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信仰的发生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道德论文,机制论文,发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的需要和创造,来自于人类意识对包括宇宙背景在内的生存条件、生存历史、生存结局的全面审视和反省,来自人对灵与肉、己与他、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自觉体认和主观整合。因此,道德信仰的发生离不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离不开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义务,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对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社会等关系的自觉体认和主观整合,内含着个体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所以,道德信仰的发生机制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需要的体认机制;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需要的体认机制涉及到人性、人生的价值、人的使命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主体基础;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涉及到人的社会伦理关系、社会规定性和制约性、社会价值、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教化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客观条件;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涉及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人格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主客观方面的动态的统一。
一、需要的体认机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P286)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P82)人总是从需要出发来改造自然、构造社会、创造历史。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条件和手段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矛盾。对道德来说,问题不在于应该不应该有需要、谈需要,而在于有什么样的需要和怎么去满足需要。道德信仰的个体发生机制的研究离不开这方面的说明。
1.有限的生命与对无限的需要之矛盾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一无可逃避的事实促发思考道德与人生的关系以及道德的价值根基问题。人们有一种对无限的渴求,或者说有一种追求无限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成为道德信仰的主体性基础。道德的存在不仅指向有限生命的存在,它更指向人的超越有限生命的存在,道德信仰在这一超越的过程中生成。生命是有限的,责任是无限的,由负责任而引发的精神价值也是无限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一书中,以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正是道德义务、责任使他感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有同难的朋友需要去营救,有家人期盼他回家团聚,所以,不管狱中的生活多么艰难,他都有责任活下去。他从责任、义务中感到了生命的价值,找到了希望。虽然生命有限,但它所呈现的和留下的意义或价值可能是无限的[3](P84)。著名的进化论伦理学家鲍尔生曾说:“如果生命度过的每一时刻并没有因成为过去而被毁灭、消失,如果它仍有现实性和意义,死亡也就再也不能够毁灭它。”[4](P289)当一个人去追问有限生命的意义的时候,就会把他引向对超越生命意义的思索。而在这一思索中,责任、义务、道德、信仰就会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在规范着有限生命存在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时候,总是将理想置于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之中。道德信仰正是基于这些人性、这些体现在人性中的深沉的超越性需要才得以产生。正是道德及其信仰,为有限的个体确立了一条通向价值永恒的方式或途径。
2.对社会发展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的期望
满足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但需要的满足不取决于需要本身。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5](P229)对于个体来说,人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既定的生产力状况。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6](P321)而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力都是有限的,都落后于人的需要。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的需要在不断增长,永无止境,如马克思所说的:“一旦理想被实现,一个不安定的寻求新的目标的时代就要来临。”[7](P363)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7](P32)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的获得又受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外在的、难以把握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关系的因素,常常对人形成异化的力量。这一点在人类历史上越往前期就越明显。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的期望,成为人们道德信仰产生的又一条件或土壤。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极其落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非常大。自然在为人类提供阳光、空气、食物等过程中显得慈爱和可以信赖,但它又出现各种灾难显示它的凶狠和难以驯服。这让人们对它既崇敬又畏惧,这就产生了自然崇拜,产生了人类的早期的信仰形式。自然崇拜既与人们的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它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存在条件而对无限性东西或力量的求助,又与人的行为方式紧密联系,为了顺应自然、讨好自然和避免自然的惩罚,人们为自己立下了一些行为规范,形成了很多禁忌。这些规范、禁忌既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处理氏族、部落中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从一开始就和人类的原始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原始禁忌的形式作用于人。它们带有既神圣又神秘的色彩,是一种道德信仰。卡西尔曾说:“禁忌体系尽管有其一切明显的缺点,但却是人迄今所发现的惟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8](P138)可见,原始人的道德是以敬畏自然为基础的,道德一开始就具有信仰的内在机制。从道德信仰的产生看,它以对自然的崇拜为依托,以神圣的道德命令的方式发生效力。与人们的满足需要的手段、条件的有限性及人对无限性东西的求助分不开。
3.道德信仰就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
人的道德及其信仰的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比较来说,物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是存在的基础,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人来说是更为本质的需要。物质需要层次的高低,尽管会制约人们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状况,但它只能显示人的生存状态的好坏,可以表现人的经济地位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人生价值,更不能显示人格、尊严的高低。而精神需要层次的高低则直接影响道德境界、人生境界。很难想像一个只关心自己物质生活、只有物质需要的人,是一个道德高尚者。道德信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往往表现为人对尊严、荣誉、道德人格、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利他性、自觉性、超越性和理想性[9]。
二、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仅要和自然界打交道,而且要和人打交道,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就是从这些客观的关系中,从人们的物质活动中产生的,尽管道德离不开人的需要、利益、人性,但这些必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个体道德信仰的发生机制有内生的机制,也有内化的机制,即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道德的产生离不开个体的自我意识,也离不开社会关系。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必定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之间就必然存在相应的伦理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就构成了人的伦理义务或道德义务、道德责任。这些伦理义务能否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人格,决定着人的道德信仰能否形成。那么,这个内化是怎样实现的呢?主要途径包括:
1.生活经验的把握
道德信仰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环境。生活经验对个体具有直接的引导性,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好坏、是非,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价值通过人们的生活经验而内在化。通过社会生活,人们获得了对社会道德关系的认识和道德情感的体验,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去理解、把握和构建自己的道德信仰模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人生遭遇对于他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信仰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道德所具有的使人理解社会环境的超科学手段,处在日常生活经验的水平上,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人类的道德经验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实验室’,在这里可以找到社会发展和人类完善的最富有前景的、最人道的途径。”[10](P100-101)人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获得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尺度,并用它去评价和把握社会及其未来。只有在生活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才能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2.传统习惯的熏陶和社会舆论的制导
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长期积淀的价值定势,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群众性和历史惯性。对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潜移默化的熏陶就是其突出的一面。人从出生开始,就不能不受到客观道德环境的影响,不能不受到传统习惯的熏陶,不能不接受传统文化对他的塑造。英国当代著名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曾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埃及、巴基斯坦或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穆斯林;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西藏、斯里兰卡或日本的佛教徒家庭,那么他就很可能成为一名佛教徒;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印度教徒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印度教徒;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墨西哥、波兰或意大利的基督教徒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天主教徒。”[11](P9)传统无处不在,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潜移默化,像一只无形的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人们的意识活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不自觉地就受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外在的价值观念渐渐地变成了个体的内心信念。日本伦理学家西田几多郎曾说:“在人类过着共同生活的地方,一定有统一每个人的意识的社会意识。……不管多么出类拔萃的天才,也无法脱离这种社会意识的范围。”[12](P119)
3.社会赏罚
社会赏罚“就是社会组织根据其价值标准和一定的组织形式对其成员履行社会义务的不同表现及其后果,以物化、量化的形式所实施的报偿,包括对行为优良者给以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对行为不良者给以物质的或精神的制裁”[13](P203)。社会赏罚具有外在强制性、针对性和权威性,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直接的制导作用。对那些处在他律阶段的人,对那些缺乏道德意识和自律精神的人来说,其效果快而明显,可以帮助这些人明确自己的道德义务,增强道德责任感,坚强自我约束意识,逐渐走向道德自律,形成一定的道德信仰。
4.社会的道德教化
社会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施教的主体,道德教化至少包括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还有宗教实施的道德教化。道德教育是促使社会伦理道德内化,形成个体的道德信念、道德信仰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一般说来,无论哪种道德教育,都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道德理想目标,二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或义理上的说明,说明是为什么要追求这种道德理想目标。这两方面正是道德信仰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在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中,必先确定圣王之道、圣人君子理想人格、三纲五常的道德基本要求,然后通过天道人道、天理人欲、人性善恶、义与利等等道德理论加以论证、阐发。第三方面是在可操作层面使道德信仰具体化,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具体任务就是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被教育者的内心信念,从而使道德信仰获得直接的实践性。
5.个体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在道德品质和道德思想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的工夫。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经过长期的道德实践而形成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除了“内在工夫”(如自我反省、存心养性、正心诚意、知耻改过),还有“外在工夫”(如格物致知、读圣贤书、身体力行、躬行践履)。道德修养也是使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内化的重要途径。首先,道德修养的目的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圣人、贤人、君子,这决不仅仅是个人自封的,而是要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相一致。其次,道德修养的途径也不是闭门造车,它必须身体力行,必须在处理社会关系中得以表现和提升。最后,通过道德修养,达到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境界,内外合一,把社会道德要求融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升华为一种道德信仰。
三、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
如果说需要的体认机制是道德信仰发生的原始根基,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外推力和催化剂,那么,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就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内在过程和机理。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涉及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人格等问题。从道德信仰产生的过程看,道德认知是对道德信仰对象的确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信仰对象的敬重之心的形成,道德意志是贯彻道德信仰对象要求的毅力、志节,道德人格或道德品质的形成则代表着道德信仰的完成。
1.道德信仰对象的确立
在任何道德信仰的形成过程中,确立道德信仰的对象总是第一步。道德信仰的对象或客体有两个层次,简单地说,一是对一定道德的信奉,一是对这种道德的价值基础的信服。只停留在第一层次上的道德信仰,还不是真正的、自觉的道德信仰,因为这种信仰没有对道德价值基础的自觉追问,没有触及到道德及其信仰的根本问题,只知道要讲道德,不知道为什么要讲道德。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还停留在道德他律的层面上。这种道德信奉非常容易导致道德僵化、教条化,因为它还停留在既定道德规范上面,而不能根据道德的真正价值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通。只有达到对道德价值基础的体认并能够据此对具体道德规范在审定的基础上的信仰,才是真正的道德信仰。
2.道德情感的产生
人们会在对道德信仰对象笃信的基础上产生对道德信仰对象的一种敬重和畏惧的强烈的情感。敬重表明信仰主体把所信仰的道德当作了安身立命的价值指南,并把它放在了自己人生中的崇高地位;畏惧则是信仰主体惟恐违背了所信仰的道德,因为这种违背会严重地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做人的意义。与此紧密相连的还有人的羞耻感,就是因为自己违背了道德而感到羞愧、惭愧、耻辱。这是一种很大的情感力量,促使人改过,弃恶从善。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智、仁、勇,《礼记》中说“知耻近乎勇”[14],勇是敢于付诸道德实践的人,有羞耻感是有道德责任感的一种表现。管子把礼、义、廉、耻当作“国之四维”,甚至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5]。没有羞耻感的人肯定缺乏道德情感,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16]老百姓经常用“人要脸,树要皮”来规劝自己要讲道德。道德情感不仅能够把道德信仰对象变成一种心理需要,还必然导致和信仰对象达到统一的渴望,因此能够推动道德心理需要向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转化。所以,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的中介。
3.道德意志的形成
意志就是朝着一个目标的勇往直前,道德意志表现为不顾任何艰难、排除任何不道德的诱惑奔向道德理想目标的毅力和斗志。道德意志作为道德信仰的重要心理因素,必然与排除不道德的诱惑,克服道德上的挫折、困难相联系,是主体克服困难、排除干扰而将道德信仰理想目标付诸实践的心理素质及其心理过程。首先,道德意志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道德意志表现为道德行为的一贯性,表现为人能够达到慎独的境界,“能否达到‘慎独’的境界,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明确坚定的价值目标的试金石”[13](P348)。其次,道德意志是一种排除外在利益(主要指非正当利益)诱惑而坚定不移地按心中的道德律行事的毅力。最后,道德意志是一种克服艰难险阻而贯彻道德要求的决心。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公正的社会环境中,做好事常常不仅未能得到好报,反而遭到冷遇、嘲弄、讽刺,遭到误会、诬陷,甚至遭到恶势力的打击、报复、陷害。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否继续坚持按道德要求行事,是一个人是否形成一定的道德信仰的决定一环。
4.道德人格:道德信仰的最终完成
道德人格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它和道德品质、良心是同等层次的道德范畴,都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是个人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的集中体现。道德人格的形成标志着道德信仰的最终完成。这时候,人们通过人格的升华,产生了一种超越有限人生和人的动物性而趋向无限的崇高感,充分体现了道德信仰的超越性本质。关于这些,康德曾说:“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我作为理智存在者的价值,在这个人格里面道德法则向我展现了一种独立于动物性,甚至独立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命;它至少可以从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限制,而趋于无限。”[17](P177-178)西田几多郎认为人格是人的意识的统一:“所谓善就是满足自我的内在要求;而自我的最大要求是意识的根本统一力、亦即人格的要求,所以满足这种要求、即所谓人格的实现,对我们就是绝对的善。但是这种人格的要求一方面是意识的统一力,同时又是实在的根基里面的无限统一力的表现。所谓实现我们的人格就是指这种力量的合一而言。”[12](P114)人格是道德信仰的完成,是各种道德意识的统一,道德人格的实现就是绝对的善,是善的最高标志,在这里,人和道德理想目标达到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