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亚太地区契约劳动力市场状况分析_劳务成本论文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亚太地区契约劳动力市场状况分析_劳务成本论文

90年代后半期:亚太地区承包劳务市场形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半期论文,劳务市场论文,亚太地区论文,形势分析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在90年代后半期,亚洲和太平洋主要国家和地区将投资1 万亿美元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电力部门将需要3000—3500亿美元,电信部门1500亿美元,交通运输部门3000—3500亿美元,供水和环卫部门800—1000亿美元。

总体形势

(一)有利因素:

1.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各地区之首。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1995年经济增长为7.2%。据专家估计,1995-2000年, 亚洲“四小龙”为7%,其他亚洲国家为6%,都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2.市场容量增强,产业结构多层化,形成“雁行”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今后几年中仍继续发挥作用,不断形成新的市场层次。区内的日本不断将生产成本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出现依次传递和波及效应。第二层次是“四小龙”,第三层次是泰、马、菲和印尼,第四层次如越、柬等。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使得承包劳务市场更趋于活跃。

3.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重要工业基地。据亚洲开发银行报道,本世纪末,亚洲国民生产总值将占世界的35%,远远领先于西欧(24.6%)和北美(18%),亚洲发达国家在世界工业制品所占份额将从1988年的22.1%上升到2000年的26.9%。

4.区内外来投资激增。近年来,亚太地区对外国直接投资采取了积极态度,放宽外资进入的自由度,吸收了大量的外资,其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外资进入的速度,占世界投资比重也大大增加。在90年代后半期,亚太地区的外来投资还将进一步增长。

5.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6.与中国地缘相邻,许多国家与中国有着传统的文化和经济关系。

7.某些国家和地区劳务短缺。由于区内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某些行业,尤其是技术劳务短缺,给劳务输出国带来了机会。

(二)不利因素:

1.亚太地区目前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贫富悬殊差距较大,国民受教育程度层次不一。

2.一些发展较快,原经济基础较差的国家如越南,资金短缺依然严重,成为经济发展受阻的关键。

3.国际承包商不断涌入亚太市场,使得区内承包劳务市场竞争加剧。

4.世界上许多大的劳务输出国在亚太,且这些国家劳务输出手续简单,方式多样,未来流向亚太劳务输入国的人数将急剧增加,构成对中国公司在亚太劳务市场上的威胁。

国别(地区)分析

日本:日本经济将以调整产业结构,放松行政控制为主导,争取推动经济年增长约1.6%,实现400万人就业。日本政府准备在1995—2004年的10年间实施总额达630万亿日元的公共投资计划, 重点是上下水道、公园、道路、公共租赁住宅等基础设施,并且日本政府承诺自1994年4月起逐步对外开放建设市场,但仍只限于高于一定限额的中央政府工程项目和工程设计咨询,我国承包工程在一些民族特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服务以及航运业服务等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力。低工资、低社会地位工种劳力长期短缺,且因工种间替代性低引起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劳力暂时短缺,随着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社会老龄化严重,老年看护业在未来会很发达。日本政府允许以“研修”为目的引进部分外籍劳务,因为中日两国文化地缘接近,劳务合作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向日本输出各种技工、农林研修生、海员、厨师、餐饮旅游业服务生、售货员、护士、中医药专家、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等。

新加坡:新加坡自1991年对我国重新开放建筑劳务市场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市场之一。新加坡以“信息技术2000”计划为指导,建设并管理国内的“信息高速公路”,预计将花费数十亿美元,以购买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设备,也由此引起对计算机人才大量需求,已引进大批外国软件设计人员。据估计,新加坡的1/5 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来自国外,主要是中国和印度。新为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将兴建房屋,维修以优惠条件出售的私人房屋;每年拨款2 亿新元用于改善公路交通,如新的环岛高速公路。为提高其货运能力,今后几年有一些大型项目:扩建集装箱码头、修建第三个航空集散站,修建第二座通往马来西亚的桥梁,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4800兆瓦的新电站。工商业投资活跃,电子、化工等行业的专业性建筑需求也很大。在新加坡140 万人口中,外籍劳务有30多万人,主要的劳务来源是马、菲、印、中国等,对普通外籍劳务管理严格,从部门、企业规模、税收上都有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可以雇佣普通外籍劳务的部门有制造业、建筑业和家庭服务业等,且对中国的高技术人才限制相对较少。

韩国:韩国的“新经济五年计划”把1996年命名为福利年,着重解决交通、电力、住宅、环保和老年福利问题,并加大对这些方面投资。韩国公共开支计划很庞大,有大量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有一般的市政建设和工商业建筑等工程。但对这些项目,国际承包商参与机会很少、只有在那些韩承包工程业技术水平达不到的项目才可能涉及,因韩工人工资上涨较快,加之韩元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以海外投资方式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刚起步,因而引入外籍劳工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在朝鲜半岛南北经济协作仍处于试探性阶段的情况下,中国对韩输出“研修生”是大有可为的。从行业分布上看,由于美国将中国纺织品原产地标准由原料产地改为最终加工地,而中国纺织配额不足,使韩纺织业被迫立足国内,要实现其出口在2000年达200 亿美元的目标,对中国纺织“研修生”需求会相当大;其它需求行业有服装、制鞋、电子等。又因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今后的目标,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会大幅度增长,化工、计算机、飞机设计方面的人才都需要从国外引进。

香港:据香港地政工务司透露,90年代后半期,香港将投入1000亿港元来发展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新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系统,码头建设、海底隧道、环境治理、房地产和港深间的交通等。预算达210 亿美元的新机场项目,在1996年达到建设高峰;集装箱码头的修建等待中英谈判的结果。港府于1994年初推出排污工程,共分四期,跨越“九七”,第一、二期工程预算额为120亿港元;环保工程的另一部分是港口、 海滩治理,在未来10年中需投资数10亿美元。此外,港深间的深圳河治理工程也将提上日程。随着大陆南北高速公路,铁路工程完工,香港“西部走廊”建设也将加紧。私人投资则侧重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业作为香港经济繁荣的标志,发展将持续到“九七”以后。香港对外劳工需求将在近年达到高峰,正常时期外来劳工需求量除家佣外,在3 万人左右。目前在港合法外籍劳务达16万人,对外来劳动力需求最大的工种是:建筑工人、家佣、餐饮旅游服务者、成衣工人、商业贸易部门职工等。建筑工人几乎完全需要从港外引进,总量多达3万。 家佣目前有十余万,其中菲律宾女佣占绝大多数。除家佣以外的港外劳工,大陆人占绝大多数。随着香港与内陆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港内产业结构继续调整,曾作为“香港奇迹”的加工业、服装业、电器、玩具制造业等将向内地迁移,大陆劳动力的入港将在“九七”以后有所增多。

台湾:台湾在6年建设计划中将投入3295 亿美元用以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电力开发等。但台湾本岛承包工程业发达,机会不会让与他人,特别对大陆承包商来说,因为政治原因,参与建设、分享机会的可能性目前看来几乎没有。1996—1998年间台湾劳力短缺仍达25万人,短缺的主要是制造、服务部门,缺员以中低级熟练技工为主。与此同时,高学历者的自愿与非自愿失业状况严重。90年代后半期,台湾对大陆投资规模将继续增长,两岸间货物直接贸易和经香港的转口贸易量很大,大陆渔工劳务上台湾渔船服务的合同额已有不少。台湾本岛的外籍劳务少,多为非法居留者,为建设澎湖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区,特许区内厂商引进外籍劳工,可能是大陆未来劳务输出的新渠道。大陆对台劳务输出的主要障碍是政治气候,其他不利因素来自台湾“行政院”是否决定放宽对大陆投资的限制,并同时放宽对进口大陆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的限制。货物出口或劳务输出,在大陆或在台湾向台资企业提供劳动力,大陆都将必居其一。

印度尼西亚:印尼在90年代上半期的建筑订货达450亿美元, 名列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首。至1995年7月外国投资达272亿美元;投资集中于石油、电力、矿产等部门。石油、天然气是印尼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印尼正着力加强天然气液化厂、专用管线、专用运输船等基础设施和设备建筑。同时,印尼政府计划到本世纪末投资500亿美元, 用以改造铁路、兴建高速公路、新建或扩建机场、扩建港口码头、修建发电厂、架设输电网线、兴建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印尼还将修建几个五星级宾馆,建成一些基础设施;在电信业方面,世界银行最近决定在过去已对印尼电讯工程提供7.25亿美元贷款的基础上,再向印尼第五个电讯工程开发计划提供4亿美元贷款,新开通500万门电话。印尼作为一个拥有近2亿人口、其中2000多万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国,对外籍劳务输入自然持限制态度,但中国的技术型和管理型劳务将有相当的容量。

马来西亚:马政府决定在今后10年投入500多亿美元用以发展港口、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仅吉隆坡新机场就耗资约40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是继续提高发电能力,兴建水电站和燃气电站;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海洋运输方面,投资120亿美元用于扩建港口, 兴建新的集装箱货运码头。马的河流治理工程将来会很大,且政府和企业也倾向于治理大气污染和建设废弃物处理系统。“六五”计划期间,马将投资310亿美元用以制造业开发,以加速经济发展。迅速的工业化, 使得马劳动力供不应求,种植工人离开了油棕和橡胶种植园,工厂里技术负责和工程师奇缺,高级技术人才就更缺乏。预计到本世纪末,国家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只能解决需求中58%的工程师,45%的助理工程师和58%技工;估计1996—2000年劳动力缺口将达60万人。目前, 马对我国劳务输入持限制态度,但通过努力潜力很大。

泰国:泰国国内的大型项目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七五”计划期间,政府将为基础设施投资约590亿美元,其中42 %用于改善交通运输,在曼谷修建高速公路、高架公路、三条城市铁路和第二个民航机场;能源方面,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160亿美元建设新电站, 泰政府还将积极推动地区内交通运输网建设,也有南部海岸开发计划。经济快速发展,外资大批涌入,使工商业建筑需求旺盛,重点产业将是化工和电子。泰国本国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较低,从国外输入劳动力,尤其是对技术员和工程师的呼声强烈,仅工程师的缺口就达数千名。

越南:越政府当前经济工作重点是寻找稳定的财源,改善基础设施,投资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工业区建设、建筑机电和日用消费品生产等方面。估计在本世纪末将投资300—400亿美元,用于兴建和改善全国交通运输设施,除越国内城市建设、电力、电信、旅游设施、道路桥梁、河内——胡志明市铁路等建设项目外,还有亚行赞助的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中的公路、铁路建设。越劳动力1993年统计为4000万人,失业率17%,文盲率3%, 又有长期在前苏联和东欧地区从事劳务输出的经验,外国普通劳务无法进入;但高级技术劳务欠缺,许多现代化设备的操作都依靠国外专家。作为我国承包工程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日本公司,以雄厚的资金和官方对越发展援助为支撑,牢固地掌握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我国近期发展机会在北方过去援越项目的重建、改造工程以及南部经济开发区面向国际的建设项目。

菲律宾:菲律宾将大量投资继续解决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今后的重点是在电力、交通、通讯等部门;同时,外国投资增加,加强通信工程和工商业区开发建设。在以BOT方式成功缓解了供电危机之后, 政府继续鼓励对电力部门的投入,其电力发展计划要求从现在到2005年每年需投入25亿美元,菲电站以燃油、燃气电站为主。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在吕宋岛,各地区间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建设正在进行;通信业在消除垄断,鼓励竞争后发展很快,菲政府计划至本世纪末完成铺设500 万条线路的目标;大力发展马尼拉国际机场、前美军基地苏比克湾,将耗资30亿美元兴建工业区和石化厂工程。菲高、中、低级劳务都有富余,是世界主要的劳务输出国,但下世纪初菲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轨道后,这种情况会有变化。

标签:;  ;  ;  ;  ;  ;  ;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亚太地区契约劳动力市场状况分析_劳务成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