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继续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方向论文,工程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继续工程教育工作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对继续工程教育的内涵、功能与作用的认识有待加深,继续工程教育的系统性有待加强
继续工程教育从其功能来说,有五个方面:一是科技教育功能;二是人力资源配置功能;三是终身教育功能;四是服务功能;五是超前开放功能、实用性功能。从当前企业继续工程教育的情况看,我们更多的是注重其第一方面尤其是知识传授的功能,在对人力资源配置功能、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建立为企业“科教兴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的意识等方面,还体现得不够,还没有在观念上形成真正把继续工程教育看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认识上还有待深化,制度化、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有待形成与完善。各专业课程开设缺乏内在逻辑关系与系统性,针对当前生产实际情况不够,各专业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对技术人员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远远不够。
2、继续工程教育的课程开发与设置的科学性尚待加强
当前继续工程教育的课程开发与设置主要依赖于企业内部各专业小组的专家成员,但其科学性尚且不够。首先,专业小组讨论的组织形式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性。虽然专业小组的成员均由技术管理、技术开发设计等各方面的专业骨干组成,工作经验丰富,但由于工作比较忙,因此在参加每次讨论时的准备难以充分,对专业培训课程设置更多的是依据本人直觉判断与预测,难免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同时讨论的结果也存在着个人权威、人际关系及群体压力的缺陷。其次,由于现代多变的社会,企业内外环境日益复杂,经营管理方式与科学日新月异,单凭个人经验难以得出满意的结果,尤其是对于一线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调查不够深入,无法适应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一些关键岗位的后备人员储备不足,难以形成适应企业生产实际需要与发展的科学的课程开发体系、第三,培训课程设置仍未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大部分培训课程是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我们需要知识的更新,但更需要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也就是说我们在培训中要重视知识的生产性问题。现代企业培训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其中态度培训最具有根本性,这也是我们在继续工程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3、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工程教育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一些企业参加过继续工程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数占企业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另外从许多培训班的培训效果评估表反馈来看,认为“参加培训是领导安排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60%左右。
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选择是否参加培训,主要取决于他认为参加培训能否体现其效用的最大化,这里效用最大化可能由这样的几方面来决定:首先,培训课程本身是否符合其兴趣或要求。其次,本次培训对其今后的工作是否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或其它收益,参加培训是否会对其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三,参加或不参加培训是否受到某种奖励或惩罚。从企业生产与发展战略出发的每一个培训项目,必须与技术人员的个人职业发展和对新知识的渴求紧密联系起来,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否则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4、还未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评估系统
虽然我们在教学评估方面也都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我们目前的评估仅限于对教学的评估。教育评估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包括需求的评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评估、培训效果评估等等一系列的评估。其目的是提供科学、全面、准确的信息,以便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与评价。而如何建立一个全员性、全方位性、全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次,评估的形式与方法单一,结果不够准确,远未能够对展开高质量的培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5、继续工程教育的投入还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
对教师津贴费、兼职教师的培训、对教学的设施、场地、设备等投入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培训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6、课程协调员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课程协调员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陈旧,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职工培训的要求;二是现代培训理论知识贫乏,对现代培训理念的学习与实践还很不够,仍然凭着传统教育的老经验、老传统、老办法培训职工,开拓创新的能力急需提高。这就使得我们的继续工程教育在管理水平、培训组织形式、教学形式等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努力提高课程协调员的素质十分重要。
二、企业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
1.加强现代培训的理论研究,探求继续工程教育工作的规律和发展道路
无论是在管理模式还是在培训方法上都要改变传统的形式,要对继续工程教育的作用、对象、方法、特点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在培训科目设置与选择、时间与周期长短、效果判断与教育形式、手段,以及从人才资源投资开发、分类及分层管理等不同角度研究其发展方向、目标、组织结构、管理体系、运行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与讨论,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明确今后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措施和办法。此外,要通过各种传媒与渠道,使更多的人懂得继续工程教育是“科教兴企”的必然要求。任何部门、组织都应首先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继续工程教育、终身教育的意识应该成为全体职工的意识。
2、理顺关系,健全管理和组织实施体制,建设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工作队伍
继续工程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既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有统一规范化的管理。作为培训的实施者和组织者,要不断学习提高。这种学习应包括二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二是现代培训的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要从传统的单一知识的角色转变为集课程开发、班级管理、组织教学、评估等职责为一身的综合性的职业角色。
3、完善各项配套规章制度
完善各项配套规章制度是继续工程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继续工程教育要与职称评审、聘任挂钩,激励和奖励制度也要配套。其次,要完善继续工程教育本身的评估制度、考核制度、督导制度、登记与统计制度,培训需求分析规范化、科学化,培训组织形式多样化,培训管理精细化等都需要在制度上予以保证。还应考虑建立继续工程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指标体系,为今后检查评估工作做好准备。
4、增加对继续工程教育工作的投入,围绕热点、难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工程教育活动
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增加投入。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和发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继续工程教育形式。在开展各种继续工程教育活动中,要坚决避免那种不顾效果、追求表面形式的倾向,杜绝那种不顾效果强迫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现象。
5、促进对外的交流合作
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利用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进行学习交流。走出去、请进来,扩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标签:培训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