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功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导致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即使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很高,但是其安全性往往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从而降低建筑工程质量。本文中详细分析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安全;措施分析
在建筑结构的安全度科学合理的设计环节上,要注重其建筑行业的导向作用,以安全为基础,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来完善我国建筑设施的功能,注重好每一个施工细节和流程,做好相关的基础措施,保证施工可以顺利进行,提高相关设计人员的安全性设计水平,延长该建筑设施的使用年限。
1、建筑结构安全设计概述
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建筑结构的设计,建筑结构是建筑项目的基础环节,影响了该建筑设施的使用寿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人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抵御掉外界的干扰作用,在实际的建筑项目的施工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对建筑结构进行安全度的设计,有利于建筑设施提高自身的承载力,稳定该建筑设施的稳定程度,进一步改善了建筑施工的环境;其次,对建筑结构进行安全度的设计和考虑,能减少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危险,降低其发生的几率,从而稳定该建筑工程,让建筑结构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最后,对其进行安全度的设计,能有效的提高建筑项目的可靠程度,规范性的操作,提高整个建筑设施施工的价值和意义。
2、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原则
建筑结构安全性主要是指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建筑能防止出现倒塌或被破坏的性能,这也是建筑结构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通常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2.1注重建筑多重防护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而言,其安全设施要由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在结构中预留足够的逃生和消防通道,对建筑面积中的公共部分进行科学划分。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不能只关注结构的稳定性,还要注意建筑外围的安全设计,结合建筑自身功能和建筑结构来实现结构的功能与安全。
2.2注重结构统一及完整
建筑的整体结构应具备完整性的特征,特别是大型地标性建筑的设计,应该高度注重建筑结构的性能,当建筑整体性遭受破坏时,要保证构件受力的科学性及主体结构的完整性,借助结构内部进行内部抵消、转移、转移等。
2.3注重结构设计刚柔并进
设计建筑结构时要充分体现刚柔并进的原则,若建筑结构过刚,则建筑物在较大的破坏力作用下会出现大面积坍塌,降低变形能力;而建筑结构设计过柔,往往不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建筑物因过大的变形而出现倾覆现象。此外,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恰当选择建材,尤其是韧性和弹力性能良好的材料,当发生地震灾害时,借助建材自身的弹性与地震作用力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建筑抗震性能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结构自身的设计要以实用性和安全性为主,尽量采用有着一定结构弹性的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3.1 结构工程安全性现状
(1)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许多设计人员综合素养不足,专业水平过低,导致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无法达到专业水平,对于风险因素不能正确的掌握,也无法对结构安全有深入的认知,安全意识淡薄,直接导致最终的设计方案不合理,在方案被应用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建设进度,影响工程的质量,也会让工程处于安全风险之下,事故频发。再加上一些设计人员是刚出校门的学生,或者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个体,缺乏实战经验,安全意识薄弱,看待问题缺乏整体性,在设计上会出现许多的漏洞,对于建筑物的防水性,以及渗透问题,不均匀沉降问题无法进行全面掌握,最终导致建筑的安全问题。
(2)轻视前期勘察
勘察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环节,对于后期的建设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尽管目前大多数的工程建设中对于相关的问题研究占比较小,但就是这一板块却对后期的开发环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地下水、地质地貌的作用。如果出现一些地下水使用不当,不合理开采,让地下水大量的流失,会直接造成地面的凹陷,让地基不稳,出现裂缝、坍塌等严重安全问题,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影响。
(3)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是决定后期建筑质量的核心,也是决定房屋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如果在相关的材料使用上出现失误,没有考虑到沉降缝的位置,或者是出现一些数据和尺寸的设计不合理或者误差,都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在地基处理时不到位,地基强度、张力不符合要求;对相关的地质参数判断不准确,计算失误,导致最终数值与实际出现误差,也会引发结构失衡,出现安全问题。
2.2 结构工程安全性设计对策
(1)重视勘察工作
目前许多勘察人员对于地质的认识不足,轻视其在工程建设和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以至于在工作上出现消极怠工,执行力严重不足的现象,这对于地质工作的展开极为不利,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局面,需要明确责权,进行清晰的责权划分,让勘察人员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追责并提出解决方案。其次,要进行评价机制的建立,只有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才能够让让勘察人员加强责任意识,对其技术水平以及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和评价,能够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责任意识,提高水文地质工作的质量,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的后期安全。
(2)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性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力量是强大的,思想的转变才能带来行为的改变。设计人员首先需要进行正确的意识建立,进行安全意识的加强,这样才能对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让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能够充分认识到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性,将安全理念融入到结构设计中。其次,要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只有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设计人员,才能保证设计的质量,才能避免出现设计失误,保障建筑的安全和质量。设计人员作为结构设计的核心,设计人员是否专业是决定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关键。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居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对结构设计有深刻的认识,将抗震等安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3)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规范
为了保障人类安全和建筑行业良好安全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紧跟时代发展修改法律法规,满足建筑行业需求。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来进行设计,并且敢于举报一些企业在建筑建设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尽最大努力降低危险,积极构建共同美好家园。
4、结语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确保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安全的关键。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立足实际,注重建筑的多重防护、结构的完整统一、结构设计的刚柔并进,严格遵循国家的规定标准,提高建材质量及结构抗震性能,创新设计软件,规范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何萌萌.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江西建材.2015(04):23.
[2]韦文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江西建材.2015(16):92.
[3]何文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与创新.2015(15):61.
论文作者:黄,超1,罗,足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安全性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