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历程——评非洲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历程论文,艰难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非洲经济调整改革的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从长期遭受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独立之后,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建立民族工业,以真正实现经济独立。从60年代至80年代初,非洲国家主要选择了“进口替代”和“出口加工”两种发展战略。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工业化,认为工业化才是国家现代化的经济独立的根本标志。
大多数非洲国家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进口替代”是一种自力更生性质的内向型工业发展战略,即通过在国内发展本国国民经济需要的工业部门和企业,来替代从国外进口同类产品,以限制进口,节省外汇,增加财政收入和本国人口的就业机会,并以此类工业为主体带动经济持续发展。
部分国家实行“出口加工”工业化战略,即用加工品出口替代原来的燃料,初级农矿产品等,或用制成品替代半成品出口,以扩大国外销售市场,实现出口增值,并以此类工业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非洲国家在这些经济战略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统计,从1960年到1980年,非洲(南非除外)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大约3 倍,平均年增长率5%左右。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增加,从1960 年198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部门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分别为:农业从47%下降到33%;工业从17%上升为27%;服务业从36%上升为40%。(注:夏吉生:《非洲的经济发展与西太平洋某些发展中国家(地区)比较》,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112页。)这些成就是值得肯定的。要知道,非洲国家独立时,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工业。但是,非洲的经济只是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发展比较顺利。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走下坡路,进入80年代,经济更加恶化,主要表现有:经济发展停滞,人均产值不断出现负增长;对外贸易下降,国际收支逆差增加;外债猛增,资金倒流;财政赤字扩大;粮食严重短缺,人民生活困苦。非洲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许多非洲国家的工业化非但没有实现,对外依赖反而日趋严重。为摆脱困境,自8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国家纷纷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非洲经济调整改革的政策与成效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几乎在整个非洲在大陆都吹起了调整与改革之风。首先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近40个国家先后接受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结构调整方案。主要内容就是对经济实行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经济改革的具体政策则集中体现在金融,国营企业,和政府预算等几大方面:
第一,对本国的金融机构进行改造。非洲银行的种类按性质主要分为中央银行,地区银行,私人银行。按经营范围又可分为商业银行,开发银行和储蓄银行等。过去很多国家的金融业弊端丛生,例如普遍存在政府用行政手段过多地干预金融业的现象,政府硬性规定银行只能向国营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结果造成大量的呆帐,坏帐,以至于肯尼亚,坦桑尼亚,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加纳,埃及等国家的许多银行失去了偿付能力,不少被迫倒闭。在经济结构改革中,非洲国家重点开展了金融改革,尤其是1997年亚洲出现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国家加大了改革力度。埃及学习外国在银行管理上的先进经济,加强中央银行对国有和私人银行的监控与管理,以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尼日利亚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规范金融活动,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心。对一些管理不善,问题严重的予以取缔,从1997年底先后分两批关闭了308家社区银行。
第二,对国营企业进行整顿,主要是实行民营和私有化。许多国家调整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大力整顿国营企业,广泛地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积极利用外资,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坦桑尼亚政府将12个大剑麻种植园卖给私人,向私人企业提供土地,允许私人企业的外汇自汇自理,从而推动了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多哥从1986年以1998年将21家国营企业分别拍卖,租赁给私或外商。塞内加尔有63家国营公司,其中17家出售给私人,13家部分私有化,5 家清偿资产关门。(注:汪勤梅:《非洲国家努力调整经济政策》,载张同铸主编《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第114页。)到1997年10月底, 埃及已出卖国营企业16家,销售总额达17亿美元,除偿还原先的债务外,余款存入埃及中央银行。
第三,非洲许多国家实行预算紧缩政策,节约政府开支,加强税收管理,推行谨慎的货币和汇率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烈要求非洲国家削减政府开支,一方面为了降低财政赤字,缓解各国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是使政府对资源、企业等影响力降低,以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可以抑制政府中的腐败现象。
经济调整与改革在一些国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较明显的有加纳,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毛里求斯,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加纳自1984年起,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年增2%。加纳的农业和采矿业都有较大发展,黄金开采仅次于南非,成为非洲第二大产金国。(注:傅政罗:《非洲经济初露转机》,载《西亚非洲》1995年第2期,第36页。 )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视为经济调整与改革的样板。此类“样板”后来又加上了突尼斯和乌干达。80年代后期,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年增长率都很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下降,经济情况明显改善。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非洲经济调整与改革,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但总体上对非洲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事实说明: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非洲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是完全必要的。
三、非洲经济调整改革的问题及争论
应当承认,一些非洲国家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是为了获取国际社会的援助,也有一些国家是在外来压力之下,被迫推行世界银行制定的“结构性调整方案”。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难以调节分散的生产结构,这些国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世纪80年代非洲国家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4%, 不仅远低于70年代经济增长率的3.8%,而且低于80年代非洲人口增长率, 人均收入平均每年下降2.6%。 (注:唐宇华:《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载《西亚非洲》1992年第3期,第48页。 )以至于世人称非洲人的80年代是“失去的十年”。
非洲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非洲经济调整和改革的开始阶段出现问题是自然的。我认为,与其说这是由于非洲国家经济结构脆弱,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严重依赖一两种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口的单一结济结构还没有完全改变,经受不住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不如说是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思想混乱。
在80年代,关于非洲经济发展与改革有两种思想在争论。一种主张贯彻以1980年4 月非统组织经济特别首脑会议通过的《拉各斯行动计划》为代表的“非洲人自己的经济计划”,认为非洲国家经济出现困难主要是由不利的外部条件造成的,尽管非洲国家政治和经济结构存在缺陷,政府的政策也有失误,但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强调“集体自力更生”,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等。另一种是以《伯格报告》为代表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药方”,他们认为非洲经济发展的挫折,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自己的决策错误,管理能力差,政治腐败等原因所致,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只是次要原因。(注:朱重贵:《非洲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和希望》,载《西亚非洲》1998年第1期,第12页。)他们认为非洲国家应该整顿国营企业, 发挥私营经济作用,运用市场机制,放松贸易控制,降低币值等,主张实行以出口初级产品为基础的出口导向战略。
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方案,抨击者有之,赞成者亦有之。抨击者说,西方的计划很多方面脱离非洲国家的实际情况。比如,私有化的作用被夸大,有的国家象家庭处理废品一样把国营企业廉价出售给有特权的个人或团体或者是外国跨国公司,一时国库增加了收入,但这并不能使国家原有的物质资源变得更为丰富,只不过简单地更改了所有制形式。还有,紧缩财政主要是削减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开支,结果使非洲大陆本来就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失业,饥饿,疾病,营养不良,婴儿死亡率高等更加恶化。世界银行官员也被指责为“非常霸道”,说他们对非洲国家领导人和学者的意见往往不予理睬,对非洲国家过去发展经济行之有效的经验,一概予以排斥。甚至说加纳经济的增长只是“援助”推动的。一些非洲学者痛斥发达国家对非洲经济的说教,认为正是这些瞎指挥使独立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非洲大陆陷入了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和贫穷的泥淖中,因而必须抛弃“进口的”发展战略,代之以非洲人主导的政策以使下世纪的非洲人民过上好日子。(注:朱重贵:《国际经济环境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影响》,第99页。)
赞成者则认为,如果没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出谋划策,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只会更糟。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使政府官僚机制运作的庞大成本得以削减,进一步使其向应有的管理机能转化,鼓励私人企业发展则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某些国家的经济调整不成功,不能怪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责任在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许多官员利用私有化的机会,与私营企业主勾结,用廉价把国营企业卖掉以中饱私囊。世界银行倡议货币并没有剥夺广大非洲人民的福祉,相反,货币贬值会促进农产品出口,将使大多数农民受益。削减政府补贴,是因为在许多国家,政府对食品,汽油,电力,公共运输等进行大量补贴,主要受益者是城市居民,包括政府官员。一些官员甚至把低价物品拿到黑市上去卖高价。而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则无法从政府补贴中获取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经济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就是削减补贴,增加税收,有利于减少财政赤字和缩小城乡差别。拥护者辩解说,“不讼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将能使非洲人充分参与自身经济发展的进程,以达到适当的生活水准,但前提是要有一套机制能够高效率地真正实行调整和改革方案。
目前,“拉各斯计划”等非洲人自己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方案,实际上已被大多数非洲国家束之高阁。赞成者也不是没有。他们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向传统上分析,认为非洲经济改造的核心,乃是本地化。1989年4 月非洲经委会发布了《替代结构调整计划的非洲方案》,号召争取金融上的自主权以减轻对外援和外国投资的依赖,摆脱债务陷阱,实现经济一体化。反对者马上质疑非洲国家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指出经济一体化要求在成员国内部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而非洲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类似,使它们之间只有竞争而难于分工合作,这是非洲经济一体化和非洲内向发展的最大障碍。
还有一种论点,认为非洲国家单纯用经济一体化等方式来进行改革和调整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世界银行推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也不符合非洲国家的利益,最好的方法是实行由政府主导外向发展的经济战略。认为这是积极出口战略与有选择的进口替代二者的结合,要求政府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控制外资流向,使之符合非洲国家的产业发展计划。这种观点立意很好,但由于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非洲国家自身经济结构的局限,要达到这一步很困难,不应成为非洲经济改革的方向。
随着实践的深入,争论的声音目前已经微弱了许多。非洲国家在经济调整和改革中,越来越倾向于接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世界银行也考虑到非洲国家的反应,继《伯格报告》之后连续发表了两个关于非洲经济问题的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前景和计划的进度报告》和《走向持续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项共同行动纲领》),对出口导向战略有所松动,认为“光靠出口本身难以为多数非洲国家提供长期发展动力”,赞成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提出的进口替代与出口的多样化相结合。(注:黄检良:《国际经济环境与非洲发展》,载《西亚非洲》1992年第3期,第42页。)
四、结束语
非洲国家经过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长期争论,结合自己过去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基本接受了这两个机构的许多有益建议,并落实到了经济调整改革中。这两个机构根据非洲实际情况,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意见。同时,非洲国家还十分重视亚太地区发展经济的经验,并把一些有用的经验,如保持政治稳定,利用市场机制,加强区域合作等运用于自己的经济改革中。
非洲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改变多数国家依然存在的单一经济结构,实现产品和出口多样化,以摆脱对国际市场的片面依赖,同时引进新的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满足人民的需求。我们欣喜地看到,深层次的改变已经开始。在1997年3 月的非洲财政部长第6次会议上,非统组织秘书长萨利姆强调, 非洲在进行经济改革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时,必须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关系。1998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科特迪瓦前总理瓦塔拉在法国《世界报》撰文指出,采取大规模的改革计划,让经济趋于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非洲国家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实行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现在对其结果下结论显然是仓促的。并且,一直到今天,非洲经济进行调改面临的外部条件,总的说是不利的:如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愈来愈卷入只利于发达国家的全球化进程,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等。这些外部因素对非洲经济的调整和改革起着制约和阻碍作用。脆弱的非洲经济在这样不利的外部条件下进行调整,步履必然是艰难和缓慢的,但进一步深化调整和改草的路是一定要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