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意境研究的新进展_王国维论文

2000年以来意境研究的新进展_王国维论文

2000年以来意境研究的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境论文,新进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以来,关于“意境”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热点课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14年,共发表论文约3219篇,其中期刊论文2926篇、博士学位论文8篇、硕士学位论文285篇,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从内容看,这些论文大致可以被划分为意境理论研究①与意境应用研究②两类。另出版意境研究著作22部。③因此,15年来意境研究有了多方面的进展。

      一、“意境”文献研究的新收获

      除了唐代画家张璪《绘境》已失传之外,谈论“意境”较集中的古代和近代文献,主要有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方回《心境记》、梁启超《惟心》、林纾《春觉斋论文·意境》和王国维《人间词话》等。然而,大量的“意境”资料则是散布在历代的诗话、词话、论文、序跋、书信、笔记、评点等文献中。因此,资料建设是“意境”文献研究的首要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境”资料建设工作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据初步统计,谭令仰《古代文论萃编》(1986)收入66条意境资料,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1988)收入114条、2001年新编本收入213条,贾文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类编》(1988)收入143条,《中国近代文论类编》(1991)收入74条。以上著作都列出专门的章节,蒐集了历代谈论意境的资料,为意境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尤其是陈谦豫编选《意境》(1994),蒐集的资料更为丰富,约有484条。这些资料的蒐集出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境”研究能够繁荣发展的一个直接原因。随着“意境”文献资料汇辑工作的进一步完善,直接促进了意境研究的发展。譬如以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2002)为例,引用意境资料24条,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重要的意境文献资料。

      这时期关于意境文献研究的专著方面的新收获,主要有:

      1.王昌龄《诗格》的整理与研究

      王昌龄《诗格》文本的传播情况比较复杂,真伪难辨,曾被《四库全书总目》斥为“伪托”之作。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经过罗根泽、王梦鸥、兴膳宏、李珍华、傅璇琮等人的考辨,④基本上肯定了王昌龄《诗格》的真实存在。认为,《文镜秘府论》所引用《诗格》的内容是可信的,而《吟窗杂录》等收录的《诗格》内容则真伪混杂。

      张伯伟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王昌龄《诗格》二卷本。卷上为《文镜秘府论》所收录的内容,以《定本弘法大师全集》第六卷《文镜秘府论》为底本,并以王利器、兴膳宏等人整理本参校;卷下为《吟窗杂录》所收录的内容,以明刊本《吟窗杂录》为底本,并以他本参校。此书初成于1996年,收入《全唐五代诗格校考》一书,被厘作三卷。后来,作者在日本讲学期间,又收集了一些新资料,尤其是看到了高野山三宝院藏的《文镜秘府论》整理本。他利用这些资料对王昌龄《诗格》重新作了修订,⑤是目前最为完备详实的《诗格》文本。

      另一位为王昌龄《诗格》文献考证做出贡献的学者是卢盛江。他于上世纪90年代曾先后两次去日本,调查《文镜秘府论》的传本情况,看到了空海真迹和自草本,新发现了四种古抄本(其中一个收藏在我国台湾),还收集了许多资料。在此基础上,他于2006年出版了《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一书。该书以“三宝院本”为底本,广泛吸纳中外学者的新成果,尤其是充分利用日本传本资料,亦校亦考,校考结合,是一部十分厚重丰赡的新成果。⑥

      2.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整理与研究

      王国维《人间词话》最初发表于1908年,共64则。大致说,主要有四个版本系统:一卷本,即王国维手定本,共64则;二卷本,即王氏手定本与赵万里补辑“未刊稿”,共107则;三卷本,即前二卷本再加上徐调孚补辑的一卷,共134则;重订本,即王氏手定本、未刊稿和附录三种,第一次公布了《人间词话手稿》的全部内容。其中三卷本为通行本。

      这一时期关于《人间词话》的整理与研究,如周锡山《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初版于2004年,再版于2009年,2013年又出了第三版增订本。⑦该书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根据王国维原意,收入王氏手定本64则、未刊稿50则和删稿12则,整理出一个最接近王氏原意的版本;二是将《人间词话》的手稿本、手定本、未刊本、删改本、选本、通行本等各种版本,采用“汇编”和“汇校”的方式,蒐集一编,又采用“附录”方式摘录了王国维诗学的重要观点,使该书成为“王国维诗学理论的全编”;三是该书集“注释”、“解读”、“汇评”和“附录”等方式,将编者自己的观点与20世纪《人间词话》研究的重要观点合为一书,成为研究《人间词话》的重要资料。

      再如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2000)一书,在细读手稿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法和表格分析法,分别对《人间词话》手稿前30则和后95则的写作思路、删选心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尤其是将王氏“手定本”(64则)与“自选本”(23则)进行比较后,发现了“去西方化”的现象,作者目的是要揭示王氏“境界说”的形成过程和理论体系。

      此外,如陈鸿祥《〈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2002),首次将王氏的词话与词合为一书,注评结合,精义较多,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刘锋杰、章池编《〈人间词话〉百年解评》(2002),采用“集评”方式,对于现代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具有参考价值;吴洋《〈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2003),除收入手稿全文外,还有三个附录,使读者得以了解手稿原貌,但学术价值稍有欠缺。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手定本”和“自选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境界说”的强调。因此,我们更有理由说,《人间词话》是研究“境界”(意境)的专著。

      二、“意境”理论研究的新拓展

      1.“意境”概念的新阐释

      由于古人运用意境术语比较随意,又很少界定其概念,所以为现代的研究者留下了很大的阐释空间。据统计,各类定义大约有20多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和新论述。

      (1)“诗意空间”说。童庆炳在评价今人六种意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意境是人的生命力活跃的、寓含哲学意味的、情景交融的、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⑧很显然,这个定义的中心词是“诗意空间”。其中“诗意”是对于“意”的阐释,加上一个“诗”字是强调它的抒情性;“空间”是对于“境”的阐释。作者将“意境”当作抒情型文学的审美理想来看待。其中“情景交融”是古人的共识;“张力”虽是现代概念,但意思也是从古人那里来的,即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等,就是别把意思说尽了,要为读者欣赏预留下空间;“生命力活跃的”来自王国维和宗白华。特别是在宗白华的那篇意境名文中反复强调“生命”一词,诸如“生命情调”、“生命节奏”、“飞跃的生命”、“最高的生命”等。

      (2)重“境”说。杨明认为,意境概念的重点是“境”,而不是“意”。所谓以“境”为重点,就是“强调对于客观事物的再现”。因为,在他看来,“不写外境,便无所谓‘意境’”。即使意境内涵中本应有的“余味”、“言外之意”,也是由于“写境真切”而形成的“艺术感染力”,而“不是作者有意的寄托、含蓄”。⑨这种看法虽有些偏颇,但却将“意境”放在了“现实”的基础之上,使人容易把握。

      (3)重“意”说。陈伯海认为,意境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整个艺术形象体系,连同象内和象外空间一起;狭义则专指象外世界,不包括具体的意象在内”。他看重“意”,以为意境就是“意中之境”;更加看重“象外”之意,以为“意境都应具有开拓象外世界的功能”,否则只能“意尽象中”,而无“象外”之意,“就算不上有意境”。⑩

      (4)“全息”说。向春将丹尼斯·盖伯的全息摄影原理运用到意境的研究中,提出“意境全息综合体”的新概念。他认为,“艺术作品的意境具有全息性,它是以时空符码为核,以心理感受为晕圈组成的一元n维(n>4)多链混沌(chaos)状态。”(11)具体说,所谓“一元”,是指情景交融的、物我同一的全息态;所谓n维,是指大于或超越了点性(即零维)思维、线性(即一维)思维、平面(即二维)思维和三维思维等,实际上达到了全息思维状态。所谓全息思维,就是多维思维、立体思维和整体思维,就是要求时空多维加上心理感受,甚至要求读者眼、耳、鼻、舌、身、意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因此,艺术作品的意境,就是由时间上的全息、空间上的全息和心理感受上的全息合构而成的审美信息的整体结构。而且,这是一个动态结构。因为,艺术作品的意境,只有在“作者、读者和社会”构成的文学活动中才能够最终实现其“全息效应”。这是对于“意境”概念的一种新的阐释。

      (5)三层说。笔者认为,“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意溢象外和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意象结构和美感形态”。这个意境定义有三个层次:一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情景交融’是本于唐、宋、明、清人的共同看法。这是意境的第一层要义,从作者的创作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文本特征”;二是“意溢象外的美感形态”。“‘意溢象外’是本于南朝宋以来人的共同看法。这是意境的第二层要义,从读者的阅读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审美特征”;三是“人与自然审美统一”,是笔者在美学层面上的理论概括。“这是意境的第三层要义,从学者的批评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美学特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学者对于“意境”概念的界定,往往陷入一个怪圈,即为了追求一个新的阐释,既不顾“事实”(即文艺活动),也不顾“史实”(即古人共识),主观随意性太强;甚至还有些人是为了“创新”而标新立异,于是造成了“意境”概念的泛化。(12)笔者认为,“意境”等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创新,要有科学的前提,也要有合理的度。就是说,要坚持学术创新的基本原则,在这里就是要坚持“本义”原则、古人通用原则和符合文艺创作与欣赏经验的原则等,不能为新而新、一意孤行。

      2.“老问题”的新开拓

      学术研究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累积,不断开掘,不断推进,意境研究也是如此。15年来,意境研究在一些“老问题”上也有新的开拓。

      (1)关于佛教“境界”与意境的关系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宗白华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80~90年代,孙昌武、张文勋和蒋述卓等人,都撰文进行探讨。大家认为,佛教“境界”与“意境”存在渊源关系。2000年以来,马现诚《佛教“境界”理论与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形成》(《学术论坛》2000年第4期)、柳倩月《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学术交流》2005年第4期)和詹志和《王国维“境界说”的佛学阐释》(《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等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其中王振复《唐王昌龄“意境”说的佛学解》一文最具有代表性。作为“意境说”的创始人,王昌龄生活的年代佛教很盛行,他曾深受佛教影响。作者从解读佛学“境”、“意”与“三识性”入手,运用大量的佛经内典材料,详细地分析和论证了佛教“境界”说与王昌龄“三境”说的渊源关系。他认为,诗境的三种形态实际上就是三种品格,与佛教“境界”的三种品格是一脉相承的。具体说,“物境”品格最低,虽“得形似”,终有“物累”;“情境”品格稍高,虽消解了“物累”,然又陷入了“情累”;“意境”品格最高,就因为它消解了“物累”和“情累”,进入到一种超越时空、无拘无束、纯洁空灵的“天地境界”。他还结合王昌龄与僧人交游唱和、具有禅趣的诗歌作品,进一步论证了其“诗有三境”说的佛学影响。但是,他又明确指出,王昌龄“三境”说的是“诗境”而非“佛禅之境”。因为,一是“三境”说不仅具有明显的佛学底色,也具有易、老底色,思想渊源比较复杂;二是王昌龄即使受到佛学影响,但也对佛学思想进行了“诗性”改造,或者说他是在“谈诗”而非“谈禅”。(13)与同类论文相比,这无疑是更为全面而有深度的论述。

      此外,马奔腾《禅境与诗境》(14)一书,在文人、诗歌和诗学的广阔的文化视阈中,就佛禅对于诗歌意境的创造和意境理论的发展问题,也作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2)关于王国维“境界”(意境)说的西学资源问题。王国维一贯提倡“学无中西”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亲自实践。所以,在他的一系列著述中既有中学资源,又有西学资源,其“境界”说即如此。那么,在他的“境界”说中有哪些西学资源呢?过去一般认为,有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思想,尤其是其崇拜和大量引用叔本华的观点。

      在清理王国维论著之西学资源方面,谭佛雏的贡献最大。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认为王氏标举“境界”说与席勒的思想有关。(15)到90年代,他出版了《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一书。此书共收入佚文44篇,其中哲学佚文32篇,美学佚文12篇。但是,王氏署名的只有4篇,其余40篇没有署名。佛雏用“九大论据”来考定这40篇佚文是属于王国维的,基本上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同时,他还撰写了《王国维与席勒美学》(1992年7月)一文,提出了王氏在“1904年初首次提出‘审美境界’,却是本于席勒”的新观点。(16)

      2000年以来,有些学者接受了佛雏的观点,并作了新的拓展。如马正平进一步指出,王国维以“境界”一词翻译席勒的“审美心境”概念,实际上是一种阐释。(17)魏鹏举认为,王国维与席勒的性格很相似,文学观念也比较接近,尤其是他写作《人间词话》的时间正是接受席勒影响较多的时候,因而其“境界说”里自然有席勒思想的影响。(18)肖鹰论述了王国维“境界说”由“接受叔本华美学转向席勒美学”的影响,并提出了席勒“《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是‘境界’说的基本思想资源”的观点。(19)罗钢对于王国维“境界说”的相关话语(诸如“真景物”、“真感情”、“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写境”等)中的西学资源,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辨析。(20)姜荣刚在对以上研究路径反思之后,另辟蹊径,从晚清盛行的西学“格义”的角度,论述了王国维的“意境”新义源出西学的问题,(21)颇有新意。

      总之,笔者认为,近年来学界对于王国维“境界说”的西学资源进行梳理、辨析和论证,确有新的拓展;但应该看到,“西学”资源只是构成王氏“境界说”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即“中学”资源,则不应该被忽视。

      (3)关于“意境”的哲学基础问题。在20世纪80、90年代,刘九洲、林衡勋、蓝华增和蒲震元等人,都对这个问题有所研究,认为“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与“言意之辩”等是意境的哲学基础。2000年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向整合、细化和深层拓展的新趋势。

      薛富兴认为,“天人合一”、“儒道互补”与“气一元论”合构成“意境”的哲学背景。(22)薛氏是用哲学眼光研究意境的,其书始于“哲学奠基”而终于“哲学背景”,充满了较为浓郁的哲学气息。

      笔者认为,“意境”本质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多层结构。“人与自然审美统一及其艺术呈现”是其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有哲学的“天人合一”、伦理学的“天人同德”、心理学的“心物感应”、文艺学的“情景交融”,美学的“意与境会”等等。(23)借用向春的话说,意境本质就是“一元n维”的“全息综合体”。

      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是对这个问题作集中研究的专著。他从王弼、嵇康、阮籍、郭象、僧肇、慧能等人的哲学思想中,寻找对于“意境”产生的思想影响,认为,从玄、禅哲学中提取出的“超越”、“自然”和“自由”三个概念及其思想,是“意境”形成的哲学基础。(24)以上这些研究比过去更全面也更深入了。

      (4)关于“意境”的应用研究。所谓“意境”的应用研究,就是运用“意境”理论来欣赏和批评文艺作品。早在20世纪30年代,俞陛云为了给家里的小孩教唐诗,编写了《诗境浅说》和《诗境浅说续编》,后来合为一书出版。该书共选唐诗466首、101联,每首(联)诗都有一篇赏析美文。他用“境”、“情景”和“意境”的概念和理论,赏析“诗境之妙”。(25)

      2000年以来,也有人延续了这种研究路向,出版了新的成果。如叶鹏《诗境徜徉录》就是如此。此书共选古代短诗100首,并采用一诗一文一画一印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优美的诗歌“意境”之中。(26)又如陈铭采用理论与鉴赏相结合的方法,来探寻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总之,15年来共发表了2638篇关于意境应用研究的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81.95%。除了在一般的文学和艺术门类中应用意境范畴之外,还应用到动画、陶瓷、书籍装帧、服饰、首饰、室内装饰、广告、设计、文字、包装、招贴、海报等更为广泛的领域。意境范畴已经成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公共话语”。这些研究不仅使传统的意境理论走入当代,也走入大众生活,为意境理论的普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很显然,意境范畴已经成为最具有当代性和大众化的“公共话语”,甚至成为一种十分流行、时尚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式。

      最近,苏保华在哲学层面上对“意境”审美范式的应用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他从魏晋玄学的视角切入,将意境作为一种“中国审美范式”来看待。认为,“意境”之所以是一种“审美范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具有历史的整合性,即在“意境”的历史形成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意象’审美范式”和“‘气韵’审美范式”的内容;二是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即意境“既融汇了盛唐以后诗画新发展所呈现的互通倾向,也涵盖了中国美学观念和美学理论的蜕变”。因此,意境便“成为代表中国审美实践与中国美学理论的终极审美范式”。(27)这种观点为“意境”范畴在当代的广泛应用寻找到了理论依据。

      3.关于中国艺术意境翻译的研究

      中国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抒情,因而以表现意境为目标,并形成了“意境”观念、范畴和理论。所以,中国艺术作品中存在绚丽多姿的审美意境,这几乎成为学界的共识了。那么,在中国艺术作品对外翻译中,如何将艺术意境翻译出来,让外国读者也能够感受和理解这些意境,并从中获得美感呢?这是近年来才提出的新问题。

      当然,从理论上说,“意境”是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因而也是很难翻译的,但还是要翻译,这就出现了诸多需要研究的新问题。譬如如何在译文中表现原作的意境、汉诗“意境”英译的可接受性、散文翻译中的意境重构、文学翻译中审美意境的传达等,这些问题近年来都有人在研究。如龚光明《意境翻译论》(2003)、吴翠玉《中英诗互译中的意境、风格再现问题》(2005)和姜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2008)等论文。(28)顾正阳多年来从事古诗词曲英译的理论研究,其中对“意境”的英译作了深入讨论。他首先将作品意境分为“表层意境”和“里层意境”两个部分,接着又分别对“表层意境”和“里层意境”进行细分,然后采用一一对应的翻译方法去翻译,效果比较好。(29)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对于中国文艺“走出去”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

      三、“意境”讨论与批评的新气象

      1.关于“意境”问题的讨论

      关于王国维“境界说”的讨论,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90年代,又有关于《二十四诗品》作者的讨论。2000年以来,也出现了两次学术讨论。一次是围绕蒋寅的学术观点而展开的。蒋寅是近年来对于“意境”研究致力较多的学者之一,先后发表了数篇厚重的论文,引起了较大的学术反响。2002年,蒋寅发表《语象·物象·意象·意境》一文,在辨析几个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意境”的定义提出新的看法。(30)认为,意境不是“经验性”存在,而是“结构性”存在,“是一个完整自足的呼唤性的本文”。我们对于“意境”之类的概念,“关键不在于如何理解,而在于如何规定”,其目的是追求含义稳定的“通用概念”。

      韩经太、陶文鹏撰文商榷。他们对“通用概念”的观点进行质疑,认为蒋文没有对世界通用与中国专用、历代通用与当时专用进行清晰区分,忽视了其中的差异。对意境“通用概念”的规定,应建立在“历史经验”和“本土经验”的理解之上,否则就容易“泛化”。因为,蒋文中提到了陶文鹏在此前发表的意境论文,所以韩、陶的商榷既是对于蒋文的回应,又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蒋文的观点。(31)

      2007年,蒋寅又发表了《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兼论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一文,提出两个与学界看法不同、具有挑战性的观点:一是认为,今人将“意境”当作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核心范畴,并不是古人的看法,而是由于王国维对于“意境”的曲解造成的。王国维的“境界”(意境)说,是用“传统名词”,表达了西方的“艺术观念”,“与传统诗学没什么关系”;二是认为,今人将“意境”概念与“意象”概念错位了,凡是对于“意境”内涵的阐释都应该“还给意象”才对,否则就是“意境鸠占鹊巢”。这也是由于受王国维的“误导”造成的。(32)

      此文发表后,杨矗和毛宣国先后撰文商榷。(33)杨文批评蒋寅的观点是“片面之论”,认为,王国维的“意境说”并没有与传统诗学脱钩,而正是从传统诗学的天人、象意、虚实、情景等“双元性结构谱系”中,对接延承下来的。当然,其中也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古与今、中与西相融合的产物”。蒋文“没有抓住真正的问题之所在”,其实毛病出在王氏的“境界说”上,而不是他的“意境说”。王氏的“境界说”确有一些“卯榫不合”、“难圆其说”和“让人费解”之处,但也没有与传统诗学“脱钩断档”。

      毛文对蒋文的批评,除了与杨文相同的内容之外,还有两点:其一,蒋寅“简单套用”西方理论而给“意境”所下的定义,“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经验”“难以发生任何关系”,“难以成立”;其二,蒋文“以概念史的清理为名,以‘意象’取代‘意境’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地位的观点”,缺乏“让人信服的解释”,“实在叫人难以索解”。

      另一次是围绕笔者的观点而展开的。2004年3月,王振复撰文对古风《意境探微》一书提出了四点商榷意见。同年5月,古风也撰文作出回应。(34)

      王文提出的四点商榷意见分别是:第一,《意境探微》(以下简称《探微》)一书在谈论刘勰时“将意境等同于意象”是错误的,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第二,《探微》对于王昌龄“诗有三境”说的理解,是一种误读;第三,《探微》在谈论王国维时将“意境”与“境界”等同了;第四,《探微》提出的将意境理论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观点,“太嫌笼统与宽泛,使人感到不着边际”,而且也“难以实现”。

      笔者对此一一作了回应:第一,所谓“将意境等同于意象”是刘勰的观念,而不是笔者的观念。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意境”一词,作为“史”的研究只能照实讲,不能够“超越历史”地谈论刘勰的观念。第二,《探微》对于王昌龄“诗有三境”说没有误读,“只是个别之处言之未详”。两人只是理解上有差异,但都能自圆其说,“则可以各存己见”。第三,所谓将“意境”与“境界”等同,是王国维的观念,也不是笔者的看法。第四,虽然两人对意境理论的“现代化”和“世界化”的看法比较有分歧,主要是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所致。同时,笔者还与叶朗、王文生就意境问题提出了商榷意见。

      2.关于“意境”研究的批评

      这里的“批评”是指学术批评,再具体说是指对“意境”研究的学术批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张毅、马正平、阎采平、古风、吴慧洁、黄慧薇等人都有这方面的论文发表。(35)2000年以来,这种研究工作仍有人继续在做,如蒋述卓、阎月珍《说不尽的“意境”》和刘新万《境界说与〈人间词话〉》等。(36)不过其中学术综述的内容较多,而学术批评的意见较少。

      但是,黄维樑《为意境(境界)研究热降温——中国古代文论探索札记》(37)一文却以学术批评见长。该文对于“意境”研究提出两点批评:其一,认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没有什么创见”,“更谈不上体系”,在指导读者阅读和诗人创作方面的影响力“差不多等于零”,“不值得这样受推崇”。因此,“只是觉得三十年来,海峡两岸三地对它的研究、讲解,似乎甚少新意,所花费的时间,实在可惜”;其二,三十年来,研究意境的文章几乎是“千篇一律”,多是“套话”、“空话”、“废话”。原因是“意境并不复杂,其理论含金量并不丰盈”,不需要投入如此多的人力和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去研究。否则,必然会导致“陈陈相因的讲解”和“套话、废话、空言一堆堆、一篇篇”的结果。因此,他提出要“为意境(境界)研究热降温”。

      笔者在10多年前就对“意境概念的泛化”、“意境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和意境研究中所存在的“王国维圈”现象等就提出过批评,(38)因而对于黄维樑的批评能够引起共鸣,以为是有些道理的。确实如此,有些人研究意境,只看古代的资料,而不了解或者不愿意了解现当代意境研究的进展,这也是造成“低水平重复”的一个主要原因。但黄维樑的观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他的批评以偏概全,有些宽泛,缺乏分析和论证;其观点也有些偏颇、偏激甚至有些情绪化,等等。

      此外,还有人对于“意境”研究中存在的抄袭和剽窃等不端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评,如郑方对于成远镜《意境美学》一书中存在的抄袭行为,进行了严正的批评。(39)意境研究需要好的学术批评。所谓好的学术批评,应该是善意、实事求是和有力度的批评。只有这样的学术批评,才能够真正起到监督、引导和建设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推动意境研究向前发展。

      ①约有581篇,其中期刊论文549篇,博士学位论文3篇,硕士学位论文29篇。

      ②约有2638篇,其中期刊论文2377篇,博士学位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256篇。

      ③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古风:《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王文生:《论情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蒋永青:《境界之“真”:王国维境界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叶鹏:《诗境徜徉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牛月明:《艺境论初探》,泰国:时代论坛出版社,2003年;黄景进:《意境论的形成——唐代意境论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04年;崔翁墅编著:《绘画的意境》,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熊万钧、王章文:《意境论溯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刘书亮:《中国电影意境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盛翀:《江南园林意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陈晓娟:《作为“元审美判断”的意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赖贤宗:《意境美学与诠释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王建疆等:《自然的空灵——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和流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孙志宏:《生生不息——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马奔腾:《椫境与诗境》,上海:中华书局,2010年;辛晓玲:《平凡人生、宇宙深境——中国现当代散文意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朱志红编著:《假山的意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萧默:《建筑的意境》,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④参见罗根泽:《王昌龄〈诗格〉考证》,《文史杂志》二卷二期,1942年2月;罗根泽:《隋唐文学批评史》,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年;王梦鸥:《王昌龄生平及其诗论》,见《古典文学论探索》,台湾:正中书局,1984年;[日]兴膳宏:《王昌龄の创作论》,见其《中国の文学理论》,筑摩书房,昭和六十三年(1988);[美]李珍华、傅璇琮:《谈王昌龄的〈诗格〉——一部有争议的书》,《文学遗产》1988年第6期;[美]李珍华:《王昌龄研究》,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当然,也有持否定意见者,如罗宗强先生。参见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50~151页。

      ⑤参见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⑥参阅卢盛江:《王昌龄〈诗格〉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有些内容可以参看其《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⑦周锡山编校、注评:《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增订本),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

      ⑧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⑨杨明:《关于意境的两点浅见》,《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该文后收入作者的论文集《汉唐文学辨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90页。

      ⑩陈伯海:《释“意境”——中国诗学的生命境界论》,《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该文后收入作者的专著《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11)向春:《意境全息说》,《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这种阐释在有些方面,与笔者的观点不谋而合。早在10多年前,笔者就指出:“意境”是“境象思维”的产物。所谓境象思维,即“五官通用互通共用的思维方式。”具体说,“艺术意境的构成,从主体之‘意’方面看,是目、耳、口、心审美感官同步的全方位的美感融会;从客体之‘境’方面看,又是形象、音象、语象、意象等审美意象的同构共融。然后,再主客交融、意与境会,便构成了艺术意境。”因此,意境是一个“全息美感”结构。参见古风:《意境探微》,第208、212、215页。又可参古风:《说境象》,《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2)参见古风:《意境的泛化和净化》,《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13)王振复:《唐王昌龄“意境”说的佛学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4)马奔腾:《禅境与诗境》,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5)佛雏:《跋〈孔子之美育主义〉》,《江海学刊》1987年第4期。

      (16)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07页。

      (17)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57~359页。

      (18)魏鹏举:《王国维境界说的知识谱系》,《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19)肖鹰:《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论〈人间词话〉的思想根源》,《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20)参见罗钢以下论文:《眼睛的符号学取向——王国维“境界说”探源之一》,《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境界说”探源之三》,《文艺研究》2006年第3期。

      (21)姜荣刚:《王国维“意境”新义源出西学“格义”考》,《学术月刊》2011年第7期。

      (22)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3)古风:《意境探微》,第290~292页。

      (24)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12页。

      (25)俞陛云:《诗境浅说》,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26)叶鹏:《诗境徜徉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7)苏保华:《魏晋玄学与中国审美范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83~384页。

      (28)分别见《江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集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9)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章。

      (30)此文见《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31)参见韩经太、陶文鹏:《也论中国诗学的“意象”与“意境”说——兼与蒋寅先生商榷》,《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32)此文见《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3)杨矗:《意境说的建构性阐释——兼与蒋寅商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毛宣国:《“意境”阐释何为——与蒋寅先生商榷》,《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4)王振复《对〈意境探微〉一书的四点意见》、古风《关于当前意境研究的几个问题——答王振复兼与叶朗、王文生商榷》,此两文同时发表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学术争鸣”栏目。

      (35)参见张毅:《建国以来“意境”研究述评》,《江汉论坛》1985年第10期;马正平:《五十年来意境研究述评》,《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马正平:《50年来〈人间词话〉“境界”阐释述评》,《语文导报》1987年第8期;阎采平:《近十年来“意境”研究述要》,《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年第4期;古风:《现代意境研究述评》,《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吴慧洁、黄慧薇:《近五年“意境”研究论文及作者分析评价》,《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6)分别见蒋述卓、刘绍瑾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8~191页;王国健主编:《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问题聚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1~607页;吴慧洁:《近十年“意境”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37)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8)古风:《意境探微》,第150~152、26、16页。

      (39)郑方:《剽窃众家,克隆成著——成远镜的〈意境美学〉是抄袭之作》,《社会科学报》2005年3月10日第5版,“学术批评”栏。

标签:;  ;  ;  ;  ;  ;  ;  ;  ;  ;  

2000年以来意境研究的新进展_王国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