表1为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的具体比较结果,从表中结果发现,经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9%(2/67),对照组为14.93%(10/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在临床中创伤骨科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创伤骨科疾病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将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创伤骨科患者具有积极意义[3]。中医护理方式具有很好的效果,与按摩、熏洗结合在一起,可以避免创伤骨科患者发生压疮,加快创伤部位的炎性吸收,进而使患者的创伤部位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为创伤部位提供充分的氧气和营养,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4]。就中医护理来说,其护理的关键点是调和,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创伤部位的肌肉和骨骼僵化问题,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实施中医护理的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94.03%,2.99%,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证明,在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中医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琴. 关于创伤骨科患者中医护理的探讨[J]. 特别健康,2017(19).

[2]卢红梅,余春儿,蔡冬华. 中医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13):149-151.

[3]华玲玲.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 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2):00091-00091.

[4]周华淑,王华,冯玉松.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J]. 饮食保健,2017,4(22).

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

6.定期到医院复查。

论文作者:李滨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模式在创伤性骨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滨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