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研究论文_巴岩青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研究论文_巴岩青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沾化区供电公司 山东滨州 256800)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规模的扩张,继电保护工作任务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此外,基于电网组成的复杂性,继电保护需要多项技术的共同协作,因而,在很多细小环节上出现了安全隐患,进而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风险。基于此,本文就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研究为论述课题,对其进行深入化地分析和研究,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业风险

引言:继电保护被称为电力系统中最出色的安全保护程序,可24 h不间断工作,时刻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电网的输电量逐渐增大,进而对电缆的负荷要求不断提高。此外,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不合理操作或失误、基层工作人员未全面评估安全风险、相关操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常识、管理人员未组织安全技术学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 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

继电保护一直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屏障,因此继电保护身负着保卫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职责。然而,随着居民用电需求的持续增加,使继电保护任务日渐繁重,也提升了电力系统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如今继电保护配置设备日渐复杂,但还是无法完全消除电力系统的风险隐患,致使继电保护事故频繁发生,给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负担。笔者通过对近些年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的调查发现,继电保护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组成。

1.1 继电保护定值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继电保护定值问题是继电保护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而且继电保护定值问题牵扯的因素很多,包括继电保护的技术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责任心等各个方面。而将这些因素进行归结,总共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整定计算人员的错误整定;二是继电保护人员在设备上定值输入错误。

1.2 二次回路绝缘损坏造成的风险事故及其原因

二次回路绝缘情况是继电保护设备中常见的设备故障,该风险因素存在于控制回路当中,因为其可能引起继电保护误动,触发严重的电网故障。造成二次回路绝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控制电缆、二次导线绝缘老化造成电力安全事故。

(2)控制电缆、二次导线因为质量问题致使绝缘击穿。

(3)施工工艺、质量问题引发二次导线绝缘破损导致用电事故。

(4)特殊点回路绝缘损坏引发事故。

1.3 误接线造成事故及原因

由于误接线使继电保护发生安全事故是继电保护现场频发的作业风险之一,尤其是在新建的电力工程中接错线的现象时有发生。从继电保护现场的情况来看,造成误接线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不按照图纸施工,线路连接多半依赖于自身的经验。继电保护人员在恢复临近拆线过程中接错线。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识别

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是由多种风险因素构成,要想杜绝或是减少这些风险因素的发生必须加强继电保护对风险源的识别,从源头遏制风险因素出现。一般情况下,继电保护现场事故主要分为人身、电力设备以及电网事故3种类型。人身事故是指造成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引发的人员伤亡,主要有高空坠落、触电事故。电网事故则是指因电网原有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设备事故则是因电网设备破损造成的电力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继电保护现场检修作业的风险因素涉及面较广且危险因素较多,基于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法,并且按照继电保护现场作业的步骤顺序,制定了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辨识表,并采用头脑风暴法,对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项进行逐一识别,全面考虑继电保护作业中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个风险项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风险因素的落脚点[1]。

3 继电保护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确保继电保护的性能

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必须保证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构建稳定的继电保护系统。根据供应需求,可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选择适合当前电力运行环境的继电保护控制设备,并确保相关配件的及时安装和规划。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和消除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隐患,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不可干扰配电系统的运行。因此,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是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内容。继电保护系统是通过继电保护设备实现线路的自动合并的,且能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启动相关的备用电源,将配电系统的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小故障造成的损失。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供电设施的保护是十分有效的。如果线路存在故障,则继电保护程序会及时对故障位置进行跳闸断电处理,从而将整个故障位置与电力网络断开,避免因故障而造成二次损失,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

3.2 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工作

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评估是安全风险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检修单位需要根据继电保护故障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涉及变电站的需求,也需要反映客户的需求,并注重继电保护作业风险专业技术的标准需求,全面落实继电保护现场风险评估的各项标准要求。实际的检修工作中,除了专业知识的要求外,更要结合检修人员的工作经验,在整齐化一的统一部署下,落实各个检修环节,找出风险因素的存在位置,并对该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风险预控管理,将风险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3.3 注重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管控的衔接关系

要想做好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的安全管控工作,需要注意安全监控各环节的相互衔接关系。比如,在进行继电保护风险因素的检修工作时,要先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风险判定和风险决策[2]。除此之外,检修人员在制定风险解决措施时,需考虑继电保护现场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继电保护现场的全面勘察。此外,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的解决,还应加强检修人员之间的专业化合作,提升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安全管控的准确性,将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3.4 继电保护系统的正确调试

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内容。应根据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相关系统要求选择继电保护程序的运行方式,从而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含量和确保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按照相关输电网络的设置要求和配电要求设置继电保护系统,并明确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流程,且施工方要做好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工作。此外,还应通过人工和后台程序监控继电保护系统在电力网络中的运行情况,明确人员的工作责任,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5 提升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

通常情况下,对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检修工作而言,检修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而系统地把控继电保护现场的风险因素,避免出现任何遗漏。

4 结束语

总之,在继电保护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认真贯彻落实我国相关的电力运行法律和法规,有效应对风险差异化,克服电力运行中的各种阻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关乎着我国城市的正常发展,因此,要切实消除电力安全隐患,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绍祥,杨洲祥,孙真.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14(03).

[2]王鹏,李明. 继电保护现场调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J].工作研究,2009(11).

[3]韦 强.关于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浅析[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1(02).

[4]梁永福.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J].继电保护技术,2008(01).

[5]楼骏,柳勇,李延.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05).

[6]杜姗,杨唐,赵英杰.高通量测序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12).

论文作者:巴岩青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研究论文_巴岩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