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而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要想准确而迅速地接受大量信息,并对接收的信息具有识别、判断能力,就要具备很好的阅读能力。同时,对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给予了更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新理念
一、更新理念,角色定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课程理念变教师是课程的传播者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仅要活用教材,还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并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种思维碰撞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根据与学生沟通所发现的实际情况,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教材上没有的,教师预先也没有想到的,这种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体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
二、转变方式,激活资源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文本与阅读主体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惟有互动的课堂才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品读感悟,高效阅读
新的课堂,教师不是告诉而是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此目标下,要摆脱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高效阅读的教学模式,尝试如下:
1.导入:恰当而精彩的导入是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导入方法有复习导入、背景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等,可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情况而选择,以求激发学习兴趣。
2.交流预习情况:有条件的可利用展台,无条件的可分组交流,或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预习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用讨论的形式给予指导,对于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就留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提倡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有利于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丰富学生的见闻,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以及课内课外的联系。
3.品读感悟
(1)读: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进行阅读,抓住关键词句和语段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学生预习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让学生选一组词读一读,注重词语的理解与积累。理解词语需要结合语境揣摩其中的意味,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往往与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如果抓准一个词语,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
(2)品:精细阅读,局部揣摩。让学生养成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批注标识的习惯,当读到文章精妙之处,可以圈圈点点,并仔细揣摩文章中的动人之处,更加深入地理解词句之精美、语言之动人。另外,通过品读文章,可以使学生自己总结出重点句、中心句,概述文段要点;抓议论句、抒情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悟:提高性阅读,鉴赏文章特色。悟是阅读最终的目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要表达出的情感,从形式到内容、从外在到深层地体会文章、欣赏文章。
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加以调整、改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最终能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高写作水平,达到阅读教学真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红明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1):45。
[2]王凤鸣 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23):165-166。
[3]白国强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动态生成[J].学周刊,2016,(04):89-90。
[4]王威 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培训,2015,(08):765。
[5]邱桃英 浅谈语文课程如何整合信息技术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4-15。
论文作者:耿秀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互动论文; 文章论文; 目的论文; 课堂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