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以成为职业教育界认识的共识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主要场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为人才培养创设职业环境。建设好实训基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我校数控加工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凝练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
一、抓好基础性设施建设,创设职业认识环境,强化学生基础技能培养
机械类专业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结合中职学生就业主要以简单工艺、加工为主,基础技能的培养为重中之重,而实训基地的实训,是学生模拟企业生产加工、提高基础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必要条件。
1.1专业环境文化建设
所谓专业环境文化就是指专业建设在发展过工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外在的物化形式。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有学校实训基地和其他的硬件设施的环境文化布置,其是专业文化建设的标杆,是专业文化建设理念展示的窗口,更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我们的专业文化建设特色:
(1)7S管理,所有的教学场所都具有7S的宣传标牌,且所有的教学场所都实行7S管理,并将管理作为好、专业课程的第一课。
(2)实训基地环境企业化,将所有实训场所作为一个整体,将教学场所布置成企业环境。
(3)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区,将学生在学习,创新过程中的优秀作品成立一个展示区,作为专业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
1.2专业制度文化建设
专业制度文化是指: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精神的刚性显现。通过专业制度建设将专业建设要求和口涵文化规范有序地制成文本来传递表达,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导向性、规范性和发展性,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我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做法:
(1)实训基地准人制:学生进人实训基地学习,首先要学习有关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必须经过考试合格,方能进人教学场所,学习过程中如果有违纪现象,必须填写违纪记录单,作为和班主任、专业部,家长沟通的依据,严格执行有关制度。
(2)教学工厂车间负责制,整个实训基地由各车间独立负责培训教师管理、场室7S管理、设备维护与使用、耗材采购与使用,主讲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辅导教师负责规范管理和指导学生操作,而优秀的学生辅助完成实训教学工作,尤其通过这一环节,突出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真正实现“零对接”上岗
2.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企业工作环境
(1)项目引领。要让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技能,单凭基本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因此建立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职业岗位为目标的教学场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部分,本专业目前拥有“普通车床”、“数控车床”、“钳工工艺”、“加工中心”等机械专业项目课程教学场所四个,对应的工作岗位有:车工、数控车工、钳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将课程与职业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
(2)引企人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项目课程为载体建设的实训基地,主要面向专业岗位,参与建设实训基地、开发课程的是学校专业教师,毕竟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有差距,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很好的途径,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担任教学,1周内3天由学校负责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2天由企业派人来校上课,从一开始的企业文化教育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学生轮流在流水线各个不同的岗位实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效显着,目前学生学习风气良好,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明显高于同类班级。
2.2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拓宽就业环境
我校的品牌专业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但是由于机械行业的岗位以及工作性质都是相对单一枯燥的,且上班时间较长等原因,使得学生的就业持久性较短,所以招生情况不是很理想。近些年来,对该专业尝试拓展,并且建立了全新的实训基地,并且专业方向由原来单一的机械加工扩展到了制图或者是编程等,学生职业的资格除了普通的车工和钳工外,增加了数控车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并且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数控加工这个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超出了普通的加工行业,且与这个相匹配的是数控加工实训基地,也投入到使用中。
三、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创设学生再就业环境
3.1建立社会培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我校的社会培训工作机构健全、管理规范,充分发挥师资、设备等优势,开设计算机、数控加工、维修电工等十余类社会培训,建立了“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车工”等特色项目。逐步形成了职前职后、考试考核、学历进修等多层次、多种类的办学与培训体系,实训基地建设是社会培训的基本保障。我校作为温江地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相关部门合作,成为了外来人员、失地农民和其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阵地,数控专业的对外培更是期期爆满。
3.2实现“双证”融通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人,职业资格标准已经渐渐课程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职业资格的要求有了明确的规定,“双证”毕业制度已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逐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双证”通融,我校目前拥有钳工、车工、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维修电工、无线电调试工、计算机、CAD等十几个专业的中级职业资格鉴定,一方面承担本校学生的职业资格鉴定需求,另一方面为社会培训人员提供职业资格鉴定场所。
经过几年的实训基地建设探索表明,专业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走校企合作之路都离不开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该集基础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朝着长期的方向发展,只有获得校企双赢的效果,才能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实训基地的合理建设能有效发挥我校课程改革的特色,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如实训基地环境模拟企业后对学生管理的难度增加,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这也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科技信心 吕著红著 2009.33期
[2]《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孙菲著 2009.8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效果探讨》产业与科技 马文倩著 2011.10
[4]《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教育与职业 刘家枢著 2008.7
[5]《在校企合作中, 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中国高等教育 陈玉华著 2008.10
论文作者:杨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专业论文; 实训论文; 实训基地论文; 基地建设论文; 职业论文; 学生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