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汪慧利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汪慧利

汪慧利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450000)

【摘要】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类别对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方面有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病房环境、药物使用、感染控制、护患沟通、身份识别等各个方面。同时应建立相对应的专业培训以及考核标准,增强护士的安全行为意识以及交流能力,使整个护理过程处于安全的氛围下。对用药管理以及确保手卫生的管理一定要重视,要以此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81-02

一、前言

为了给患有生命危险疾病的儿童患者以及处于大规模手术恢复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过程,因此建立的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其具有先进的治疗仪器以及优质的护理,因此需要一批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生和护士来为此提供服务,才能完成其先进而复杂的医疗过程以及优质的护理工作。不仅如此,同时还需要配备呼吸治疗师、营养师、药剂师、物理治疗师等一系列的专业人士。为了确保PICU的护理安全以及护理质量,需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大体上对结构、过程、结果三个方面来进行相关的分析,为PICU的发展提供些参考。

二、影响因素

1、结构因素

(1)护理人力资源

①专业素质

护理过程需要由具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优秀的护理服务以及质量。因为考虑儿童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其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因此,儿科护士必须经过相关方面的培训以及具备优秀的专业水平,同时较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担任儿科重症病房的护士。

②教育背景

护理人员的素质因素是护理质量的保证,为保证护理质量进而要考虑到护理人员的素质。而学历等教育背景是护理人员素质具体的某一方面的体现。因此,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决定其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有所保证,所以教育背景方面也需要得到重视。

③人力数量

据中国儿科重症监护室发展调查课题协作组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与2000年对比,医护人员匮乏仍然是突出的问题,医生、护士与床位比和10年前比较无改善,无论是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儿科监护单元,医护人员数量与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床护比要求的差距甚大,而专科医院平均床位使用率远远超过85%的要求。

④人力结构

人力结构方面存在着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护理人员年龄方面普遍较低的现象意味着技术骨干力量的的不足,同时,年轻的护理人员也会面对自身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个人问题。无形中会加重人员不足的现象,进而影响到PICU的护理质量。

(2)工作环境

护理工作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整个护理工作周围事项以及人物等,总的来说,就是能影响到护理工作的种种因素。

(3)仪器设备

考虑儿童仍然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疾病所使用的仪器具有其特殊性。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应满足患病儿童的基本要求,比如病床规格,病房内色彩等与成人相比这方面的配置明显有区别。

2、环节因素

(1)用药护理

PICU患儿病情危重,用药品种多,药物治疗较复杂,用药剂量少,其潜在用药不良事件的风险发生率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PICU患儿用药的特殊性,其用药不良事件时有发生,最常见的儿童用药差错为用药剂量过大,影响患儿的救治效果。

(2)手卫生

护士与患儿的直接接触最为频繁,其手卫生的执行状况和患儿能否获得安全、有效的护理有着重要联系。

(3)护患沟通

因为PICU收治的患者是儿童,在沟通方面的能力有限,因此,信息获得的来源对护理工作又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探视制度的限制,父母对儿童的病情不足够了解,会影响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在医生与护士沟通的过程中有10%的时间属于无效沟通,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传递出错误信息、忽略信息或者被曲解的信息等。所以无效沟通是影响PICU护理风险重要的部分之一。

(4)身份识别

因为PICU是无陪病房,因此在患儿身份识别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遇到同姓名、同出生日期、同性别、转换床位、患儿意识障碍等一系列问题是,在加上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因而出错的概率大。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本身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因此方能避免此现象的出现。

3、结果因素

(1)护士满意度

护士满意度低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是导致护理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满意度低会导致护理人员情绪不高,使护理质量下降,进而会引发医患纠纷等问题。

(2)护理管理评价指标

护理管理是护理风险控制的影响因素。现有的ICU护理管理问题包括缺少全程监控,缺乏监护质量敏感指标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不当,护理制度操作指导性不强,缺乏护理人员绩效激励机制,护理质量缺乏量化指标,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三、对策

1、建立P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评价标准

我国目前还没有PICU专科护士的准入标准,各地区的条件不同导致了专科护士的培养也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全国性的设立PICU的培训基地的准入标准,以及统一其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培训方式等。以确保我国儿科重症监护专科化的健康发展。

2、推行护理人员岗位分层管理

据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技术职称、业务能力和临床经验,合理科学地设置岗位、分层使用各级人员。

3、增强PICU护士的安全意识及沟通能力

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及人文素养的自我修炼,同时,掌握护患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及技巧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

4、明确护理安全的项目组成及督导

护理管理者需针对护理安全组成项目从培训、考核、身心防护及调适、仪器设备维护、布局合理规范、设施及信息系统完备等方面进行规定及督导,确保护理安全。

5、加强用药管理及观察

护士在配药中严格计算用药剂量,了解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并切实做好查对。在患儿用药及输液期间密切巡视,观察患儿用药反应和穿刺部位情况,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尤其是特殊药物的观察记录。

6、强化及落实手卫生

对护士长期进行洗手知识教育培训,提高护士手卫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督促检查,提高护士正确洗手的自觉性及执行率,定期抽检洗手后的细菌数指标以验证效果。

四、结束语

对于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控制,还需要国内儿科护理同仁进行大量的研究探索,期待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尤其是与患儿直接相关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确定和监测,以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唐小晶张国英谭秋等.中国西部地区儿童重症医学发展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危重病

[2] 蔡碧兰黄湘晖杨美丽.l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1(26)

[3] 罗丹周立.lCU患者转出过渡护理的国外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

论文作者:汪慧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5

标签:;  ;  ;  ;  ;  ;  ;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汪慧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