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金带铺初级中学 孙莉
【摘要】
地理是在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学科,有着强大的未知性。如何在众多科目中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初始阶段就带领学生畅游地理的海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能力,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来阐述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初中生要学习的科目多,课业负担繁重,并且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地理学科的分值折合之后只占20分,让学生感觉地理学科是鸡肋,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和积极性都不尽人意。因此地理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需要在课时少的情况下创造高效课堂,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二、构建初中地理学科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1.精心导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在课堂伊始的导入部分就要先声夺人,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一堂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格外重视导入部分,多花费一番时间和精力仔细打磨,那么自然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维,控制好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笔者在讲解《东南亚》这一部分知识时,摒弃了书本中原有的语言导入,采取了谈话导入的方式,对学生说了一句打招呼的泰国话,学生一听就提起兴趣了,开始议论纷纷,然后我又对学生提出了几个有关东南亚旅游的问题,这时课堂上已经热闹开了,就趁这时为学生定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那么学生就会非常专注的学习本节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完成了课堂导入任务。
2.加强小组合作,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强调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他们才能真真切切地学到东西,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关系,既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师者的教导,激发学生的闪光点,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互动,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欧洲概述》的内容时,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书本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完成学案,之后再对学生进行知识问答,如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通过问答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从而查缺补漏,完善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分配讨论小组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通过组内成员的讨论与交流,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3.强化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低效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教师仅仅把它当做教学,学生也仅仅把它当作是学习,如果师生双方都能够认识到我们学习地理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一项技能,以便于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话,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比如在学习《天气与天气预报》这一课时,我给学生提前布置了课前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仿照教材中的天气符号,手绘天气符号卡片,在上课时分组进行展示。这样学生不仅很快记住了天气符号,还提前预习了本节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真正的高效。
4.借用多媒体,加强信息传输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地理学科是一门图形较多的课程,课堂教学主要依赖抽象思维,因此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是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效率的方法之一。多媒体这种倍受欢迎的教学手段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复杂的问题直观简单化,多媒体用音形色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方面的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将多媒体作为课堂辅助手段是教师的不二选择。以《中国的地形》一课为例,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在头脑里根本没有一点中国地形的概念或情景,因此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课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中国地形地势的航拍视频,为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地形的景象,以激起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变得简单轻松有趣。
5.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则要时刻进行反思,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教师的反思不是单纯地回顾课程,应对教学中的亮点进行记录,对疑惑以及失败进行研究并解决,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改正,寻找适当的解决办法,并在之后的课堂中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反思是教师的镜子,能够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优化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结语:
总之,我们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对质疑和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只要我们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了地理学习的方法,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就能高效,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增强。
参考文献:
【1】樊军志.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J].科技展望,2016.28
【2】黄金明.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创新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5.12
论文作者:孙莉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地理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这一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